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黎族没有文字,但勤劳智慧的黎族妇女创造了一种神秘的图案,利用棉、麻等天然纤维制作衣物和其他生活用品。这种传统手工技艺的代表性体现就是黎锦,它承载着黎族人民的历史和文化,凝结和传递着民族的智慧、记忆、情感。
北京时间12月5日晚,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海南黎锦焕发新生。
方寸黎锦凝结民族智慧和情感
在海南的黎族乡村、景区、博物馆,人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身着黎族传统服饰的织女席地而坐,团团锦绣在手指与彩线的经纬交错间慢慢生成……
火索麻、苎麻、木棉、草棉是海南温暖多雨的气候滋养出的优质纤维植物,为黎族人民提供了丰富的纺线原料。
每年三四月采木棉,八九月采草棉,织女们将收集到的棉花果实入筐,纺线后制作成染料,以纯天然的草木灰、泥土、河泥、矿物质作助剂,先染纱线后织布。单色染、混合染、复染、套染等染法也不拘一格,织女席地而坐,腰缠腰带,脚蹬撑经杆两端,提梭引纬、上下交替间,经纱与纬纱一次次相互交织,显示出娴熟的技术。
织女们织就一套盛装,往往需要花费3至4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织什么、如何织,全在她们的脑海里。人形纹、动物纹、植物纹……常用的图案有160多种,一色一纹、一针一线间闪烁着黎族文明的思想与认知。
到了民俗节日或是婚礼盛会,她们便三五成群,身穿这些服饰出现在人群之中,这为她们赢得了“织绣能手”的称号,获得的赞美和尊敬自然不在话下。
其实,黎族先民很早就掌握了植物纤维纺纱织造的技艺,也是我国最早利用棉花纺纱织布的民族之一。春秋战国时期,便有入贡中周的织品“织贝”;至两汉,则有著名的岁贡“广福布”,深受青睐;唐宋时期,黎族在棉麻纺织技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唐代可用五色藤线织出走兽飞禽图案,宋代黎锦成为海南贸易往来的重要商品,供不应求;元代则有著名的黄道婆将黎锦技艺带到江南,加以改良后广泛传播;明至清中期,黎族棉纺织技术在国内仍处重要地位,其产品以“儋崖二帐”最为著名。
1931年,德国民族学家史图博来到海南岛调研,称赞:“妇女服装是海南土著居民中最有艺术性和最美丽的,这里纺织和刺绣的技术特别发达。”
令人称奇的是,黎族没有文字,早年间妇女们更不识字,完全凭借灵感编织出了山川景物、日月星辰、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她们擅长使用波浪线、三角形、星形等简洁的图案,尽管有的图案构成只有寥寥几笔,却处处有巧思,比如通过加粗波浪线显示大山的壮美,将波浪线变细体现河流的蜿蜒与柔美,这些图案蕴含了民族的知识与情感记忆,传承了3000多年。
保护传承由弱变强
曾经,黎锦技艺的传承日渐式微,一度濒临灭绝。
2006年,王学萍等全国人大代表响应黎族群众呼声,向全国人大提交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申遗提案,获得原文化部和海南省人民政府支持,列入我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计划。2009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此,海南省开启了长达15年的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保护工作。
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的保护领导小组,省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和9个市县分管副县长为成员,对全省黎锦技艺保护工作统一领导,实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保护措施。
2022年,海南省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传承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黎族苗族文化和海洋文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认定、管理和传承所建设。
同年,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规定》,围绕非遗保护、传承、利用这一主线,坚持立法与非遗保护有效衔接,从完善非遗保护体系、加强非遗传承传播、促进非遗合理利用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为推动解决非遗保护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供了法治基础。
海南省相关部门制定出台了相关法规、政策、规范性文件,如《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保护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实施方案(2022-2025)》《关于持续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评审管理办法》,以及《海南省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等,为海南非遗工作提供政策保障。
具体到落实上,海南扎实推进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的系统性保护工作,整合政府、企业、高校和传承人等多方力量,通过与教育、设计、旅游融合,使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在得到有效传承的同时,走入人们的生活,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黎锦工坊实现了由输血式的外力扶持逐渐转变为造血式的内生发展,以黎锦为代表的非遗项目,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香兰通过传帮带,带动周边市县的织娘完成了大量生产订单。
