38军是四野的三大主力之一,也是林彪三只虎之一,在朝鲜战争中更是被彭德怀誉为“万岁军”,其战斗力和一贯强悍的表现都是毋庸置疑的。
可是,在1952年10月,38军在白马山遭遇重大挫折,而且白马山战役还是38军在朝鲜的最后一战,虽说此战并没有影响到38军王牌军的地位,但也颇有些英雄迟暮的味道。
白马山位于铁原西北10公里的药山洞地区,长3公里,战略重点则是394.8高地和281.2高地,此地南面便是经高台山、宝盖岭通往汉城的联合国军重要补给线,可以直到美军的兵站基地。
此高山很像是一匹侧卧的白马,于是得名白马山。这个地区交通十分便利,如果美军丢掉这个地区,对其极为不利,所以,美韩军不遗余力,将其打造成一座坚固的立体堡垒。
38军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难啃的硬骨头,而在38军接防之前,42军已经在白马山吃过亏了。42军在朝鲜战争中表现出色,在第一次战役中就曾打出漂亮的黄草岭阻击战,在前四次战役中均有不错的斩获,其军长吴瑞林,更是将领中的翘楚。
然而,42军在白马山和南朝鲜军过招时,却总是不尽如人意,一次进攻中,战士们已经冲上了山头,却在数小时内,遭遇敌人13000发炮弹,伤亡400多人而只在歼敌30多人。38军很想把42军的脸面找回来,不过,他们也遇到了麻烦。
出了一个叛徒,打破整盘计划
到1952年10月,志愿军的装备早已大幅改善,不仅如此,坑道工事更是坚固无比,战士们士气高涨,争相要求杀敌立功。
38军作为志愿军中的王牌军,其装备更为先进,参加此次战斗的,就有182门火炮,59门高射炮,122挺高射机枪,还有17辆坦克。38军的装备从未如此好过,其强悍的战斗力加之先进的武器装备,本应是胜券在握。
事实上,对于白马山的大规模军事行动,38军准备了一个多月,从人员配置到进攻计划都已经完备。作战计划为:以114师340团8个步兵连进攻394.8高地,112师334团为全军预备队,以113师339团2个营进攻281.2高地。
可就在开战前不久,38军出现了一个叛徒。38军114师340团7连的文化教员谷中蛟突然叛变投敌。340团是主攻团,而且谷中蛟还是连级干部,对于进攻计划比较清楚。
当时,南朝鲜第九师的指挥官是金钟五少将,据他回忆:
“在战斗打响前两三天,有一名军官到我第30团投诚。据他口供,38军已经与42军换防,即将发起大规模进攻。我立即召开指挥员会议,研究投诚人员的口供内容和此间情况,遂命令各部队下发充足的补给品和饮水,加强白马高地左侧第30团防线,命令预备队第28团完成出动准备。”
谷中蛟的投敌是极其偶然的事件,在百万志愿军战士中,1952年投敌的只有几十人,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万分之一的比例都不到,但38军偏偏出了个谷中蛟。
谷中蛟将作战计划全盘托出,换言之,38军进攻的突然性不存在了。我军之所以在朝鲜战场屡战屡胜,一定程度源于高超的战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才能最大化扩大战果,而如果敌人提前做好了准备,其攻击效果将大打折扣。
除此之外,由于谷中蛟的投敌,使作战计划泄露,但38军并没有因此改变作战计划。在开战前,我军已经发现敌人在加固394.8高地,铁丝网、雷区、地堡、钢筋水泥的坚固工事,都会给我军带来不小的损伤,换言之,因为谷中蛟的投敌,将此次战役,变成了一场艰苦的攻坚战。
如果38军改变作战计划,或者干脆放弃此次作战,其结果自然要好得多。然而,38军毕竟是王牌军,时任军长的江拥辉也是一员虎将,在众多将士的求战要求下,江拥辉没有改变作战计划,竟继续按照原计划发动进攻。
事实上,在得知有人叛变后,江拥辉是犹豫过的,作为将领,他很明白泄露计划意味着什么,但在请示兵团司令后,江拥辉还是按照既定目标发动了进攻。
第三兵团司令王近山是这样答复的“你拿那么大一把牛刀杀只鸡,干吗还哆嗦?”很明显,王近山有些轻敌了,南朝鲜兵的战斗力较弱,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可是,此次情况不同,南朝鲜第9师不仅有坚固的工事,而且战斗力大幅度提高。
江拥辉在王近山的刺激下,在10月6日发动了进攻。
十天血战,南朝鲜军源源不绝
6日17时,38军的火炮开始怒吼,到了1952年底,我军火力已经有大幅度改善,可在此次27分钟炮击后,却只杀伤敌人23人,连喀秋莎这种大杀器都失去了作用。
