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战略以来,我国在布局建设现代产业学院上“火力全开”。
可以说,作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组织形式,现代产业学院创新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很好化解大部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固化的问题,让毕业生具备的知识、能力于社会需求相吻合,解决人才供需错位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各地高校开始“落子”重点领域,纷纷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其中,就包括高度对接上海临港产业发展的上海电机学院。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212/609910caj00sodluk007wd000fo00axm.jpg)
上海临港,是一座从海里生长出来的新片区,但它具有得天独厚的产创优势,聚集了特斯拉、上汽集团、中芯国际等全球知名企业,矗立着智能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集成电路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孕育着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未来前沿产业。因此,该区域对于重点产业人才需求量非常之大。
因此,地处临港的上海电机学院发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地理优势,直面其产业发展需求,积极调整学科布局、学制安排和人才培养方式。目前,该校共开设45个本科专业,其中37个专业与上海市“三大先导产业”、“六大重点产业”密切相关,占比达82.4%,且这一数据还在持续升高。
据临港积塔半导体相关负责人所说:“上海电机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都比较符合企业需求,特别是跟我们专业强相关的学生,很多都是一毕业就被一些行业内大厂一抢而广的。”由此可见,该校专业与产业的密切联系使得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212/d3fdfe30j00sodluk0018d000hs00bvm.jpg)
基于优化学科布局后表现出的良好趋势,该校还建设了临港新片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临港电机产业学院等7个现代产业学院,将课堂搬到车间里,实现校内外“双导师”指导,使用真实生产线等环境开展浸润式实景、实操、实地教学,着力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教师将研究成果及时引入教学过程,促进科研与人才培养积极互动,学生对产业的认知程度获得全面提高。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该校对各个产业学院的学制也作出了相应调整。以前学生往往在大三时集中进行为其1月左右的实习课程,而如今,该校将实习时间延长至一年甚至两年,学生在校内学习一段时间的理论课程就将进驻企业,在“真枪实战”中温故知新,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212/5c8ae052j00sodluk000vd000hs00a0m.jpg)
显而易见的是,上海电机学院通过校企合作建设产业学院,不仅未临港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人才和智力支撑,也填不了传统教学的“缺口”使学生的专业能力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完全不用担心就业问题。
在加上临港不断优惠落户政策,只要在该区工作3个月以上、在上海缴纳社保满一年即能买房,理想的生活触手可及。如果你也想在这座年轻的城市追逐梦想实现自我价值,上海电机学院无疑是做好的选择。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