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到一个案例,一个嫁往外地的女孩因多年没有回家,希望能趁着过年回家看看。但当提出这样的想法时,丈夫却说:“大过年的,回你家,像什么话。”

女孩没有放弃,缠着丈夫硬是要回家,丈夫也拿女孩没办法,也就随着女孩回家了,但回家之后,家里的老人却对女孩的行为各种批评,好像是不欢迎自家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过年禁忌之一“已嫁之女不可回娘家”,这个传统习俗本应该成了人们约定成俗的规定,但近期因为这件事,争论又开始在网络中泛滥。

对此,有说法解释道,嫁出去的女儿过年回娘家,会把娘家吃穷,因此只能在初二或者初三回娘家。还有一种解释就是,嫁出去的女儿已经是别人家的媳妇了,过年婆家一定有很多人来拜年,媳妇要帮忙奉茶侍奉,因此初一不能回娘家。

但如今随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愈加开放,对于一些传统的东西也慢慢摒弃。关于出嫁的女儿在婆家过年还是在娘家过年,到底应该如何权衡?只要思考以下三点,便不难抉择了。

一、作为丈夫,应权衡妻子的想法,而不是强留其在婆家过年

在新思想的影响下,现在的年轻人对那些繁文缛节、传统习俗要么忘却,要么不再重视,随之而来的,便是年轻人认为对的事情,在长辈面前成了不合习俗,违背礼节。

之前看到一个视频,饭桌上儿媳妇提议今年带丈夫去娘家过年,婆婆一口回绝:“你别想一出是一出,儿子不在自己家过年怎么可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儿媳妇给丈夫使着眼色,但丈夫好像没接收到一样,还附和自己的妈妈。回到房间,妻子再提起这件事的时候,丈夫却说:“你大过年的回家,别人还以为我怎么着你了,再说,你嫁到我家了就是我家的人了,娘家有啥可回的。”

任凭妻子怎么说,丈夫都是不松口,跟自己的妈妈一条心,都认为这是规矩,不能打破,硬是要强留着妻子在自己家过年。

过年本质上来说,也只是平常的一天罢了,只是被赋予了“辞旧迎新”的意义,给了一个“阖家团圆”的借口。

作为丈夫,当妻子提出这样的要求,如果只是单纯地回绝和否认,不仅会让妻子闹情绪,强扭的瓜到最后也不甜,能权衡妻子的想法,一起交流,得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才能既让妻子高兴,又让年过得热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卿卿日常》中,老五与上官婧的爱情便是这样,虽然贵为一国之主的儿子,地位极高,但对从异国嫁过来的妻子上官婧也是极其上心。能陪着妻子吃她家乡的食物,也尝试用妻子家乡的辣椒制作新口味的月饼。妻子生气回家,更是能低头,追到妻子家里表示能做赘婿。

从自己生活习惯的地方,到一个完全新的地方,本就需要适应,就像从南方到北方出差还需要换水土一样。更何况是女孩从一个家庭进入另一个家庭,不管是从亲属关系还是生活习惯都有一定差异。作为丈夫,更是要照顾妻子的情绪。

旧社会那时候,女性嫁了人,尤其是基层女性,就不再管娘家父母了,一笔彩礼钱给了爸妈,就等于对前二十年的报恩钱了,女性从此就成了婆家的人。然而现在不能同日而语了,时代已然不同,再一味地套用旧社会那套礼教如何能适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拥有女儿和儿媳双重角色,需考虑两家人的感受

婚姻是人生中的重要选择,能选择跟一个人进入婚姻,必定是因为爱与被爱。能成功结合,必定是两个家庭的结合。很少有婆婆能和儿媳妇关系处好,也很少有岳父能看惯女婿。

但女性大多都是嫁往男方家里,这也就导致有说法说:“女性嫁人之后就没有家了”,娘家人觉得自己成了别人家的人,婆家又觉得自己抢了自家的儿子。

女孩李娇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小就被父母宠着,结婚第二年快过年的时候,给妈妈打电话说:“妈!我今年过年想回家过,我二十九号晚上就能回来,我现在就买票。”

