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三邀》的视频内容已经如此成功,为什么还要出书?与节目相比,新书有什么特别之处,值得节目的观众购买?

这都是新书十三邀 II:行动即答案》上市快一月以来,读者们最为好奇的问题。这套近百万字、全套五册的书,收录了《十三邀》第 5、6、7 季、共计 40 多位人物的访谈实录,编辑要从数十万字的原始访谈资料中,梳理出一份份对话。终于见到劳动成果成书的辛劳编辑表示,我们有话要说!

单读的“编辑问编辑”栏目久违重启,由单读编辑部向《十三邀 II:行动即答案》的编辑团队提问(并请到了设计师山川特别作答),除了那个大家最好奇的问题之外,我们还抛出了更多“送命题”:许知远是可爱的作者吗?为什么坚持做这套书?编辑过程中如果有意见分歧,听谁的?

以下是《十三邀 Ⅱ》编辑团队的分享:

《十三邀 II:行动即答案》

新书上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已经有很多观众的《十三邀》,为什么还要出书?

单读编辑部 × 《十三邀 Ⅱ》编辑团队

单读这套新书是由《十三邀》视频节目的内容编辑而来。对于已经看过视频的观众来说,为什么还需要拥有这套书?与视频节目相比,新书在内容上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铸刻文化 这也是我们着手做这套书时,反复拷问自己的问题,因为必须解决这个问题,书的存在才有其独立的价值。

而它的答案其实就在许老师的自序中:比起最终呈现的节目,文本更为丰富厚实,更多地保留了对话自然流淌的质感。翻阅这些印在纸张上的对话时,我常感受到新的鲜活。

下面来展开讲讲(夸夸)。

第一点,做书不是简单地从节目中提取内容,而是回到采访的所有原始资料,也就是摄影师从开机到关机的全过程。每一个人物不少于二十万字的素材,当然里面有大量无效的内容,最终我们从这些素材中整理出来一篇约两万字的采访稿。视频限于时长,有些部分不得不舍弃,但书是尽力保留的。

举个例子。比如王赓武先生那一篇,许老师还采访了黎紫书(《流俗地》作者,马来西亚人),采访了一个 90 后的东北新加坡移民姜文欢,这些是所谓的“外围采访”,这些内容并不少,但是片子中只能呈现很短的片段。做成书,我们把它整理成了两篇附加文章。为什么?因为这个“外围采访”实际上也是很重要的。许老师采访赓武先生,有一个根本的好奇心在驱动,就是海外华人这个群体,怎么在历史的变动之中重新创造自己的身份?在书中,从赓武先生到黎紫书到姜文欢,三篇采访,正好反映出三代海外华人的心理变化,就呈现得比较扎实完整了。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葛兆光老师那一篇,原始素材特别多,最后做出来的稿子,版面字数有将近五万字,几乎是小半本书了,在节目中,视频的时长还是一个小时左右。这就是为什么说文本更丰富厚实,也是为什么光整理初稿,我们整个编辑团队就花了七八个月的时间。

另外我们也增补了不少注释,对谈话中涉及的生僻人物、历史和知识点加以解释。许老师也特别为每一篇采访写了一个引子,谈他采访这个人物时的感受。这些都让书变得更为扎实。

再说第二点,为什么许老师看到书时会有一种新的感觉。除了刚刚说到的增添了被舍弃的内容外,其实最根本原因是文本的编辑逻辑和视频的剪辑逻辑是不一样的。

还是举例来说明吧。

以钱理群老师那一篇为例。视频节目开头不久,谈到疫情,钱老掷地有声,下了一个判断:这是百年未有的一个历史巨变,也是历史危机。

但这当然不是谈话的真正起点。这样处理自有视频的逻辑,但书稿不能也无法这么处理。

书稿中的对话是从钱老小时候参演《三毛流浪记》开始的(没错,一个冷知识,钱老演里面的小少爷!)。整篇书稿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追溯钱老的生命历程,从金色的童年到下放贵州十八年到再次回到北大;第二部分主要是谈论钱老最核心的研究:鲁迅,由此谈到中国的国民性问题;第三部分才是谈后疫情时代;第四部分则是谈到如何过一种满意的老年生活,前面是谈论大问题的钱老,这一部分是回归到日常的钱老。他和许老师一起偷山楂,发呆。

显然,书稿的逻辑是完全不一样的,更追求主题明确,也力求更完整地呈现出一个人物:生命历程,思想,某种精神内核。视频要碎一点儿。

其实节目和书,是从同样的素材里,依照不同逻辑,剪裁成的不同作品,它们会有重合的部分,但是区别是更关键的,节目会更直接地传递出语言包括肢体语言的冲击、当下的感受和微妙的情绪;而书,则会更多呈现对话的层次、观念的质感和思想的逻辑

单读这套书涵盖了《十三邀》第五、六、七季的所有嘉宾吗?是以怎样的逻辑分为五册的?

