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的脉搏深处,有一条无形的纽带跨越了4293公里的距离,将安徽的心跳与新疆皮山县的节奏紧紧相连。

这里,不是简单的地理上的遥相呼应,而是一场以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洽洽”)为音符奏响的乡村振兴交响乐的共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位于合肥的洽洽食品有限公司航拍图。刘萌供图

2023年7月5日,洽洽积极响应国家援疆号召,在安徽省援疆指挥部的牵线搭桥下,与皮山县人民政府签署助力特色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

一年多来,一枚小小坚果开启了两地的双向奔赴,洽洽不仅为皮山县带来了经济上的支持,更在产业提档升级、乡村振兴方面贡献了独特的“洽洽智慧”。

东援西进:坚果丝路上的双向奔赴

这份共鸣的起点,在于一份共同的心愿——让皮山县的特色农产品“东移”,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而“消费援疆”是洽洽迈出的第一步,这一步还要从一次不计成本的“买卖”说起。

皮山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昆仑山脚下,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得益于充足的日照和对比明显的温差,当地核桃果大肉厚、皮薄味美,然而受限于地理位置、交通不便等因素,皮山县核桃大多都是仅在新疆甚至和田地区销售。

考虑到物流运输成本,在4000多公里采买路上,皮山县显然并不是洽洽采买坚果原料的最优选择。

采收晒干后的向日葵。刘萌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采收晒干后的向日葵。刘萌供图

但不计成本的“买卖”,却是洽洽的常态:在广西布局夏威夷果基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开拓食用向日葵种植基地……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看到洽洽的身影。

援疆项目落地皮山后,拥有原料种植—加工生产—销售全产业链布局的洽洽,率先将渠道优势赋能皮山,就地采购原料,全程保鲜冷链发往合肥,在洽洽食品工厂加工、销售,让每粒坚果上的付出都能获得回报。

据统计,在安徽省援疆指挥部的协调下,从去年援疆开始,洽洽原料采购金额累计超8000余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连'新' 皮山情”援疆礼盒。刘萌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洽洽还别出心裁推出“心连‘新’ 皮山礼”援疆礼盒,礼盒内除了传统坚果类产品,还有桃仁饼干等创意产品,通过将皮山县的特色农产品引入内地市场,让更多的消费者品尝到了来自遥远边陲的味道,当地坚果类产品销售渠道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诚然,这不仅是味觉上的交流,更是两地人民情感上的连接。每一次购买,都是对皮山农民辛勤劳动的认可;每一份特产,都承载着他们对未来生活的期望。

地利人和:产业链上的共富乐章

随着合作的深入,洽洽意识到单纯依靠消费援助难以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当传统的消费援疆模式逐渐演变为深层次、多维度的产业援疆战略升级时,洽洽宛如一位技艺精湛的指挥家,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精心编织着一幅助农增收、产业升级的新画卷。

2024年年初,在皮山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洽洽启动初加工基地建设,冷冰冰的钢筋混凝土,在一份份效果图、一个个热情的期盼中,变得滚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洽洽食品生产车间正在生产援疆产品。刘萌供图

走进新疆洽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标准化生产线、仓库等设施配备齐全。生产线上,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操作着各种设备,对核桃果进行一系列精细加工,从清洗、去壳、烘烤,到分级、加工、定量、包装,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把控,确保每一颗核桃都能达到最优的加工标准。

产业链的延伸也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许多既要兼顾家庭又想外出务工的群众,如今有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从去年援疆开始,洽洽带动当地就业6000多人次,为群众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洽洽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招收当地工人,提供更为丰厚的报酬和人性化技能培训,与皮山共富共享外,他们还从消费援疆进阶到产业援疆,打通产业落地“最后一公里”,把科技、设备和管理经验送到皮山家门口,也实现了安徽产业援疆从“输血”向“造血”的转变。

针对当地传统家庭作坊式种植规模小、效率低,洽洽升级订单农业体系,根据当地特色选育合适坚果原料,积极引导当地农户调整种植结构,通过“订单农业生产”模式,引导培训农户改良种植技术,以“产业造血”的方式助力当地村民增收,让坚果产业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一抹亮色。

心手相连:跨越千里的友谊织棉

当“安徽基因”与“新疆血脉”融合,洽洽产业援疆结出丰硕成果,还在继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户正在收割成熟的向日葵。刘萌供图

今年3月,洽洽把葵花籽种植基地搬到了皮山,在皮山新建3200亩葵花籽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和坚果初级加工厂。7月初,大片的向日葵结出饱满的果实,不仅成为当地一道美丽的风景,也迎来首次丰收的喜悦。

如今,在洽洽的帮助下,皮山县的坚果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

为了使这份跨越千里的友谊更加持久稳固,洽洽还特别重视人才培养。据介绍,公司组织专家团队赴皮山县开展技术培训讲座,并邀请当地青年到总部参观学习,让他们亲身感受现代化企业的运作模式。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一批既懂农业又了解市场的新型职业农民,为皮山县的长远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葵园管护人员日常巡视。刘萌供图

与此同时,洽洽还不断探寻两地之间的价值空间,在促进两地文化互动方面做了许多努力,如举办民俗文化节、艺术展览等活动,增进彼此间的理解和认同感。

一来二往之间,从绿意盎然的江淮平原到瓜果飘香的西域绿洲,洽洽精耕细作,真情付出,用全产业链布局与皮山人民深度链接,跨越语言、技术、文化差异,让4293公里的距离变成“0”。

这种跨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不仅带来了产品和市场,更注入了一股创新发展的活水,使得4293公里不再是一个冰冷的数字,而是充满温暖与活力的心灵距离。

眼下,这座静谧舒适的南疆小城,正在期待着下一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