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鲜为人知的10件事(上),或许是全网挖掘最深的了
琼瑶具有4种身份:创作小说的作家、撰写剧本的编剧、影视制作方面的制作人以及负责首席品牌运营的角色。
在百度上,针对琼瑶的介绍主要集中在前三种情况。
身为作家,她一生创作了71册书籍。
身为编剧,她创作了15个电影剧本以及25部电视剧的剧本。这些电视剧剧本加起来有1000多集,每集大概1.3万字,算下来总字数多达1300多万字啊。
身为影视制作人,她参与到40多部影视剧的制作与统筹工作当中。不管是演员方面,还是服化道、美术、音乐之类的工种,她都有着绝对的决定权,台词一个字都不准修改。
自1964年起直至2019年,从25岁时的处女作《窗外》,到81岁时的封笔之作《梅花英雄梦》,琼瑶差不多每年都会推出新作,不管是小说、电视剧,亦或是游记散文之类的。
她是真的极其热爱写作,而且非常擅长写作,还具备很强的写作能力啊!
那首席品牌运营官这第四个身份,又是何种情况呢?
曾经有一种说法:在全球华人里就只有两类人,一类是知晓琼瑶的,另一类是不知晓琼瑶的。
不管是正面的评价,像是琼女郎的先锋审美;还是负面的评价,像是三观不正、美化第三者,这些统统都是对“琼瑶”这一品牌的关注。
这本身就足以表明“琼瑶”这一品牌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不止如此,琼瑶她自己,切切实实地把自己的一生活成了“琼瑶”的模样!
她的一生始终如同自己笔下的女主人公那般,高雅、富有诗意、情感丰富且充满戏剧性。就连最后离开人世的方式:主动终结自己的生命,特意撰写的遗书、录制的视频以及创作的诗句,这一系列充满仪式感的告别手段,仍旧十分“琼瑶”!
实际上,就在今年,她才刚刚修订出版了自己的全集,并且举办了一个名为“沧海桑田心如故——琼瑶文学回顾展”的活动。
有人针对这个时间节点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大全集全都出版发行了,自传的修订版本也问世了,然后就洒脱自在地离开了,仿佛早就有所谋划似的,这样的方式颇具琼瑶剧的风格。”
就觉得,她把握了全部的时间节点,将自身的价值发挥到极致,如同她自喻的火花一般,绽放得最为绚烂,落幕得无比盛大!
倘若将“琼瑶”视作如同肯德基、麦当劳一般的超级品牌,那么琼瑶本人必然是运作这个品牌最为成功且独一无二的首席运营官。
不必忧虑琼瑶老师被视作商人会不开心呀,她本人对这一身份是极为认可的:
琼瑶有四个名字,分别为陈喆、凤凰、心如和琼瑶。
她的本名是陈喆,这是她的第一个名字。
她的这个名字是由她母亲所取,其中包含两个“吉”字,目的在于纪念琼瑶的母亲和父亲在名为“两吉女”之处的相知、相爱。
她有个小名,叫做凤凰,这是她的第二个名字。她还有个龙凤胎弟弟,小名叫麒麟。她的家人总是称呼她的小名。
第三个名字,心如,是她首次被印成铅字所使用的笔名。当时她年仅16岁,在尚不知爱情为何物的年龄,创作了一篇名为《云影》的短篇爱情小说,且在台湾的《晨光》杂志上发表了。
琼瑶这个名字,是她第二个被印成铅字的笔名,并且这个名字在日后被更多的人所知晓。
请提供一下《诗经·国风·卫风·木瓜》中的原句内容,这样我才能进行改写。
你赠予我果实,我回赠你美玉,这并非是一种物物相报的行为,而是源于我们之间的情谊。这是一种心灵契合、灵魂共鸣的情感传递,是对美好情感的憧憬与珍视。
这与琼瑶作品所传达的精神是同出一源的,恰似琼瑶于全集扉页所写的那般:
琼瑶存在四个写作方面的关键节点:其9岁的时候便有作品发表,到了25岁就声名远扬,60岁时在大陆突然红极一时,而到了81岁则停止创作不再动笔。
琼瑶于1938年4月20日诞生,她出身于较为传统的文人家庭。
父亲陈致平身为大学教授,穷其一生撰写了著名的《中华通史》。母亲袁行恕出身名门,是一位闺秀,她钟情于古典文学,在孩子们小的时候经常教他们背诗,这使得孩子们在古典诗词歌赋领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琼瑶与金庸是远亲关系,金庸的表哥是徐志摩,而徐志摩也是琼瑶的亲戚,在某种程度上,这或许可看作是文学写作基因的一种传承。
琼瑶首次发表作品是在9岁的时候,当时有一篇名为《可怜的小青》的小说,于1947年12月6日在上海《大公报》第九版的“现代儿童副刊”上发表。
在当时的上海,最具知名度的作家当属27岁的张爱玲。琼瑶较张爱玲小18岁,她们二人的风格有着天壤之别,不过,她们的确是处于同一个时代的。
11岁到台湾之后,琼瑶的父亲前往师范大学任教,琼瑶便在师大的图书馆里看书。她带着午饭过去,早出晚归。唐诗宋词、古典小说、翻译小说,她涉猎广泛且阅读量极大,到最后馆长都说道:“我已经没书能借给你看了,你把这些远超你年龄该读的书,全都读完了!”
