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历史上没有八贤王这个人,八贤王在各类文学作品中的事迹,在史书中也很难找到对应的记录。八贤王这个角色,应该是文艺创作者根据民间的轶事传闻杜撰出来的一个人物角色,用来满足人们对于忠诚、正义和惩奸除恶等精神的需求。
八贤王主要牵涉的人物关系就是杨家将,包青天等人。杨家将历史原型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杨业,而包青天就是历史上包拯。另外,还有一个寇准。
八贤王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有具体名字的情况,牵涉到真实的历史人物分别有赵德昭(赵匡胤次子,明代熊大木著《杨家将传》)、赵德芳(赵匡胤四子,传统戏剧和现代评书中多为此名)、赵德崇(即赵元佐,赵光义长子,明代小说《杨家府演义》)。
还有一些文学作品中,八贤王并没有名字,那么我们只能看看故事发生的年代,宋真宗和宋仁宗时期,有没有被封为“八贤王”、“八大王”之类的历史人物。结果是没有查到这个封号的人,所以,奕天只能猜测这个人可能是排行老八,又被封为王,因此被民间称呼为“八王”,进而演化为八贤王。
宋太祖赵匡胤只有四个儿子,宋太宗有九个儿子,宋真宗有六个儿子,而宋仁宗还需要八贤王拯救,这么看来,这个“八王”只能是宋太宗赵光义的第八个儿子赵元俨了。
相关历史人物我们都找出来了,来对比一下他们生活的时间。
杨业,生辰不详,986年去世。杨业在979年,赵光义平灭北汉时,从北汉投降北宋。
赵德昭,951年出生,979年去世。杨业投降那年,赵德昭正好去世,不可能是赵德昭。
赵德芳,959年出生,981年去世。虽然跟杨业有2年的交集,赵德芳此时比杨业还惨,正在受到迫害,所以比杨业去世早。杨家将落难时,赵德芳早去世了。而寇准980年才刚考上进士,还在地方做知县呢,包拯这时还没出生呢,所以,也不可能是赵德芳。
寇准,961年出生,1023年去世。980考中进士。989年直言进谏太宗,曾拽过太宗衣角,把太宗拉回来继续跟太宗说。
赵元佐,965年出生,1027年去世。太平兴国七年(982年)被封卫王。太宗赵光义迫害其弟赵廷美时,赵元佐曾替其叔叔赵廷美求情。984年,赵廷美因病去世,同年,赵元佐疯。直到赵元佐的三弟真宗赵恒997年继位,才恢复了他的爵位和官职。杨业去世前后,这位还在装疯中,跟杨业不太可能有太多交集。但是,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真宗“以元佐为天策上将军、兴元牧,赐剑履上殿,诏书不名。”可以带兵器上殿了,就是传说中的那个“金锏”。
赵元俨,985年出生,1044年去世。杨业去世时,他才1岁。赵元俨在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十一月“曹国公元俨进封广陵郡王”,第一次封王,这时真宗已经继位8年了。杨业去世时,他还不是王爷。真宗时,他的地位并不显赫,甚至因罪,不怎么被真宗重视。直到仁宗1022年继位之后,赵元俨的地位才日渐显赫,先后被赏赐赞拜不名,诏书不名,1029年赐剑履上殿,寇准早已经去世了。看来赵元俨跟仁宗的关系很好。
包拯,999年出生,1062年去世。1027年,包拯才考中进士,期间还多年没有就职,这时候赵德昭、赵德芳、赵元佐都已经去世了,有交集的只有赵元俨了。
由此看来,四个王跟杨业都没有太大的交集;杨业的儿子杨延昭和杨业的孙子杨文广,倒是还和赵元佐、赵元俨有交集。而寇准倒是和四个王都有交集。至于包拯,是其中年龄最小的,只跟赵元俨有交集。所以,八贤王应该是众多历史人物特点的一个合集,并没有某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原型跟其对应。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