“哎呀,闺女,你现在结婚了,怎么能回娘家过年啊?这不合礼数啊姑娘。”妈妈着急地开始劝女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娇本以为妈妈会非常高兴,毕竟自己去年就没有在家过年,平时回家的机会也不多,但也完全没有想到会被亲妈拒绝。李娇觉得十分心酸,觉得妈妈不爱她了,随即就挂了电话。

女性本是一种感性的生物,李娇甚至觉得自己嫁人了,婆婆不像自己的爸妈那样惯着自己,慢慢地,自己的父母也要跟自己脱离。

自己的妈妈不让女儿回家肯定不是不爱孩子,十月怀胎,辛勤养育,数载陪伴,怎么可能会不爱。可能她只是一个传统的妈妈,一辈子的守旧的思想没法改变就变,说到底,妈妈还是为了不让孩子回家之后,受到那些守旧亲戚的横眉冷对。

出嫁之后,就已经不单单是女儿了,还是妻子、儿媳妇,自己的任何决定都不能只顾自己顺心,做事还得考虑全局。血缘关系斩不断理还乱,既然是两个家庭的结合,那就得在必要的决定时,考虑到两家人的感受。

只要认真生活,不管在哪里,家的牵绊都会在那里。又如《人世间》中的一句台词:“自古以来,孝分两种,养口体,养心智,同样重要,缺一不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你足够成熟,能懂得家的真正含义,纠结一时的陪伴,不如尽力计划长久的陪伴。

三、一味地守着传统习俗,是否真的有利于家人和睦

有些传统的规矩太多,人会本能地逃离束缚,文化是需要推陈出新的,那些不太适合如今情况的仪式,也确实应该被遗忘了。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人,有新的节日、新的观念,又会创造新的习俗。换位思考,老年人也一定不理解年轻人万圣节在脸上作画。

之前看到一个热搜“姐姐出嫁,弟弟扶着婚车门痛哭”,不禁想到了结婚上车“哭”的习俗。不太明白为什么会出现女方上婚车亲人哭的习俗,是舍不得,还是觉得不能天天见面,说白了,还是封建思想在作祟,毕竟老祖宗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的人对这句话不再宣之于口,但还是有大部分人对此深埋心底,根深蒂固。从重男轻女,到让人当“水”泼,嫁出去不能回家过年,也成了“客人”,从家人成了“泼出去的水”,当了二十多年的贴心小棉袄,再回家竟然成了“客人”,这样的落差怎么接受。

我们生活在新旧生活交接的时期,家里的长辈还在遵从守旧的思想,而我们已经开始接受各种新思想,创造新传统。

在长辈面前,各个节日有不一样的习俗,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不能僭越。就比如有的地方,大年三十早上不能用菜刀,初五要把所有的厨具放在火上烤一下。这些冷门的习俗,现在的年轻人肯定都不知道,更别说照着做了。

在这样的差距下,我们要在适当的时候,向长辈表达自己的想法,多让长辈接触新事物、新思想,不仅仅为了自己,也是为了让长辈认识到世界的改变、时代的变化和儿女的成长。

结婚只是我们找到自己的伴侣之后,一起相互扶持、相互成长,在一起过日子,只是离开家,而不是不再回家,成了别人家的人。嫁出去的女儿依然是“女儿”,并不是别人家的人,也不是客人。

是否应该尝试接受嫁出去的女儿回家过年,或是一起商量好可以男女方家中轮流过年。现在着实应该思考一下是否要强守着旧观念、旧习俗,当然,这是很难改变的,但不合时宜的执着终究是会产生伤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饮水思源是值得传承的好习惯,但并不是所有的水都是甜的,对于那些对人体有害的,过早剔除才能保证真正的传承精华,对传统敬畏感恩。

传统的节俗,有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有紧密的关联,历经岁月流转,生活方式在不断改变,有的传承依旧能带来心灵的润泽,不可避免会出现并不适合这个时代的习俗,去旧迎新就是对这些习俗最好的传承。

回谁家过年,不应该成为引发争议的导火索,秉持着都是“咱们家”的理念,在哪里过年都是喜庆的。

幸福很简单,有家回,有人等,有饭吃便是幸福。不必在意一时的得失和不必要的传统礼节。所谓岁月静好,也不过是家中的那碗热了两次的热汤,和一盏还没熄灭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