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被“收留”13年的女硕士的消息刺痛了无数人的心……
或许从小到大接受了太多的“世界很美好”的教育,我最初无意刷到这个新闻时,并未多想。然而,再次看到,细细一想,我越来越怕,甚至会忍不住联想此前经过或旅游去山区的情景……
如果,万一,被“收留”的人是我,或者我的朋友,家人,该怎么办?能怎么办?这种情况,有办法逃脱吗?
01
走丢13年的女硕士,
归来时孩子已经12岁!
先来回顾一下事情经过。
今年11月25日,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的张女士,在网上求助,希望好心人帮助她的婶婶找家人。
她说婶婶13年前流落到村里,和叔叔一起生活。但婶婶精神不正常,所以全家人不知道婶婶的任何信息,希望好心人帮婶婶找到家人。
这个消息引起了当地志愿者们和警方的积极回应。在他们的帮助下,寻亲相当顺利,仅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婶婶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家人。
原来婶婶姓卜(小名花花),1979年出生,从小到大都是学霸,一直读到硕士。2008年,花花想继续深造考博士的那一年,因为身份证过期导致错失报考时机受到打击,患上了精神分裂症。
2011年,花花突然从家中出走,从此没有音讯。这13年来,警方和花花的家人他们都在苦苦寻找她,但遗憾的是,一点线索也没有。
认亲现场,花花爸爸泪如雨下。
但花花好像有应激反应一样,一把推开爸爸。直到爸爸拿出了她当年读书时戴的一副眼镜,她才没有那么抗拒,轻轻地戴在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这件事,在互联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当地政府也很快发布了通报——
警方的用词以及认定这起案件的性质,是“被收留”。但这样一份警情通报,让很多网友不能接受,也无法理解。
首先,当地志愿者们见到花花时,发现她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完全精神失常。她会写字,会准确地写出自己父母和家人的名字,会写出就读的大学信息。
更令人感到浑身颤抖的是,花花失踪13年,但已经生育了2个孩子,而且大的已经12岁了,加上怀孕时间,这……
在找到花花后,家人第一时间带她去医院检查身体。结果发现她严重营养不良,站都站不起来。
不给吃饱饭,看不清楚世界,却跟“收留者”生了2个孩子……这个做法,让人细思极恐,不寒而栗。
所以,当地警方说的“收留”,实在很难让人信服。
这条消息在网上发酵后,12月10日,官方再次通报——对涉案人员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02
这是个无解的困境,
根本没有办法逃脱!
“有一个姐姐,她叫花花,是一名大学生。有一次她因为考试没考好,很生气,就离家出走了,然后走丢了……”
我用尽可能简单的语言,跟8岁的阿斯女儿聊了聊这件事。当她听到姐姐被一个叔叔发现领回家时,开心地说:“太好了,叔叔可以把她送回家了。”
8岁孩子都明白的道理,善良的“收留者”及其家人却不懂,多么讽刺呀……
我补充说到:“可是姐姐之前太生气,把自己气傻了,她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
女儿又天真地回答:“找警察叔叔,警察叔叔可以开着警车,亮着警灯……”
眼瞅着她又要扯远,偏离话题,我赶紧打断:“可是叔叔也没有找警察,他把姐姐留在了家里,让她给自己生孩子……”
“不可以!”女儿叫了起来,“他们没有谈恋爱,没有结婚,不能生孩子。”
因为女儿3岁被确诊阿斯伯格,同样属于心智障碍人群,担心她将来被欺负而不自知,我很早就开始给她性教育。虽然她可能不太明白,但记住了身体哪些部位别人不能碰,哪些事不可以做。
借着花花的事件,我想跟她多聊一点,于是便问她,姐姐该怎么办?
“给爸爸妈妈打电话”,“逃跑”,“找邻居大人帮忙”……
所有答案都被我否定后,她无奈地说了句:“我没有办法了……妈妈,你说呢?”
“我也不知道!”
一旦发生,根本无解。困在大山或者农村里面的女性,压根跑不掉……
电影《盲山》剧照
03
世界不都是美好,
孩子们也需要知道!
