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年,说起银行的业绩,其投资收益可以说是绕不过去的一个指标。在全行业整体性净息差收窄的大环境下,银行开始卷投资,投资收益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不少银行净息差收入的下滑。

不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一家银行过于依赖投资收益时,这一指标的波动也可能对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透过平安银行近期的财报,就能看出投资收益大幅波动给该行业绩带来的影响。今年第三季度,平安银行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较今年上半年末减少了9.93亿元。

此外,该行的资产质量也值得关注,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平安银行的逾期贷款余额和关注贷款余额都有所增加。零售业务收缩的背景下,个人贷款不良率仍在持续上升。

01、三季度投资浮亏近10亿

01、三季度投资浮亏近10亿

据平安银行三季度报告,今年前三季度,平安银行的投资净收益183.72亿元,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为14.31亿,但这一数据较上半年末减少了9.93亿元。这也意味着,该行三季度在投资业务上产生了9.93亿的浮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三季度,平安银行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增加1705.33 亿元,增幅达37.9%,主要由债券投资增加所致。然而,债券借贷规模增幅达334.2%,绝对金额为1056.51亿元,占买入债券总规模的61.94%。也就是说,平安银行该报告期有超过六成的买入债券,来自于债券借贷。另一组可资印证的数据是,通常情况下,银行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债券为主,债券借贷规模与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的变动幅度应大体一致,而出现借贷规模增幅数倍于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时,最大的可能则是其应用了杠杆资金进行债券的投资。

今年三季度,债券市场出现整体回落,特别是国债期货在9月底下跌明显,如果是加大杠杆进行债券投资的,其亏损额度也会成倍放大。平安银行为何在三季度产生了9.93亿元的投资浮亏,或许可以从上述一组数据中找到蛛丝马迹。

另外,据三季报显示,截至2024年9月末,平安银行逾期贷款余额522.6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65%;关注贷款余额666.2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5%;不良贷款余额360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06%,与上年末持平,但关注类贷款比率为1.97%,较上年末的1.71%大幅上升,关注类贷款比率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不良率的先行指标,这一数据的上行,显示平安银行的资产质量仍有进一步下降的风险。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是零售业务。全行业净息差收窄的环境下,众多上市银行纷纷将零售业务视为弥补净息差下滑的重要发力点。不过平安银行则是反其道而行,截至三季度末,平安银行的信用卡应收账款余额4530.88 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1.9%;消费性贷款余额4768.92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2.5%;经营性贷款余额5448.30 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1.4%。

零售业务的全面收缩,或许与个人贷款不良率持续上升有关。2020年至2023年及2024年9月末,平安银行的个人贷款不良率分别为1.13%、1.21%、1.32%、1.37%、1.4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月14日,平安银行对外发布了2024年第108期个人不良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转让项目不良贷款转让公告,公告显示,此次转让的不良贷款未偿本息总额为2894万元,其中涉及本金为2276万元,未偿利息为617万元,竞拍起始价仅为193万元,竞拍起始折扣不足1折,为0.67折。从中也可以看出个人不良贷款处置带来的减值压力有多大。

此外,截至三季度末,贵行的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及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39%、10.93%、9.33%,除资本充足率外均较上年末微增,但较监管要求仍属于偏低状态,资本补充压力较大。

02、高层频繁变动能否带来新气象

02、高层频繁变动能否带来新气象

在平安银行业绩及资产质量表现不尽如人意的背后,是近一两年来频繁的高层人事变动。

2023年6月,原行长胡跃飞因年龄原因辞职,冀光恒接任并兼任党委书记。同年,蔡新发离职,不再担任行长特别助理及零售业务负责人。2024年初,副行长鞠维萍和郭世邦相继辞职,后者转任中国平安总经理助理。2024年4月,吴雷鸣获批担任行长助理兼首席风险官。

值得注意的是,自2003年6月冀光恒接掌平安银行后,推行了一系列架构调整,包括取消事业部制、大幅缩减部门总数等,目前这些内部改革措施已经实施一年多时间,从业绩和其他显性的指标来看,似乎还未完全体现成效。

成效尚未充分体现,但架构调整已经带来了减员降薪的实际结果。据公开报道,今年5月,多名员工反映其本人及所在部门当月绩效奖金出现不同程度 “打折”,波及范围广泛。企查查信息显示,近一年内以平安银行为当事人的历史开庭公告有35则,其中7则案由为“劳动争议”。

另据该行半年报,截至2024年6月末,平安银行共有在职员工40452人(含派遣人员),较年初的42757人减少了2300余人。今年7月,有消息称,平安银行位于上海的信用卡研发中心及消费金融研发等部门人员将迁至深圳,通过回迁深圳方式“变相裁员”。

在8月的业绩发布会上,平安银行董秘周强就此事再次回应称,平安银行在上海实施集中管理的初衷并非裁员或降薪,而是为了解决由于历史原因导致的部门分散带来的管理、效率和沟通问题,以加强管理、降低风险和提升效率。平安银行也提供了尽量人性化、力所能及的补偿方案。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大连监管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分行因对公贷款贷后管理不到位;投资业务投后管理不尽职,被罚款60万元。何华伟(时任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分行公司销售总监)受到警告处罚。

今年5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还公开了一系列平安银行收到的“天价罚单”,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合计6723.98万元。其中,总行6073.98万元,分支机构650万元。违法违规事实主要包括:一是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方面。包括:个别高管人员未经任职资格核准实际履职,同一股东实质提名董事超比例,未按监管规定审查审批重大关联交易等。二是信贷业务方面。包括: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违规发放并购贷款、流动资金贷款、个人贷款,流动资金贷款、个人贷款用途不合规,授信责任认定后问责不到位等。三是同业业务方面。包括:违规接受第三方金融机构信用担保,分支机构承担非标投资信用风险,通过同业投资掩盖资产损失、延缓风险暴露、提供土地储备融资,违规垫付某产品赎回资金,同业非标投资业务未计足风险加权资产,以贵金属产业基金模式融出资金违规用于股权投资等。四是理财业务方面。包括:违规向理财产品提供融资、虚构风险缓释品、未计提风险加权资产,代客理财资金用于本行自营业务,理财产品相互交易,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不合规,理财投资“名股实债”类资产未计入非标债权类资产投资统计,结构性存款业务实质是“假结构”等。五是其他方面。包括:部分非现场监管统计数据与事实不符,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来源于贷款资金,未对投保人进行需求分析与风险承受能力测评等。

从上述情况来看,平安银行内控方面的工作,也是摆在新一批领导班子面前的巨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