琼瑶看得多了之后便开始自己创作,不断有作品得以发表,她也因此成为家中唯一有收入来源的孩子。琼瑶自幼成绩欠佳,且生性敏感、内心自卑,而写作这件事是她首次做得比弟弟妹妹都出色的,写作给予了她认可,使她不再觉得自己是家中的“累赘”。
实际上情况正是这样,只不过其间也历经诸多坎坷,两次高考落榜,两次自杀但都没有成功,第一段婚姻以失败告终,成了依靠写作艰难谋生的单亲妈妈。
1963年,25岁的琼瑶推出了自己的首部长篇小说《窗外》,这部小说收获了众多好评,琼瑶的名字也随之变得广为人知,她终于能够凭借写作来维持自己和儿子的生计了。
与此同时,她还拯救了一个苦心经营了10年的皇冠杂志社,并且与杂志社老板平鑫涛开启了长达10多年的婚外情感纠葛。
琼瑶、皇冠出版社以及平鑫涛,有了人才能有平台,一个围绕着“琼瑶”展开的商业帝国就此开启。
琼瑶创作小说之后,还会将自己所写的小说改编成电影与电视剧。平鑫涛则承担着将琼瑶的构思变为现实的工作,像是寻找演员、筹集资金、物色制作团队之类的事务。
当影视剧热播之后,就能反过来对小说起到推动作用,使其出版次数得以增加,并且还会促使新的琼瑶小说被改编成影视剧。
一环扣一环,犹如滚雪球般不断扩大规模,他们的商业布局在90年代就从台湾延伸到了大陆地区。
琼瑶返回大陆探亲时,结识了湖南台的记者欧阳常林,而欧阳常林便是后来湖南台的总台长。
彼时,琼瑶影视作品在台湾的影响力日益式微,然而于大陆而言,改革开放催生的新思想、新趋势、新生活,使得人们更加期盼与样板戏、战争片有所不同的情感类剧集。
欧阳常林很敏锐地发觉到琼瑶剧在大陆市场存在潜力,而琼瑶也有开辟新市场的需求,就这样,二人很快达成一致。在华夏影视、湖南卫视以及湖南经视携手合作的情况下,制作出了一系列琼瑶剧。
在这些作品里,1998年和1999年推出的《还珠格格》以及《还珠格格第二部》是最火爆的。可以这样讲,在播出的时候,那场面可谓是万人空巷,各种各样周边的文具、贴纸的销量都极其惊人。
第一部在全国的平均收视率超出47%,最高达到62.8%,第二部全国平均收视率冲破54%,最高为65.95%,其收视率创下中国电视剧有数据统计以来的收视纪录。与此同时,苏有朋、林心如等一批新生代演员凭借此剧一举成名,琼瑶这个名字也因此红遍两岸三地,在华人圈中声名远扬。
在那一年,琼瑶已步入60岁的年纪,可她依旧持续不断地进行创作,就这样一直写到81岁才停止写作。
在长达近60年的创作历程里,她的创作是为了情,也是为了爱。她既是被时代所选中的作家,也是抓住了时代机遇的作家。
4、琼瑶以及她的母亲,均在19岁时与国文教师陷入恋情。
这并非我编造的,而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琼瑶的妈妈袁行恕来自书香世家,她的爸爸袁励衡被称为中国银行业之父,担任过第一交通银行的行长。
袁行恕自幼于北京成长,对古典文学颇为喜爱。19岁那年,其正在北京两吉女中就读之时,结识了比自己大8岁、在该校担任国文教师的陈致平。这两位充满文艺气息的年轻人相互被对方所吸引,进而成为恋人。
在那个极为看重门当户对的时代,他俩的感情打一开始就不被人看好。
毕竟袁行恕是拥有北京本地户口的白富美,而陈致平毕业于名牌大学,按如今的说法,是一个来自湖南通过自身奋斗拼搏的凤凰男。
在他们面前存在的,不仅有阶级的巨大差距,更有师生关系这样如同伦理上的巨大阻碍。
外界越是阻拦、干涉,他们就越是坚决要相伴相守,最后袁家的父母做出了让步,在袁行恕年满20岁的时候,两人结为夫妻,由于意外怀上了双胞胎,袁行恕的学业只能中断。
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里,袁行恕一直居家成为家庭主妇,并且又生育了一子一女。由于战争的动乱,全家人流离失所,四处逃亡。
袁行恕在途中险些被日本兵掳走,保姆不慎将琼瑶的两个弟弟弄丢了,琼瑶的父母在灰心绝望之际打算带着她投河自尽,幸而后来得到消息说找到了。他们历经多地辗转,最后前往了台湾。
