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视听】

热爱就好

主持人|任红 特约主持|郝岚

在书籍诞生不久古老年代,书籍数量不多,选书并不成为一个问题。到了如今,面对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的书籍,许多人都有了选择困难症,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专业书评人的作用才凸显出来,面对这么多新书,专业书评人是怎样进行选择的呢?他们的一天又是怎样度过的呢?

//郝岚

南开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利兹大学、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曾赴葡萄牙里斯本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土耳其埃尔吉耶斯大学等高等学校学术交流。出版有《海外文学寻踪:读绘笔记》等书。

//马凌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以 Malingcat 昵称,活跃于豆瓣网,为《三联生活周刊》《新京报书评周刊》《南方阅读周刊》《澎湃》等撰写书评。出版有《共和与自由:美国近代新闻史研究》《后现代主义中的学院派小说家》等专著,编有《媒介化社会与当代中国》等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年爱书已成精》2023年

马凌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业余这个词,

是一种极高的敬意

郝岚

说起马老师,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如果说豆瓣出名的Malingcat,大概好多豆友都特别熟悉。好多年前我看过马老师写的一篇日志,说她是2005年入驻豆瓣,是一颗铜豌豆。其实,马老师在豆瓣上的名声要比我们在现实世界中大得多。好多人都没法儿把她作为新闻系教授和博导角色跟她在豆瓣上发表的书评和笔记联系起来。

马凌

我没有把自己当成豆瓣的网红。郝老师为我写了一篇书评,其中她说的一点非常重要,就是说我的这本书如果它有一点价值的话,就是表现出了我对文艺作品的极度热爱。我写它不是为了赚钱,也不是为了出名。有时候就是让同学们和好朋友们开心,更多时候是自己写得愉快。

郝岚

马老师说的那篇书评,其实她没要求我写,我写完后给她看,她说我吹捧她(笑言)。这篇文章写得很快,内心感受非常强烈。马老师本科是中文专业,硕士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是史学,专业方向是美国史。博士后的时候又去做了新闻,所以她现在任教的学院是新闻传播学院。马老师写得快,写得多,但很少见到她在书中分享这些专业知识。事实上,圈儿内人都知道马老师在自己的专业内也是“大牛”级的。那么,我们就会好奇,马老师的阅读是怎么构成的?知识背景、专业背景是怎么成就现在读书的范围跟写作方式的?

马凌

有些人说,以学术为志业,我把学术换成了读书,可能我这辈子就是一个读书人。读书跟名利没有那么大的关系,甚至跟成功也没有那么大的关系。每一个读书人,他自己铸就了一个小世界,他是这个小世界的国王,不需要外界的肯定。从小,我就开始了读书的生涯,有的是为了考试,写论文,我把这种有用的书跟我所谓的没用的书划分得比较清楚,我一生当中受益更多的是没用的书。所谓有用的书,往往可能读完就把它放下了,而那些无用的书,会化成我精神世界的一部分,甚至是难以割舍的一部分。我最早是从文学开始的。当时一部改编自《巴黎圣母院》的法国歌剧,深深地刺激了我。这部歌剧是《钟楼怪人》,用不太长的篇幅和不太多的歌词,非常好地涵盖了整部作品的主题。剧中提到航海大发现,提到印刷术,提到文艺复兴,各用了一句话就带过了。那时候我感觉非常惭愧,我觉得读文学已经读不下去了,我太仰望这部改编剧作了。所以为了进一步扩充知识面,我就去读史学。读史学后我感到可能也还不够,然后读了新闻传播学。在新闻传播学院,成为了博导与教授。但我认为不能局限在这个领域,就去做了大量媒介史研究和图像学的研究。因为当了书评人,所以文学、社会学、人类学……人文社科领域里面没有我不读的书。我一直是在我本专业中做好我的工作,其他领域中我做好一个业余爱好者。业余这个词在我这里不是贬义,而是一种的极高敬意,是挺美好的一件事。

