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世间那些遮遮掩掩的事情,总会伴随着某种暗示,

有些暗示是关于需求的,有些暗示是关于代价的,

关于需求的暗示,总会被刻意放大,

这样满足暗示的价码就会放大,

暗示的始作俑者,就会得到更多的好处,

而那些代价的暗示,则会被刻意放低,

比如某些电子橱窗里的广告,

在琳琅满目的介绍与煞有介事的诱导之中,

你总会在那些犄角旮旯里,看到一行小字,

字虽然很小,但却十分重要,

那为什么重要的事情写的那么小呢?

因为如果放大了,

那么问题恐怕就会“真的”严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别人都看不到,那么就没有人会想要,

因为能看到,所以就有这样一种联动,

有展示,有追捧,就有需要。

如果没有展示,那么就不会形成追捧,

那么所谓需要,就成了一个小圈子里的玩玩闹闹

这对大多数渴望理性的群体来说,很好,

但对于某些指着这个赚钱的群体来说,

是万万不可的。

所以,拿出来展示,就是最终实现卖个好价格的第一步,

随着第一步的走出,紧随其后的步伐越来越快,

只要点燃了“购买需求”,后面的火,

自然有人提供“燃料”,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如果展示的太多,

就有可能造成失控,

有些时候,失控是因为想要控制的人,

失去了控制的能力,

当然也有些时候,失控是因为“火上浇油”的人太多了,

就这一把火,

其他人的手里全是油,

谁都想“蹭个热度”,

于是乎,大家手里的油,肯定是往有“热度”的地方泼洒过去,

那么紧随其后的失控,

就成了理所应当的麻烦事了。

所以如此看来,虽然要让别人看到,

但又不能让人看的太多,

看的太多了,就有超出“可承受范围”内的问题出现,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道理支撑着这个行为的必要性,

那就是老话所说,犹抱琵琶半遮面,

半遮半掩,让人浮想联翩,

但抱着琵琶的这个举动,

其实也容易让人有着更为明确的遐想,

我们假设一下,这个半遮面的人,

抱的不是琵琶,抱的是什么大砍刀狼牙棒之类的东西,

那么别人不仅不会花钱,试图靠的更近,看得更清楚,

甚至还会花钱,买个安全,求对方离自己远点,

诚然,若是以调侃的心态观察这种可能,

倒也不失为一种手段,用以在特殊情况下的“销售模式”,

事实上,没人愿意如此买单,

毕竟人们还是喜欢那些可控的,友好的存在,

因此,抱着琵琶的这个举动,

甚至在如今这个世道而言,比那半遮面的诱惑,

更增了几分必要的安全感,

几分必要的踏实与信任:

当然,这些踏实也好信任也罢,

最终,都需要让人看到了该看到的东西,

又不能让人看的太多,

看的太明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来看去,相靠近,就必然付出代价,

想拥有,就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看,成了一种追逐,也形成某种风气,

但除了看,人们还可以听,

听其实是一个很好的,获取信息的手段,

尤其是看的眼花缭乱,看的不知所措的时候,

闭上眼睛,聆听那些繁芜丛杂背后的脚步声,

此时人们便会发现,

那些来来走走的声响,

是那些皆为利来,皆为利往的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