有四个孩子正处于嗷嗷待哺的状态,全家都依靠陈致平的薪资维持生计。并且,在台湾没有多少根基,简直称得上是一贫如洗,生活过得极为艰难。
琼瑶的母亲曾经创作了一首诗用以描绘那种生活:勤勉操持家庭怎会惧怕衰老,夜深时分仍然缝补仲由的衣袍。有谁怜惜那双洁白的手抽针时的寒冷,虫儿绕着台阶鸣叫,秋月高悬。
或许是她本人曾有过这种不被家人认可的恋情并品尝了苦果,所以当她发觉女儿也处于和自己相同的境地时,才会情绪那般激动,行事如此果断!她以一种战斗的姿态来对抗琼瑶的老师!
当年琼瑶同样是19岁,正在读高三。由于她心思敏感且缺乏关爱,学习成绩又不理想,在家里得不到重视。那时她爱上了比自己大25岁的国文老师,这位老师就像父亲一般,能够包容她、鼓励她、肯定她。他曾经有过一段婚姻,他的妻子已经离世,他独自一人来到台湾,做了7年的中学教师。
恋情被曝光之后,她的母亲以“引诱未成年少女”为由将其告到警察局,不过由于琼瑶和老师之间始终遵循“发乎情,止乎礼”的准则,所以这一控告未能成立。
之后,她的母亲又以“诱拐学生”这一罪名向《教育部》进行控告,那位老师因此被辞退,离开台北被下派到农村工作。
就如同她母亲当年在师生恋中的执着一般,琼瑶同样坚决不肯让步。她母亲也拿她没办法,只好应允等她考上大学且年满20岁之后,再去决定是否要与那位老师在一起。
在那段时间里,她还去探望过老师一回。老师在乡下的偏远地带工作和生活,状况十分糟糕。
在那之后,琼瑶经历了两次高考均未被录取,于是两人便分开了。
这段初恋仅仅持续了一年的时间,然而却对琼瑶的整个生命历程产生了影响:
数年之后,琼瑶把这段经历进行了改编,创作出她的首部长篇小说《窗外》,之后这部小说被拍成电影,林青霞饰演了女主角。
之后,台湾有一位名为郭强生的作家将这段往事公开提及。
袁行恕与琼瑶,这两代人的师生恋,宛如历史的再度演绎,差别在于其中一对最终走到了一起,而另一对则未能如愿。
琼瑶有三段感情经历,真可谓是戏剧来源于生活。
前面提到了和教本国语言的老师之间的师生恋情。
第二段讲述的是两位文艺青年的恋爱与婚姻之事。
在那个时期,可以说是琼瑶人生中的低谷阶段:初恋无疾而终,经历了两次高考失利,还有过自杀未遂的情况。
琼瑶为了不再参加第三次高考,同时也想要打破母亲所说的高中毕业就找不到工作这种说法,于是决定从事写作这一职业,不过并没有取得什么成果。
她的家人对她的写作事业并不看好,可又狠不下心来逼迫她去参加第三次高考。而且,为了能让她从那段师生恋造成的伤痛中走出来,她的母亲着手为她寻找结婚对象。
前来的皆是出自名校的大学生,所有人都可谓青年才俊,且有着深厚的家学背景。然而,在这些人当中,有一部分纯粹是抱着一种想瞧瞧那个险些与男教师私奔的女孩的心态,以此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以及那种不良的趣味。
琼瑶对此极为厌恶,并且十分痛苦,就在这个时候,她碰到了同样热衷于写作的庆筠。庆筠26岁,毕业于台大外文系,他高中毕业到台湾探亲后无法返回,只能依靠他人生活,靠着自己打零工、写稿件挣些钱坚持到大学毕业。
庆筠可是个厉害角色。他最初攻读的是热门的电机系,然而经过几年的学习之后,发觉自己钟情的是文学,于是便转至外文系了。别人读大学只需4年,他却读了7年。
按照琼瑶日后的回忆,她之所以和庆筠成婚,是被三个方面所触动:
庆筠与母亲介绍的那些男孩不同,他到她家是为了找她父亲请教问题,这属于偶然相遇。并且他们两人极为志趣相投,都热爱写作,就仿佛是另一个她一般。
其次,庆筠在她从事写作这件事情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并且态度十分坚定地鼓舞她:要是你一心想要写作,那上不上大学并没有什么区别!与其把时间耗费在考大学、念大学上面,还不如马上开始写作!