目前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共有3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不含正在公示中的2名)、25名省级传承人。传承人队伍从2009年的不足1000人发展到今天的2万多人。全省100多所中小学开展了实践课,6个市县建成了5个300平方米的黎锦技艺传习馆和16个传承村,各地通过非遗进校园、研培计划、建立传统工艺工作站等方式,推动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相关规则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相关决定,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可于2023年6月30日前提交转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申请。
2023年5月,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开始积极推动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转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相关工作,这是海南省所有非遗传承人和黎族民众的共同心愿。
海南省文化馆(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为海南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业务指导和专业咨询,组织各市县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学术团体和高校学者共同开展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调查、建档和研究,广泛征集非遗实物资料并妥善保存,组织传承人在国内外开展传习、展示、交流活动。陆续出版《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保护实践》《海南黎锦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五彩霓裳·织锦瑰宝》《黎锦传统工艺文化与数字化保护研究》等专著和文集十多部,相关学术论文上百篇,为黎锦技艺的科学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化馆还设置黎锦技艺专题展厅,从历史渊源、四大技艺、黎锦精品、保护实践四方面对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及其保护成果进行介绍,对龙被、黎族服饰、大被等代表性实物,腰织机、绷染架、脚踏纺车、绕线架、脱棉籽机等主要工具,海岛棉、假蓝靛、苏木、姜黄等原材料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展示。每件黎锦的线条、色彩与图案各不相同,与牛组合构成牛耕图、与弓箭组合构成狩猎图、与木臼组合构成舂米图、与轿子组合构成婚礼图、众多人形纹组合构成舞蹈图……在不同元素千变万化的排列组合中,一幅幅黎族生产生活场景鲜活展现在这些黎锦作品上,向世人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
黎锦的明天更美好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五指山市考察时指出,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
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坚持保护优先、整体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赖以发展的人文和自然生态环境加以系统性保护,促进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目标。
海岛棉、苎麻、假蓝靛、黄姜、山蓝、落葵、苏木等作物是黎锦的主要原材料。为保证黎锦纺织原材料的供应,海南在东方市等地建立了148亩的原材料生产基地,采用政府投资、企业承包的形式,严格按照传统种植方法进行培育,确保作物的品质和传统特色。加之各地传承人、合作社的分散种植,据统计,全省黎锦原材料种植面积累计近400亩,为黎锦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海南省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海南非遗购物节展览展示展销活动的举办,特别是传统节庆中,相关社区和黎锦技艺传承人都会举办技艺的展示、竞赛、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黎族民众参与热情高涨,体现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热爱。
这两年,海南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搭建黎锦设计师及设计服务平台,整合高校设计师、社会知名设计师资源为黎锦企业、工坊和非遗传承人工作室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设计和产品定制服务。36家黎锦企业、工坊、非遗传承人工作室成立了黎锦产业联盟,获得授权免费使用设计师设计的作品,增强了黎锦文创产品的市场接受度和竞争力。目前,全省黎锦发展欣欣向荣,头部企业一年营收达千万元,产品远销海内外。
2023年4月,在意大利米兰国际设计周举办的海南黎族文化交流活动中,现场的黎锦服饰秀赢得了满堂喝彩。
2024年5月,黎锦跨越重洋,在马耳他、德国、保加利亚举办“南溟技忆 百卉千华”——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欧洲三国巡回展,国际传播反响强烈。
2024年9月,五指山市的黎锦走进巴黎时装周秀场,受到国际时尚界关注。
密集的文化交流活动,极大地提升了黎锦在全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海南连续4年举办4届以黎锦技艺为核心的非遗品牌活动——“海南锦绣世界文化周”,每一届都吸引众多观众。
当前,海南正在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海南省将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的履约要求,加强非遗保护与传播,让黎锦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3000多年薪火相传,15年接续传承发展,站在新起点、新征程上,黎锦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供图)
(作者:陈关超)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