铸刻文化 是的,五、六、七季的全部嘉宾整整齐齐。

分册方式是第二次开会和许老师一起定下来的。

当时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做成小开本,方便阅读。应该是许老师首先提出来的,说把几位老先生放在一起吧,他们既是智者,又是长者。我们都觉得这样特别好。记得刘擎老师在采访中也说过,那几位老先生的风骨真是高山仰止。

第一卷确定后,其他也就比较容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卷《你愿意活出什么样的世界》,从年纪上来说,是 60、70 年代出生的一批知识分子,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们关心的都是比较当下的议题,比如王笛谈论国家、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彭凯平谈网络时代和后疫情时代对人格的影响,刘擎谈对年轻人的观察,罗翔谈法律和道德的关系,里面还有张双南、鲁白等科学家,还有胡润这样做中国财富榜单的人——镀金时代的观察者。这本书的书名来自彭凯平的一句访谈:人生就是一梦,问题是,你愿意活出什么样的世界。其实整本书,都是在追问这个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卷《保持对生活的一些刺》,是其中唯一一本女性卷。要不要把女性放在一起出,最开始我们挺犹豫的,因为这九位女性如此不同,从蔡皋奶奶、黄灯老师到郝蕾到 101 女孩,跨度太大了,三代女性。但是稿子做到一半,觉得这不是问题,正是因为她们如此不同,才能展现不同的人生样本。后来想文案时,想到一句:女性的力量不止于自我的成长,更展现在对世界的行动之中。大概可以描述这本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卷《创造一个自己的时间》,这一卷是安藤忠雄、田浩江、李东生、俞敏洪、王宝强、李景亮、徐京坤。他们有一个特点,勇猛精进的斗士和时代的追梦人。他们都是真正的行动者,相比于运用才华、学识,他们更多的是在用坚韧强大的意志、乐观积极的心态,甚至身体与本能,去战斗,去赢得一个自己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五卷,《人生的定义性时刻》,这一卷是艺术卷,关注艺术家的“定义性时刻”。何多苓、陈传兴、赖声川、张晓刚、费翔、冯远征、陈晓卿、徐皓峰、宁浩、五条人,在他们的艺术生涯中,总会有那样的关键时刻,发现自我,克服自我,突破自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单读这套书的每一册都有特别的设计,在选择每一册的颜色和套装设计时,有什么特别的巧思吗?包括纸张、烫印材料的选择?

山川 十三邀第二辑《十三邀 Ⅱ:行动即答案》的设计基本算是一稿过的。设计初衷很简单,大家都希望去掉常规概念中“老江湖”的味道,让它看起来新鲜、时下、流行。带着这样的预设,在平装、单封的先决条件下,从颜色和符号入手相当顺利。

五种不同的颜色分别代表了各自分册的五个主题,让绿色沉淀历史,让蓝色期许未来,让紫色挑衅常规,让红色表达创造,让粉色定义时刻。这五种颜色也是我对于这五种主题所能想象的具象色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森罗万象纸业的老岳总能很快地理解我的设计需求,第一时间为我找到了符合配色要求的封面纸张,并且还通过纸张纹理强化了手握的舒适度,第一次打样出来就已经让我们大家超级满意了。值得一说的是,因为这套书开本比较小巧,纸张太薄的话不适合做封面,太厚的话,相对这个小开本,就会显得板正、挺括有余,柔和、舒适不足,而原先我们选中的五种颜色的棉玥纸,只有 115 克和 240 克两个选项,所以老岳还专门为这套书订制 180 克的纸张。

接着在有限的元素符号中,我决定把分册的序号拿出来做创意性的表达,用手指来指示 1 / 2 / 3 / 4 / 5 的数字,既能打破版式规则,又增加了趣味性,让它在烫白压凹的工艺加成下实现了最初想要的“新鲜、时下、流行”。

书盒的工艺算是在临下厂最后几天才最终敲定的,我们对于盒面上烫漆的效果犹豫不决,一开始准备烫黑色,压住五本书的五颜六色,后来又想烫镭射散发彩虹色的光,跟五本书呼应,直到最后从工艺样本里发现了激光全息压印箔,拿到打样的时候看到那随着不同角度而变色的光彩划过,我心想就是它了!回看盒子上的那句文案“观念固然重要,行动才是灵魂”,这也同样适用于我做这套书的心情,很多认知中的效果也许不一定合适,还得打样出来对照才能实质性地得到直观的答案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邀答题人:山川,本套书的设计师

单读《十三邀》的视频对谈诞生于具体的时空,在编辑文字内容时,如何还原当时的语境?编辑做了哪些努力?