有一回她生了病,闻到煤气的味道就咳得特别厉害。庆筠呢,为了防止厨房烧煤球产生的煤气窜到她的房间里,便给门装上弹簧,还在门缝处贴上胶纸,如此一来,开关门的时候煤气就会少进来一些。琼瑶心里十分感动,毕竟在这个房间住了将近10年了,还是头一回有人想要帮她抵御煤气呢。
庆筠的经济状况十分糟糕,在台湾举目无亲,像个孤儿一般。他总是非常穷困,以至于一件西装上衣每天都得穿着,就是为了遮住臀部后面磨破了的西装裤。
琼瑶的家人对这门婚事极为反对,可琼瑶仍然毫不犹豫地出嫁了,当时她21岁,而庆筠27岁。
贫困的夫妻会面临诸多的悲哀之事,生活的窘迫、事业上的不同想法致使他们争吵不休。
琼瑶在生活中过得精细且善于盘算,庆筠则是那种习惯随心所欲、入不敷出的人。至于写作方面,琼瑶为了赚取稿费,会依照报纸的喜好去创作故事类小说,庆筠却瞧不上这种做法,他总是一心想要创作严肃文学,写出能够流传后世的名作,然而他常常在桌前枯坐许久,面前依旧是白纸一张。
庆筠为了生计,进入铝业公司工作。在琼瑶有身孕的那一年,他前往国外。对外宣称是被公司选派到国外进修、考察,可事实上是加入了国外一个名为“道德重整会”的组织,在欧美各地奔波,钱花光了便写信让琼瑶寄钱。
琼瑶生下儿子之后,独自坐完月子,接着又一个人一边写稿子一边将孩子带到周岁的时候,庆筠回来了。
他变得性情乖戾、容易发怒,老是酗酒、赌博,彻夜不归。
在他没有饮酒的时候,就会与琼瑶一同探讨写作相关的事宜,可一旦喝醉了酒,便会指责她的作品缺乏深度,格调低下。
在《窗外》问世之际,二人的矛盾全面爆发且急剧恶化。庆筠对琼瑶的写作事业心生嫉妒,并且,琼瑶对老师的爱意比对他的更为浓烈,这也让他嫉妒不已,随后,二人分居,最终离婚。
琼瑶在26岁那年,同样是在这一年,她邂逅了平鑫涛,而平鑫涛是她写作生涯里极为重要的人物。
这就不得不提及琼瑶的第三段感情了,这段感情也是被人们批判得最多的一段。
平鑫涛也对文学充满热爱,他就如同一个成功版本的庆筠:独自来到台湾,凭借自身努力读完大学,最初在化肥厂就职,之后到一家大报担任编辑。为了追逐文学梦想,他创办了《皇冠》杂志,并且还主持一档很受欢迎的音乐节目,据说摇滚乐就是由他最先引入台湾地区的。
实际上,在他从无到有地创业背后,有着身为白富美的妻子林婉珍及其家人给予的支持。他所创办的《皇冠》杂志,当时仅有一名做杂务的员工,从稿件审阅、编辑工作、美术设计、印刷事务,再到内容校对,所有的事情他都得亲力亲为,他的妻子偶尔也会帮他分担一部分工作。《皇冠》杂志的第一期仅仅售出了57本,四个合伙人陆续退出,最后只剩平鑫涛一个人在艰难维持着。
在遇见琼瑶之时,正值《皇冠》苦心经营的第十个年头。琼瑶所写的《窗外》大受欢迎,平鑫涛也由此察觉到了琼瑶的写作天赋。当时琼瑶刚刚离异,也需要挣钱来养育孩子。
这两人可以说是彼此的救命恩人。
这二人皆属于事业型狂人,在做事的时候极为专注,并且毅力非凡。
并且,这两个人在提供情绪价值方面十分擅长,他们既能敏锐地发现美,又善于将美表达出来。
琼瑶每日一坐便是十多个小时不停地创作,手都写肿了,拿纱布裹一裹继续写。
平鑫涛身兼编辑与老板双重身份,除了协助琼瑶租房子,雇保姆照料她的日常生活外,还极为精心地呵护琼瑶的精神天地,倾尽全力去滋养琼瑶的浪漫幻想。
每日都给她换上最为新鲜的花朵,播放她喜爱的唱片;她在书中所写的事物,隔些时日就会呈现在她眼前,像紫贝壳、印尼布制成的衣服、白色小狗之类的。
与此同时,他创办了一家电影公司,将琼瑶创作的小说搬上银幕,使琼瑶笔下的理想世界得以成真,也让琼瑶的才华被更多的人所知晓。