诚然,这就是泄露作战计划的结果,敌人早已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在炮击前,敌人早已躲进了厚厚的掩体,38军的步炮配合效果减弱。
喀秋莎的一大优点,就是覆盖面积广,只要敌人暴露在野外,可以给敌人造成重创,理论上讲,喀秋莎应该杀伤部分敌人,造成敌军阵营混乱,此后,才是步兵进攻的最佳时机。
340团的4个连又两个排,在炮击结束后,向394.8高地发起了第一次冲锋,339团也向281.2高地发起进攻。在南朝鲜第九师的充分准备下,114师遭遇重大伤亡,照明地雷震耳欲聋,周围的汽油桶每隔几分钟就会熊熊燃烧起来,除此之外,在层层火力覆盖下,进攻部队进展缓慢。
突击部队的1连攻下了次峰,但全连伤亡过大,连长负重伤。342团2营在7日投入战斗,但仍拿不下主峰,和南朝鲜军第30团形成对峙状态。待到黄昏的时候,342团再次投入部队,血战到半夜,才将主峰攻下。
南朝鲜军第30团被打残,被迫退出战斗,但很快,金钟五就将第28团投入了战斗。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此次战斗非同一般,南朝鲜军不仅没有后撤,反而不停地发动反攻,其作战意志也大幅增强。
之所以此次38军战斗受挫,同样跟敌人的重火力有关,南朝鲜第9师,不仅有直属炮兵营的支持,还得到了炮兵第50营、第51营、第52营、美炮兵第49营、第213营等九个炮兵营的支援。除此之外,美军远东空军还为此出动了大量战机。
这就是计划泄露的恶果,此时的白马山已经成为一根极其难啃的硬骨头,美韩军投入血本和38军死磕,换句话讲,双方的比拼已经用不到什么战术了,而只是实力的绝对较量。
8日,342团在主峰上和敌人反复拉锯,342团1连经过2天血战,全连伤亡殆尽,只剩下17名重伤员。不久之后,主峰易手,江拥辉一狠心,派出了作为预备队的334团,2天之后,334团的两个营就伤亡大半。
当然了,南朝鲜军也不好过,28团刚接战不久就损失两个连,坚持一天一夜后也不得不退下来。在面对38军的犀力进攻时,南朝鲜军同样损失惨重,但南朝鲜军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兵源充足,李承晚得知战况,下令从后方调集大量新兵。
28团被打残之后,南朝鲜军再次投入29团,不论38军如何打,消灭多少敌人,敌军总能保证每营6、700人足额编制。战斗进行了近十天,但38军仍无法击溃对手。
伤亡6700人,江拥辉下令撤出战斗
南朝鲜军有地利的天然优势,在李承晚和美军的支持下,南朝鲜第9师的新部队源源不断补充上来,保证了充足的战斗力。
翻来覆去,南朝鲜第9师的四个团人数就是不见少,而38军不同于南朝鲜军,毕竟志愿军是出国作战,不论从军需补给到人员配备,都不可能像本地军队那般便利。
38军战斗力强悍,就算剩下一个人也能继续打,但跟南朝鲜军打起消耗战,就真的没有太多意义了,敌人兵多、火力猛,38军不可能像汉江南岸阻击战一样和敌人硬拼。
在第四次战役中,志司决定采取西顶东进的策略,而38军就是在西线坚守阵线的主力,为了保证东线战役的胜利,38军就算拼光老本也不能后退一步,而在白马山战役,根本没有必要和敌人拼消耗。
到了战役最后,38军已经毙伤敌9300人,但自身也有6700余人伤亡,而38军已经动用了三个步兵营加两个连。
江拥辉终于冷静了下来,南朝鲜军的火力越来越强,美军对白马山的空地支持也越来越大,再这么打下去,还会将伤亡数字加大。为此,江拥辉给王近山打电话,汇报战况,并准备撤出战斗,身经百战王近山也明白,如此下去不是个办法,只能同意撤军。
进攻部队在15日3时全部撤出战斗,事实证明,江拥辉的决定是明智的。固然38军完成了两个预定目标的一个,歼敌超过5000人,但对于38军这种王牌军,还从未打过这种窝囊的仗!
南朝鲜第9师,将此战看成了其最大的荣耀,而对于38军,却是离开朝鲜前的最后一场战役。
失利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一点,还是由于谷中蛟的叛变,事实上,在谷中蛟叛变后,此战就失去了先机,如果能及时退出战斗,其伤亡还会降得更低。
尽管38军没有取胜,但战士们打得仍很顽强,在敌人有所防备的情况下,仍能攻下大部分阵地,完成歼敌5000的预定目标。倘若作战计划没有泄露,白马山必定会成为南朝鲜军的噩梦。(文/)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