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可以追溯到清末时期。是国民时期,四川敌方军队的总称谓。他没有一个统一的体系,而且内部派系繁杂防区制度盛行,内战之惨烈也是闻名国内,各地武装争权。但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川军承担了中国30%的财政税收和40%的抗战兵力。据国民政府统计川军抗日出兵40万,八年的时间里,前后加上各种支援人员,总人数达到惊人的350万人,最终伤亡64万余人,居全国首位。李宗仁将军曾评价川军“八年抗战、川军之功,殊不可没”。
当年的四川安县的王建堂投笔从戎,决心以身报国。他四处奔波,寻找志同道合之人,组合起了百十多个同样的热血之人。大家一致请缨杀敌,并推举王建堂为首,还取了个名字“川西北青年请缨杀敌队”这一请缨,县长大喜,上报后,将这些青年接到安县,并将名字改成“安县特征义勇队”。一只热血小队就这样成立了。
在王建堂准备出发的时候,他的父亲寄来一份包裹,要求务必转交给儿子。当县长首先打开包裹的时候,热泪盈眶。里面包裹的是一块大白布做成的旗帜,正中央有着一个苍劲有力的字——“死”,左右旁边还有一行小字,右边: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左边: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份。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多么感人肺腑的话语,多么意志坚决的请缨。送自己的儿子“死”字旗,要有多大的决心啊。可以想象到当时的老人家那苍松的手是怎样艰难的写下这个字,其胸怀和气度令人佩服。现在的这一面旗帜早已经不存在,但是这份民族大义一直激励着我们。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