我身上的动物性是猫性

郝岚

说到业余爱好者,我想到在最初的时候,尤其是在英国,文学研究作为一个学科,基本上来自于批评的兴起。批评就是从业余研究开始的,只是随着学科化的发展,变得专业化。马老师说,看上去是无用的知识,我们大多数人对它的爱好,最好跟无用相关。当它变成专业性的时候,大概是最容易失去乐趣的。我和马老师的友谊,大概从1994年开始快30年了。多数时候她写的书评我们都不知道,等到书评出来的时候,我们才会意识到这就是当天跟你吃了饭、打了牌、喝了酒回家的朋友。你会觉得她的生活很多元。而且这个书看上去跟她的专业领域毫不相干。我想问马老师,你如何能够保持一种非常强烈的多元的好奇心?

马凌

可能人都有点儿动物性,我身上的动物性是猫性,猫总是特别好奇,所以有一句话叫好奇心害死猫。我给自己改了一个网名,叫好奇心害残怪阿姨。我就是这个怪阿姨,我就被这个好奇心给害的。如果我当年只专注于某一个领域的话,可能会成为我自己更认可的某种学者,但我也无所谓了。我觉得不能总限制在某个领域里,我希望不断地穿行和游走,这就是我。实际上,我太愿意当猫了,然后经常去别人世界里看一下,然后再回来。也没有什么目的,就是个游荡者。欧洲学者本雅明,要做城市中的漫游者,在那个时代是非常好的一种态度。

好玩的作家是会自嘲的

郝岚

说到本雅明,我想到法国的波德莱尔,他在书中也用到了这个词。马老师的这本书里面涉及了很多作家,像毛姆、王尔德、张爱玲、纳博科夫等,还有一些当代的作家。除了这些,马老师比较感兴趣,或者比较心仪的作家还有谁?

马凌

普鲁斯特。南开曾经出过一版外国文学史,朱先生主编的那本。当时很多老师都不停地编这本书。我当时只是一个助教,然后让我参与了某一版的改写。比较现代的那几节都是我写的。我印象当中当时派给我写普鲁斯特,要非常短的时间里连续读三遍。最难的是,朱老师要求我把《追忆似水年华》用1万字讲清楚。我写了1万字,其中尽量人物不要少,主要的这个故事要有。这书是给那些考研的人看的,相当于我们写了一个短篇集,但每篇两三千字,要把一个作品概括地很好,这是非常不错的锻炼。得益于当时的这种训练,我知道了如何能通过讲好一个故事,来让人们喜欢文学。

郝岚

普鲁斯特的汉译本有6册,6册用1万字还要说明白,要点睛,要找到考点,这是很难的。但我知道马老师的大多数文字都非常有趣。那么,你判断一个作家好玩的标准是什么?

马凌

我喜欢的作家对自己都有一种反讽的态度。他会自嘲,这是一种所谓认知提升的标志。如果一个人总自以为是,我觉得是非常狭隘的。但这个人拿他自己找乐儿了,他就无敌了,因为他完全不必在乎别人对他怎么看,他自己就没有把自己看成这样。所以我看纳博科夫,看埃柯,包括普鲁斯特,在作品中都有对自己的批判和怀疑。像《追忆似水年华》,我们如果认真读下来,就是一个认知如何觉醒的过程。他们年轻时候,有大量的偏见,到了最后他觉得是不对的,但他整个的人生就是这样成长的,所以我觉得呢,这是一部关于提升认知的作品。其实,好的文学都是让我们意识到复杂性,而不是让我们遵循某种刻板成见,都要打破一些窠臼。如果说文学还有点儿用的话,就在于渡人,什么叫渡人呢?就是今是昨非,昨天我是不对的,今天我好像进步了,可能能够有这样的一个新认知,那就是好的文学。

生活本身最重要

郝岚

我想到文学对我们的某些作用。看别人尤其看自己,就像进阶打怪一样。到一个最高级的阶段就是反讽,这对我们的认知的确很有帮助。如果我们对自身总是保持着一种反讽的或者是抽离开的态度,看上去多数东西对我们好像就没有那么重要了。有时候我们会觉得新闻完全不是一种学问,但它非常重要。对于我们理解当代的媒介社会很重要。我有时候会问马老师为什么不将这些集结成书,马老师说这都不是我的事儿,都不重要。所以我就想问你,你觉得什么重要?

