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海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海报

瓷器(china),曾是中国的代名词,以多样的器型和千变万化的颜色向世界展示着多彩的中国文化。颜色釉瓷器则宛如一颗隐匿于时光的明珠,于历史的斑斓深处散发着属于中国传统美学的温润光辉。由广东省博物馆主办的“古代艺术系列”原创展览——“绝美中国色——瓷器上的釉色”于2024年12月10日在广东省博物馆三楼展厅二正式对观众开放,至2025年5月23日结束。

本次“绝美中国色——瓷器上的釉色”展览精选了200多件馆藏颜色釉瓷,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3件,二级文物142件,三级文物37件,景德镇窑孔雀绿釉玉兰花纹觚、清康熙景德镇窑黄釉盖罐、清雍正景德镇窑白釉刻菊花纹瓶等超过半数珍贵文物均为首次展出,部分重点文物将分时段对观众展出。

景德镇窑郎窑红釉观音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景德镇窑郎窑红釉观音尊

展览共分为八部分:以传统“五色”色系归类,以颜色釉瓷的发展为脉络,从第一至第六部分依次展示青釉瓷、黑釉瓷、白釉瓷、黄釉瓷、红釉瓷、窑变瓷等每一种釉色所呈现的独特韵味和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以及颜色釉瓷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第七部分“何以五色”,结合古籍文献和现代科学知识解释瓷器怎样拥有多彩的釉色;第八部分“瓷器色彩墙”,则展示了我馆与上海交通大学设计趋势研究所开展的馆校合作研究成果,用现代色彩学的方式来解析瓷器上的色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部分重点文物及展品说明

景德镇窑霁蓝釉描金牛纹双系罐

蓝釉,是一种以钴为主要着色元素的高温釉,幽蓝沉静,光亮润泽,犹如蓝宝石一般。元代景德镇窑创烧,又称“积蓝釉”“宝石蓝釉”等,常见宫廷祭器,因此亦被称为“祭蓝釉”瓷。霁蓝釉瓷还会采用刻花、印花、金彩等装饰。此罐为明代景德镇御窑烧造的皇家祭祀用器,弘治朝有同样金彩牛纹的黄釉双系罐。据《明会典》载“圜丘(天坛)青色”,此罐可能是天坛所用的祭器。

明(1488—1505年)景德镇窑霁蓝釉描金牛纹双系罐 广东省博物馆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1488—1505年)景德镇窑霁蓝釉描金牛纹双系罐 广东省博物馆藏

景德镇窑“大清康熙年制”款天蓝釉青花云龙纹长颈瓶

天蓝釉,创烧于清康熙年间,色调淡雅,釉面匀净莹润,因其釉色犹如晴空的浅蓝色一样美丽,故名天蓝釉。天蓝釉属于高温钴蓝釉,但钴含量较低,釉料中的铜、铁、钛等元素起调色作用。此瓶以天蓝釉为地,深蓝青花描绘云龙纹,完美展现了同色系的层次美。

景德镇窑“大清康熙年制”款天蓝釉青花云龙纹长颈瓶 广东省博物馆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景德镇窑“大清康熙年制”款天蓝釉青花云龙纹长颈瓶 广东省博物馆藏

景德镇窑“大清雍正年制”款胭脂红釉罐

胭脂红釉,其着色剂为金,低温烧成,釉色呈浅粉、胭脂粉色、蔷薇色。胭脂红最初见于清康熙时期的珐琅彩瓷上。胭脂红釉瓷盛行于清雍正、乾隆两朝。除胭脂红釉瓷外,粉彩、广彩等瓷器上亦采用胭脂红装饰,为瓷器增添了娇柔妩媚的韵味。此罐其胎骨采用上等薄胎白瓷,映现出胭脂红釉极其美丽的淡粉红色。

清·雍正(1723—1735年)景德镇窑“大清雍正年制”款胭脂红釉罐  广东省博物馆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雍正(1723—1735年)景德镇窑“大清雍正年制”款胭脂红釉罐 广东省博物馆藏

钧窑玫瑰紫斑连座双耳瓶

窑变釉瓷,釉色变幻莫测,是窑火冶化出的神奇色彩。自宋代钧窑起,窑变釉瓷,延烧至今。窑变釉,因釉料中除铜外还含有微量的钛、钴、锰、铁等元素,入火高温下釉料流淌,形成红、紫、蓝等多色变化的釉色。清代景德镇仿烧钧窑瓷,创烧出炉钧釉等窑变釉。

元( 1271—1368年) 钧窑玫瑰紫斑连座双耳瓶 广东省博物馆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 1271—1368年) 钧窑玫瑰紫斑连座双耳瓶 广东省博物馆藏

编辑|弓言寺

图片|广东省博物馆

【版权声明】本微信登载的声明原创内容均为《收藏·拍卖》独家原创,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载和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官方视频号

带你现场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