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战争的初期阶段,中国军队打出了两场振奋人心的漂亮仗,也就是广为人知的平型关大捷以及台儿庄战役,它们均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辉煌战绩。
八路军挥师挺进华北并传来胜利的捷报,这一结果其实早已在毛泽东的预料之中。毛泽东高瞻远瞩,深知八路军所具备的顽强斗志和独特的战术优势,对于在华北战场上打击日寇充满信心。

而李宗仁将军率领着一支由各路杂牌军组成的队伍,在台儿庄战场上重创强敌,这一惊人战果却大大出乎蒋介石的意料。蒋介石起初或许对这支成分复杂的杂牌军心存疑虑,然而李宗仁凭借着卓越的指挥才能和将士们视死如归的精神,硬是在台儿庄缔造了这一震撼中外的奇迹,让所有人都对中国军队的坚韧和战斗力刮目相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宗仁身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驻节徐州,职位不为不高。这个战区北自济南黄河南岸,南迄浦口长江北岸,东起长江吴淞口向北延伸至黄河口的海岸线,包括山东全省、江苏、安徽两省的大部,辖区不为不辽阔。在辖区内,党政机关都归长官部指挥,权不为不重。

人们不禁要问,蒋介石何时变得如此宽宏大量,如此放心将重权交给多年的老对手李宗仁

深知军权重要性的蒋介石,怎会对军权掉以轻心,岂肯使军权旁落。看看蒋介石调集到徐州前线的作战部队,这个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杂牌军鏖战台儿庄,蒋介石听闻捷报面露不悦

李宗仁10月12日到南京,和蒋介石稍作交谈后,即走马上任来到徐州。参谋长徐祖贻向这位司令官介绍了第五战区的部队。在蒋介石眼里,留给李宗仁的这些都是杂牌军。他们分别是:

第31军,李宗仁的嫡系(在蒋的心目中仍是杂牌),新入伍的士兵多,但能听李指挥。有相当战斗力。

第12军,第55军,老西北军韩复榘的看家部队,训练和装备虽差强人意,但韩不顾国家民族利益,随时准备和敌人妥协。

第57军缪澄流部,第51军于学忠部,都是原东北军张学良的部队,尚可作战。

第89军韩德勤部,原为江苏省保安队改编而成,战斗力很弱。

第3军团庞炳勋部,也是老西北军冯玉祥旧部,号称军团,实则只有5个团的兵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部队,都是蒋介石心目中的杂牌,相机淘汰的对象,从来得不到粮饷械弹人员的补充。蒋介石在庐山训练班上讲要“通过抗日战争削弱共产党力量五分之二”这个原则适用于一切杂牌军,绝不会稍有宽贷。

李宗仁居然指挥这些杂牌部队,在台儿庄打了胜仗,史书上真不能不为他写上一笔。

别看李宗仁岀身行伍,没有什么惊人的履历,也不懂什么政治思想工作第一,人的思想第一等等一套理论,但他却能和一些将领倾心交谈,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使这些人乐于为之驱策。

1938年2月上旬,敌酋板垣、矶谷两师团,乘沪宁作战之胜利余威,自南京北犯,狼奔豕突,大有一举围歼五战区中国军队之势。于是鲁南重镇临沂告急。李宗仁当即调庞炳勋军团往援。

别看这个只有5个团兵力的军团,却是经受过内战洗礼的部队,颇有些作战经验。庞本人也能和士兵共甘苦,且为人廉洁,不吃空饷,不从士兵身上揩油,因此他手下将士在战火中被冲散、被俘或被收编,一有机会,仍能潜返归队。真有点生死与共的味道,有点子弟兵的样子。

尽管这支部队久为蒋介石歧视,仍能维持不敝,且有一定的战斗力。这支队伍的弱点是,由于多年内战,使庞善于避重就轻,保存实力,因之了解庞的一些将领,又都不愿与他为邻和他并肩战斗,生怕吃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宗仁何以能调动庞炳勋,听其指挥,愿为之作战?原来李宗仁初到任不久,便和庞谈话,李因他年长,又久闻此公不易领导,遂优渥相待。李宗仁不仅在谈话时言辞谦卑诚恳,还把庞炳勋提出的弹药枪支等要求都一一答应下来,帮助解决。