马凌

我觉得生活本身挺重要。我当年上大学的时候,对于什么是中文系这个问题,老师用几个词概括:痛饮酒、熟读离骚,视为真名士。中文系女生不喝酒,那不能毕业(笑言)。所以我们一定要把班主任喝到桌子下面,这可能达到毕业的要求了。我们应该在生活方面露出自己的风骨。读书先把精神境界先读懂了,其他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我特别感谢南开中文系当时对我的教育,我的老师崔老师,在中文系当了八年的代主任。我们新生第一次会上,崔老师说不愿意上的课可以不上,只要考试通过就可以。所以我就愉快地在图书馆待了四年,很少去上课,但我回去参加考试,每门成绩也都相当不错,我觉得这种境界才是我们的学生应该追求的。当时我们中文系参加学校运动会,入场仪式时,别的学院走正步,很认真。我们就是散步式的,招手式的。前面那个男同学倒打着中文系的系旗,然后有一颠一晃的,然后走出魏晋的那种风骨啊,我们当场就被罚款。但是我觉得那是那个年代最重要的记忆。也是这样一种自由的劲头,才能支撑我在这么多学科之间不断地跳跃。

鲜活的细节,

才能让人记住

郝岚

有时候,会觉得现在的同学可能对于活得很对特在乎,就是很希望自己不要犯错,或者说我学的这个课积分怎么样?或者我看的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怎么样?不是这么快的,大多数东西不一定这么快。有时候,我会想就不用活得那么对,活得多才重要,也就是加缪说的你要活得更多,大概是这个道理。在文学作品还有史学里,你会看到不同的人生,各种的方式都活过一次了,何苦要跟现在的自己较劲。在这本书里面的,涉及的有些作家,大家的期待可能就很高,恨不得看见这个作家的一些金句,著名的段子。但你的书评里却写了很多作家的生活,比如说朋友圈,里面有一些八卦或趣事,你为什么会非常关注这些细节?很多人很有意思,但有好多看上去不是最闪光的部分。你怎么理解这个关系呢?

马凌

这是读史学的一个非常大的收获。你会发现有三重历史,一个是事实存在的历史或者客观史。第二重就是书写出来的这个历史。第三重是传播出去的历史。如果这个历史没有变成故事,没有被传播的话,这段历史就真的死了,死在古籍当中了。能够流传到我们今天的,例如百家讲坛不断翻案的,一定是它有故事。所以我觉得,不管文学、新闻还是历史,最重要的就是叙事,如何把它讲得精彩,写得精彩,这是最最重要的。现在我们说所谓名家逸闻、轶事,最后的落点不是在轶事的层面,而是有助于它被历史所记住。这本书里讲到王尔德,其实客观地说,王尔德的作品不是一流的,但他这个人物的故事是一流的。王尔德大量的名声是靠他的段子、他的故事,才把他打造成现在的形象。一个普通人是活一次,死了就死了。但这些名人有故事,他们可以活好多次。每次被人翻出来,或者重新被讲述了,他就活过来了,就是永垂不朽了。回到我的书评上,我就想怎么才能让人记住,这个人物这本书一定要通过细节,通过讲故事的方法,把细节讲出来,把人连缀出来,就更能产生印象。真正好的作品都是会讲故事的作品,就能够让人记得住的,它一定会充满了无数鲜活的细节。

郝岚

看马老师的文字,可以看到很多非常有趣的东西,但不会想到用这种方式来讲。像这些细节,我们过去只是会零散地看待。我很好奇,你是怎么把他们想到一起去,或者组合到一起去?