了解花花事件的来龙去脉后,女儿感慨:“我以后出门一定跟好爸爸妈妈,不自己乱跑。”
“还有,自己出去玩时,要去人多的,有保安的地方。”我补充道。
在与孩子探讨这一话题之前,我内心始终纠结徘徊。这般充满阴霾与沉重的新闻,究竟该不该传达给孩子?
反复思考后,我想明白了,我们不仅要让孩子感受到世界的爱,也要让她们知晓角落里的黑暗,很多危险一旦降临,就没有办法破局。
因为孩子终有一天要独自面对这个世界,若只让他们看到美好,一旦遭遇黑暗,便会无所适从。让他们了解这些负面新闻,能使他们对世界有更全面的认知,培养出敏锐的洞察力与判断力,从而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更好地保护自己。
尤其是轻度障碍的孩子,她们会有更多独自外出的机会,更需要学会尽量不去人少的地方,以及在刚刚感受到危险时,就大声呼救。
对心智障碍群体家庭而言,避免这类事件的发生,预防走失是重中之重。以下一些方法或可尝试:
第一,随身佩戴身份标识与联系信息
为心智障碍者制作包含个人重要信息的身份标识牌。例如,制作一个防水、耐磨的手环或项链,上面刻有他们的姓名、家庭住址、家人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这样,在他们走失后,好心人或者相关救助人员可以通过这些信息快速联系到家人。
也可以在心智障碍者的衣物内侧,用不易褪色的布料标记笔写上他们的名字和家人的联系方式。特别是在冬季,当他们穿着厚衣服时,即使外层衣物丢失,内层衣物上的信息依然可以帮助找到家人。
第二,要与邻里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周围的人了解家庭情况。
与社区工作人员、邻居建立密切的联系。告知他们家中有心智障碍者的情况,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请邻居帮忙留意,如果看到心智障碍者独自外出,及时通知家人。
第三,日常习惯培养。
教他们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比如知道家庭住址,父母电话号码,回家路线等。
第四,及时报警。一旦发现孩子走丢,立刻报警。
04
正因为困境无解,
我们才更需关注!
花花被张某 “收留” 于家中,长达 13 年之久。我难以相信周边邻里竟全然毫无察觉,然而这漫长岁月里,却未曾有一人 “泄露半分风声”,哪怕仅仅是拨打一次报警电话,又或是在网络平台发布一则寻亲启事。
在某些偏远地域,女性竟被视作 “移动的子宫”,这是多么可悲且令人痛心的认知。
诸多时刻,我们往往沉溺于眼前的安稳生活,对远方传来的悲戚哭声置若罔闻,甚至在不经意间陷入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的冷漠泥沼。待到危险悄然逼近,自身既毫无察觉,亦无法实施自救。若每个人都对身外之事漠不关心,那么连外界救援的希望都将化为泡影。
女硕士的身份,是这事件引发轩然大波的原因之一。许多人惋惜,若未遭 “收留”,以她的学识与能力,如今定已位居高位,成就斐然。而这种种假设与可能,无疑使事件的悲剧色彩愈发浓重。
但别忘了花花在被收留之前便已饱受精神分裂的折磨,这即是她走失,亦是张某敢堂而皇之将她领回家的因素之一。
在中国广袤的农村大地上,类似的案例有多少?有多少心智失常、精神错乱的女性被迫成为老光棍的配偶,沦为传宗接代的冰冷工具?
或许这便是心智障碍女性易成为被侵害目标的缘由之一。在某些人眼中,她们仿佛对国家、对社会毫无价值可言,唯有那 “子宫” 尚具 “利用价值”。
探讨花花事件,我们切不可仅仅聚焦于她 “女硕士” 的耀眼光环而徒留惋惜,而应深刻反思:不管学识多高,不管是否有心智障碍,任何女性,任何人,都有作为独立个体的基本权利,都不应被肆意掳掠回家,沦为生育工具。
唯有警钟长鸣不息,才能唤醒公众对特定群体艰难处境的重视与关注,使其在遭遇类似情形时,能够多一份警觉与留意。
唯有公众的意识从沉睡中彻底苏醒,在知晓邻居、村民乃至亲戚家中出现来路不明的女子时,才会主动伸出援手,帮忙报警或发布寻亲信息。如此,方有可能减少乃至避免悲剧的重演。
文 | 夏天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