行伍出身的旧军人及其所率部队,多数情况下是讲义气的,李宗仁懂得这些。在不久打响的战斗中就能看出李宗仁没有白费心机。

接受李宗仁命令的庞军团,在台儿庄战役的前哨战——临沂攻防战中,与一个师团兵力,并配有山炮团、骑兵旅的优势敌寇,日夜反复冲杀,使最优秀的皇军鬼子,也不能越雷池一步,以致中外记者、外国驻华使馆武官都为之瞠目。

只是那板垣征四郎感到无颜见东瀛父老,遂加紧督战,守城庞军在绝对优势敌人面前,渐感不支,向李宗仁告急。正在危急时刻,张自忠率59军赶来增援,于3月12日赶到临沂城郊,临沂守军见援军已到,大开城门,内外夹击,板垣见势不妙,急穿兔子鞋,逃入莒县城内,龟缩不岀。

这便是台儿庄大战前的辉煌序幕。

1938年2月,张自忠部调来第五战区,其后庞炳勋在临沂被围请援,又调张部援庞。

人们看演义或小说,遇到无巧不成书的段落时,总以为是岀自作者的丰富想像力和杜撰,如今通过张、庞二人的关系看来,并非尽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庞、张二人都是冯玉祥的部将。中原大战时,庞见形势不利,先投靠蒋,随后即调转枪口,向其友邻张自忠部进攻,二人自此由莫逆变成冤家。现在在抗日战场上,庞军被围,要张去救,经李宗仁动员,张能摒弃前嫌,使庞军得解围,免遭灭顶之灾,从此二人又复言归于好。

且说临沂之前哨战,由于庞、张合力同心,使敌两路会议台儿庄计划受挫,但敌矶谷师团,因韩复榘的不抵抗,依然沿津浦县南侵,而且迅速包围了滕县。滕县守军是川军邓锡侯部122师,这是杂牌军中,装备最次战斗力最弱的部队,但就是这支部队,面对以重炮,坦克猛攻县城之敌军。奋力拼杀,毫无惧色,师长王铭章亲临火线督战,血战三昼夜,王铭章和全师官兵,全都为国捐躯!

川军122师浴血奋战,全师殉国于疆场,说来颇有深思之故事:

邓锡侯部原驻川西成都,遭刘湘部队封锁与外界隔绝,士兵所用枪械,半数是土造,极其低劣。卢沟桥事变后,他们激于民族大义,请缨出川抗战,奉令编为第22集团军,由总、副司令邓锡侯、孙震率领,驰往第二战区参加山西保卫战。

这支部队,出川仓卒,在长途跋涉中,又无兵站补给,就地购买粮草,这类旧军队其军纪之松弛可想而知。

等他们到山西,还没有稳住阵脚,太原已失守,他们不得不后撤,其狼狈状况,某些书中已描述过。由于他们缺乏补给,沿途每遇晋军的军械库,即任便擅取擅用,这在旧军队中,本属司空见惯不足为怪。可是,抢了阎老西的军械库,触犯阎的利益,他自然震怒。阎老西抓起电话,亲自对统帅部说:“这支川军是‘抗日不足,扰民有余’的土匪军,必须调离山西。”

蒋介石闻讯后很生气,他对军令部次长林蔚说:“第二战区不要,把他们调到第一战区去,问程长官要不要?”

时间不长,林蔚向蒋说:“报告委座,程长官从郑州打来电话说,阎老西都不要,你们要送给我?我不要这种烂部队!”

“把他们调回去,让他们回到四川去称王称帝吧!”蒋介石怒冲冲地大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一旁的白崇禧,知道蒋介石正因南京初失,心情不好,他说的这些话,是含有几分气在内的。于是白崇禧说:“让我打电话问问五战区的李长官要不要?”

电话挂通了,李宗仁在电话中听了白崇禧的一番叙述之后说:“好得很啊!好得很啊!我现在正需要兵,请赶快把他们调到徐州来!”

“他们的作战能力当然要差一点。”白崇禧补充说。

“诸葛亮扎草人做疑兵,他们总比草人好些吧?请你快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