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但是,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的作者究竟是谁,一直是历史上的悬案。自民国以来,关于《水浒传》的真正作者以及他的出身一直备受争议,只有两位当事人,即施耐庵与罗贯中。关于作者身份的争论主要分为三种观点:一种认为罗贯中是唯一作者;另一种认为是施耐庵和罗贯中共同创作;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施耐庵才是真正的作者,与罗贯中无关。
一般说来,施耐庵被认为是元末时期的作家,来自江苏省兴化白驹。然而,令人困惑的是,《水浒传》中出现的许多地名却是明朝的命名,这引发了矛盾。更令人困惑的是,直到明朝嘉靖年间,小说封面上都没有作者姓名的习惯,这导致了施耐庵可能只是一个笔名,真实作者无法考证的猜测。有人推测施耐庵只是一个假名,也有人猜测他实际上是元代的某位杂剧家。
早期版本的《水浒传》上署名为“东原罗贯中编辑”。那么,“东原”是哪里?罗贯中是否来自“东原”?学术界对此争论不休:一派认为他是东原人,据此推断可能是今天的山东东平人;还有认为他是太原人、杭州人、中原人、钱塘人等不同观点。虽然罗贯中的生平不甚清晰,但学术界已确认他编写了几部作品,如《三国志通俗演义》、《三遂平妖传》、《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和杂剧剧本《风云会》。
如今,人们更倾向于《水浒传》是两人合作的产物。这一观点源自明朝学者胡应麟的《少室山房笔丛》,其中提到:“元人某编写了《水浒传》,特别流行……他的门人罗贯中,也效仿,《三国志演义》,这表明罗贯中是施耐庵的门人,是以《水浒传》为范本写作《三国志演义》的。”同时,明朝的高儒在《百川书志》中提到:“《忠义水浒传》一百卷,钱塘施耐庵的著作,罗贯中编辑。”他们将施耐庵视为作者,“编辑”则可解释为整理或加工。
《水浒传》作者之谜的出现,与中国封建社会的特殊历史背景密切相关: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小说一直被视为非主流,小说家未被视为文人学士,传统的史志纪录也从未有记载小说家的传记。此外,《水浒传》在明清两代多次受到禁毁,被视为违法的“教诱犯法”之书,导致任何有关作者的正面材料都无法合法记录。因此,《水浒传》的作者究竟是谁,依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