铸刻文化 的确,我们不希望这套书只是在记录那些“思想干货”,而是可以呈现出人的风度、身上散发出来的某些东西,还有谈话时的某种感觉。但视频可以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人和环境的细微互动直接呈现,文字就很难处理。但我们还是尽力了。

比如采访五条人那篇,其实是前一天的演出就已经开始拍了,视频呈现出来很热闹,但文字能传递的信息比较少。在文字稿中,就舍去了前一天的内容,从第二天开始。早上吃早茶时采访乐队的牛河和长江,下午分别去两个古村落南亭村、小洲村采访阿茂和仁科。视频没有明确两个村落的名字,但我们查证了那些地方,在对话中特意保留了采访地点与两位歌手各自经历的关系。晚上一起去广州塔吃饭,夜里一起去石牌村,也就是梦幻丽莎发廊所在的地方。访谈也按照这个顺序进行,每一小节都标明了时间与地点,再通过图片的配搭,尽量让读者能够领会到这些对话发生的真实时空环境。

单读许老师是可爱的作者吗?在编辑这套书时,有哪些让编辑印象深刻的互动或细节?

铸刻文化 这是传说中的送命题嘛?!

与其说可爱,更想说,他是一个慷慨的人,一个善意的人。他真的不吝于鼓励和赞美编辑。就说最近一次,编辑团队和他一起吃饭,他说:把书交给你们,我特别踏实。

谁懂这句话对编辑来说含金量有多高啊!真的是最好的赞美了!

彼此鼓励、赞美真的很重要,会给予人前进的力量。

然后,他也会求表扬。记得他把自序写完发过来时,我们提了一些意见。许老师回:只要夸我写得好就行,其他细节很容易调整的。

我们马上补:整体蛮好的嘛!

许老师:蛮好的!!!

我们:写得很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单读在编辑过程中,和许老师有意见冲突的时候吗?最后是听谁的?

铸刻文化 仔细回想了一下,好像真的很少有意见冲突诶!基本上得到的都是肯定的反馈(没有炫耀的意思!),或者是很快就被他说服了。

单读作为编辑,你们是如何理解“行动即答案”,又是如何理解作为一种行动的“编辑这套书”这件事?

铸刻文化 最近有一个视频挺火的,标题叫从“偏见”到“偏爱”,大概是说,曾经有很多人批评许知远,尬聊、知识分子的拧巴、脱离人群,但是八年过去,批评变成了鼓励和赞美,大家开始称赞他的赤子之心,连曾经的尬聊都变成,“谢谢有人这样不合时宜”。原因是,许知远变了。

其中一个明显的变化是,他不再那么崇拜观念和文本的力量,而开始更确认行动的力量。

这种变化从“十三邀”的 slogan 也可以感受到:观念固然重要,行动才是灵魂。

这种变化也是我们在构想整套书时首先想要抓住的:去行动,去做一点具体的事情,抵御那些不确定带来的虚无和坠落感。要知道,这套书里的采访都发生在 2020 年到 2023 年初,一个很特殊的时期。所以最后我们把这定为整套书的主书名,也是整套书的精神内核。

其实这些书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这样的,比如蔡皋和锺叔河,他们一辈子在一个边缘地方,专注做自己的事情,好像就有一种很坚定的力量。比如何怀宏,他在喧哗的 80 年代,跑去翻译《正义论》,那么大部头的书。还有钱理群,贵州那么绝望的十八年,他一直没有放弃研究鲁迅。至于徐京坤、李景亮,他们更是直接的行动者。许老师在自序里说的,这些采访带来的感受,内化成了他的一部分。我们也期待,这种韧性、这些品质能够鼓舞到更多读者。

至于做书,也是一种行动,一种缓慢而坚定的行动。做这套书,是一个浩瀚的工程,但就是在这些具体的事情里,我们感受到一种安定。

找到热爱的事情也许可以让自己格外有耐心吧。

其实可以预见,纸质书抵达的读者将远远小于视频,但纸质书一定有无法取代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三邀II:行动即答案》

新书上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