马凌

这是记者的功夫,要挖掘那些材料。这里面有一篇文章是关于香奈尔(CHANEL)的。当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刊物,向我约了一个公关稿,要从正面写写这个牌子。因为我好奇,就找到大量“黑”材料,这是我唯一一篇被退的稿子。但机缘巧合下,这就形成了书中这篇文章。因为我写了他的朋友圈,我证明她为什么会成为CHANEL?不是她个人有多么的厉害,而是她身处于某一个朋友圈当中。这个朋友圈互相应和,导致这个圈儿当中的大部分人都成为现代文学的一群巨星。不论中国文学还是外国文学,重要的就是人,但从来不是孤立的人,一定是和他(她)的朋友在一起。

热爱就好

郝岚

看香奈尔那篇的时候,我想起我曾看了她的传记电影。大家都知道CocoChanel是一个励志人物,特别是作为女性,作为时尚先锋,电影也是讲故事,就像我们写作一样,一定要有一个波线,一个关键的拐点等等。但是等到看马老师这篇文章,才知道原来是这样子,这是不同的讲述方式。我们学院派的读者会想这是新历史主义手法,小处着眼的小叙事,不是宏大叙事等等。但是事实上关键点在于怎样把这些死的理论写活,还真不容易。有时候编辑会跟我们说,写学术性的文章或者写出一本好书的人的确很棒,但是能够写一笔好文章,同时还能够写得生龙活虎、活色生香的就不容易。其实,重要的是趣味。这两年我看马老师对图像学的东西特别感兴趣,为什么?是怎么转到那里去的?

马凌

我从小就喜欢美术,一个读书人看字看多的时候,必然会爱看画,就是稍微换换头脑。我从小就很喜欢画。读这么多书我有一个感慨,就是一个作者不同于另一个作者不是时代的问题,而是个人经历的问题。所以我们大量的文学,当他们具备公共性的时候,首先是私人性做得好。就是他充分把自己的故事,他的考虑,他的梦想表达出来了。所以读书也是私人故事,我的这个私人故事就是跟梦想挫败相关。我本来最想学的专业是中央美院的美术史论。我也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记得那年也是意外,我被保送到南开大学了。当时我们校长答应南开2月份拿到通知书之后我就不能再去参加高考。所以我就永远错失到中央美院的机会了。我这一生就拥有这一个梦想。因此我后来就是作为业余爱好者,然后搞了大量的这种研究,然后深入到图像学的领域,也搞了不少成果出来。目前我在复旦开了有关图像学研究的课程。开了这门课以后,可能我逐渐从一个业余爱好者慢慢地成为专业学者。我做了几个研究,我自己觉得还是很不错的。比如说我做了一个红衣美男,因为我也喜欢帅哥(笑言),所以我对萨金特的一幅画作,从五岁时候就开始喜欢而且情有独钟。然后我就写了一篇长文,意外发现我喜欢的英国作家巴林斯,他比我晚了五年,同题的作文,他的作品已经出来了,而我的文章因为放在豆瓣上,可能就没有出来,为此我很兴奋。就说明我们两个的思路是完全一样的。因此未来如果闲一点,能多写点这方面的文章,希望能够出版一个带图的书,也能真正体现我的趣味水平。

郝岚

所以我觉得我的书评的最后一句是最重要的,其实我们能学的就是热爱就好。马老师的故事真有些造化弄人,好多时候关键点就在于只要我们持续一种爱好,它跟我们学什么专业,从事什么工作,其实没有什么太大关系。尤其是内心里边儿能有这么一个持续的爱好,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1

1

“中国三峡杂志”微信公众号

欢迎订阅:邮发代号38-383

立足三峡,关注人类家园

报道河流地理与水文化

责编:王旭辉 王芳丽

美编:周伊萌

校对:段海英

审核:任 红

来源:《中国三峡》杂志 202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