对于琼瑶而言,平鑫涛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身兼出版社老板、大报编辑以及电台主播等多重身份。琼瑶对他满心崇拜,而这样一个人还能如此细致入微地照料着她,谨慎小心地呵护着她,这在琼瑶此前二十多年的人生里是从未有过的经历。
琼瑶曾经以这样的方式来描述平鑫涛对她的感情:
平鑫涛这边,琼瑶是其出版社盈利最多的作家。并且,从创作者的角度而言,琼瑶就像是他理想中的自我。站在编辑的立场,或许还会有一种是自己独具慧眼、用心打造出“琼瑶”的成就感。何况琼瑶本就是那样一个多愁善感、敏感自卑且极度缺爱的柔弱女子。
琼瑶于他而言就仿佛是一件作品,既能够让他的大男子保护欲得到满足,又能达成他文人理想、风花雪月的精神追求。
在事业方面堪称最佳组合,于精神层面是灵魂的契合者,在创作上就像是另一个自己。有太多的共鸣与共情之处,这使得他们除了同事、战友、同类之间的默契之外,还萌生出了别样的情感。
他们彼此心生爱意,双方均清楚这是违背伦理的恋情,可是由于公事与私事相互纠葛,他们多次尝试分手,却都未能成功。
曾经有一回闹分手的时候,平鑫涛径直把车开到了悬崖边上,然后将琼瑶撵下车,接着自己启动引擎打算冲向悬崖,幸亏琼瑶及时阻拦住了。
自那之后,二人依旧维持着这种婚外恋情,平鑫涛应允待其儿子成年便离婚。
然而琼瑶一直在等待,可10多年的时光悄然流逝。她不愿再继续等下去了,打算接受美籍华人汤某的求婚。
平鑫涛知晓此事之后,立刻拿着离婚证来到她的跟前,紧接着两人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那是在1979年的时候,当时平鑫涛52岁,琼瑶41岁。
而后,他们持续拓展事业范围,将琼瑶所著之书改编成电影、电视剧,使得众多年轻演员走红,与此同时,也在华人世界里让“琼瑶”这一品牌声名远扬。
两人在事业与爱情方面都收获满满。直至2017年,90岁的平鑫涛出现失智状况,记忆力不断衰退,于是琼瑶与平鑫涛的前妻及其子女在法庭上相对峙,双方针对是否插入鼻胃管,是否按照平鑫涛自己所期望的善终方式离世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最终,琼瑶做出了让步,同意平鑫涛接受插管治疗。两年之后,平鑫涛逝世,终年92岁。
自1964年二人结识,直至1979年结为夫妇,这段感情饱受争议,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他们着实彼此成就了对方。
平鑫涛老是提及,由于邂逅琼瑶,自己的整个人生轨迹都被改变了。
琼瑶帮他圆满了人生中的三个伟大梦想:其一是他的杂志,其二是电影,他想要开办一家电影公司,最后一个梦想则是环游世界。
婚后,二人共同出资金,依照彼此的意愿打造出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家——可园。传闻,为了让琼瑶观赏星星更为便利,还特地建造了一个玻璃屋顶,并且有专门用于看电影的影音室。
这两个人总是如同热恋期间一般,彼此撰写充满爱意的书信、赠送鲜花,一同观看电影,一道外出旅行,他们可算是把琼瑶小说里的那种浪漫爱情践行到底了。
琼瑶在晚年接受电视访谈之际,曾如此描述她与平鑫涛之间的关系:
(因为字数比较多,余下的5件事会放在下一篇文章当中,我都发出来了,大伙到我主页就能看到啦~)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