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表现好的时候,你会怎么夸他?“你真聪明”、“你真厉害”、“你真棒”……如果你经常用这样的方式表扬,一个原本聪明的孩子,可能会越学越差。
好心办坏事,怎么会这样?
1、错误的夸奖方式
我们设想一个场景——比如背一首诗。当你发现孩子看了三遍就背下来了,你就会高兴地夸奖,“宝宝可真聪明啊,看了三遍就背下来了”。
一句不经意的夸奖,却在孩子心中埋下一个标尺——看三遍背下来,证明自己聪明。 这个标尺 就变成了孩子头脑中的紧箍咒。 他下次学习新的诗词,如果看了三遍还不能背下来,他就会认为自己不够聪明。
“如果我不聪明,如果父母知道我不聪明,他们就不会高兴,我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这些内心活动会在他看第二遍、甚至第一遍的时候,就在头脑中不断重复。而这种焦虑和压力,就会影响他的学习效率,他的大脑运转速度会下降,以后背诗词就需要看五遍、六遍。
再到后来,当他感觉自己在这方面越来越不擅长的时候,他就会讨厌和抗拒背诗词这件事,甚至讨厌语文这个学科。
有的老师也会跟家长说,“你家孩子挺聪明的,就是不够努力,再努力一点成绩就上去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有的孩子,无论家长如何打骂责罚,反而会故意不努力,因为如果考试结果不好,他仍旧有一个自我保护的借口“我只是没努力”。
孩子用这种自我欺骗的方式,来维护另一个更强大的信念——“我不笨,我不傻,我是聪明的”。孩子不能接受自己百分之百努力之后,考得还不好,那时候自己一点退路都没有了。
聪明的孩子为什么不努力?他是用不努力来维持自己“聪明”的假象。这种观念哪儿来的? 很多 时候都是父母教的。
在家长眼中,一件事情做好了,才代表着聪明,就表扬他;如果一件事情失败了,孩子就是笨蛋,就批评他。孩子当然就会渴求成功,不想失败。如何才能只成功不失败?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不去尝试那些会让自己失败、出丑、丢脸的事情。
如果只有成功才代表聪明,孩子宁愿待在舒适圈里不出来。
比如有的孩子学围棋,刚开始经常赢别人,家长夸他聪明。 当他碰到高手失败之后,为了维持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假象,他要么会放弃学棋,要么只跟臭棋篓子下棋。
一个孩子 越 早躺在功劳簿上,不去尝试新的可能,就越早停止进步。
一个人只有跳出舒适区,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成长。但这个成长是有代价的,就是要面临失败。
把成功和聪明划等号,把失败和愚蠢划等号,这种贴标签的方法才是最蠢的。
失败从来不代表愚蠢,成功从来不代表聪明。
家长用自己错误的表扬方式,给孩子画地为牢。
那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好心办好事呢?
2、应该怎么夸?
送给你一个干货,就是从夸奖孩子“聪明”,变为夸奖孩子“努力”。
一词之差,天壤之别。
因为,聪明是指向结果的,努力是指向过程的。如果夸奖孩子聪明,他只知道自己这次做的好,但并没有学会应该如何做,才能一直好?如果只关注结果,无法改变下一次的结果。
相反,如果夸奖孩子努力,他会反思自己做了哪些具体的行为,才导致这次的好结果,他会总结经验教训,让自己做得越来越好。
关注过程,才能真正改变结果。
我们总说,对事不对人,表扬孩子的时候也要如此。反思努力过程,吸取经验教训,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会成为孩子进步的阶梯;反之,如果家长对人不对事,孩子要么是聪明的天才、要么是愚蠢的笨蛋,给他贴标签,他当然也会故步自封。
夸奖孩子努力,当他失败的时候,他会想:“这是因为我努力得不够,我要总结失败的教训,争取下次做好”;当他成功的时候,他会想:“这是我努力的回报,我要再接再厉,争取做得更好”。
关注聪明还是关注努力?就是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重要差别。
3、固定型思维
固定型思维碰到困难,会认为“我不行”;成长型思维碰到困难,会认为“我还没学会,学会了我也行”。
固定型思维碰到失败,会认为“我不行”;成长型思维碰到失败,会认为“这些方法不对,我还没找到正确的方法”。
固定型思维面对挑战,会认为“我不行,别去自取其辱了”;成长型思维面对挑战,会认为“有机会学习新的本领”。(即使学不会,至少尝试过了,不留遗憾)
固定型思维认为“成功无须努力,花费太多时间和努力获得的成功说明太笨了”;成长型思维认为“成功只有靠努力,从来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天才仍需努力)
固定型思维会认为“我就这样了”,成长型思维会认为“我还有很多可能”。
成长型思维的孩子,上课会积极主动提问,即使可能会让自己显得很笨。因为他知道,只有自己学会了才是最重要的,不敢直面自己问题的人才是真蠢。
成长型思维的孩子,不在乎考试成绩,因为如果都是1+1=2这种题,100分也没有意义。他们只注重自己错了哪些题,哪些还不会,要抓紧学会。
成长型思维的孩子,努力是为了自己,而不是表演给家长“我多么辛苦”。
成长型思维的孩子,学习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家长只需站在一旁,为他鼓掌。
想让孩子拥有成长型思维,先要做一个有成长型思维的父母,正确面对孩子的成功和失败、困难和挑战,陪同孩子一同成长。
家长的批评、指责、唠叨、埋怨,都会塑造孩子的固定型思维。而错误的表扬,只强调聪明,也可能造成这种效果。
从今天起,表扬孩子的努力吧,努力的孩子才是聪明的孩子。
以后如果有人说“你家孩子真聪明”,你可以骄傲地说:“不,他只是很努力”。
—— 相关阅读 ——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