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杭州

浙大二院走廊电梯旁
监控视频记录下暖心一幕
一位男子拿着一副拐杖和一张字条
快步走到电梯旁
只见他
拐杖放在靠近电梯按键的位置
又仔细地调整了拐杖的摆放角度
确保立得稳稳当当
再将一张字条贴在上面
接着快步离开
字条上写着这样几行字
“我已初愈,已不用它
赠送给有需要的人
祝早日康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骨科疾病患者来说
这样的爱心传递
不仅暖心,还很有意义
一方面是康复患者家中护具闲置
一方面是部分患者难以负担护具费用
弥合两者之间的“鸿沟”
不仅需要爱心人士出手
更需要一个互助平台
在湖北
武汉市第四医院推动建立
医疗护具患者共享机制
就搭起了一座爱的桥梁
2013年以来
拐杖、轮椅、关节支具
……
一个个护具在互助平台的见证下
开启爱心“漂流之旅”
这场长达十余年的善意接力
已惠及超过万名骨科患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者仁心一根拐杖开启的“护具漂流”
对许多骨科病人来说,医疗护具是手术后恢复时期的坚实支撑。“作为医疗器具的拐杖,价格从两三百元到四五百元不等,许多患者为了省去这笔钱,用别的物件来替代,反而延长了恢复时间。”骨科医生出身的武汉市第四医院副院长张青松说。
  2013年,医院成立运动医学科,张青松坐诊之余,偶然注意到,病房内不时有患者出院时遗落的拐杖,或其他康复患者丢弃的护具。与此同时,许多门诊患者却拄着扁担、木棍,有的用两个小板凳支撑着来就诊。于是,张青松组织医护人员将病区里遗留的护具收集起来,清理干净,适时赠予有困难的患者使用。
  基于骨科病种的相似性,除了一些特殊的患者需要定制护具,许多用于支撑或保护的护具都可以供不同患者使用,短则两周,长则几个月,曾经单次使用却价格不低的护具有了再利用的机会。医护人员们养成了习惯,查房时碰到患者,主动询问愿不愿意留下联系方式,将护具转手或捐赠给其他患者。
  此后,科室尝试着制作宣传板,鼓励病友将护具捐出或转让,在导医台设置宣传册,将捐赠和申领的二维码放进医院官方公众号,患者签署告知书后即可申领护具并及时返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登记造册的护具都有独属的编号,惠及患者范围不断扩大,最远到了贵阳。
  十多年来,从科室自发到院方推动,截至今年8月,护具共享已为万余名患者提供免费护具或志愿帮扶,减少患者经济负担150余万元。
“同病相怜”共享平台记录患者善心
十余年间,四医院的“护具漂流”造福了许多患者、吸引了拥有相似经历的病友互帮互助——
  去年11月,来自十堰丹江口市的19岁患者米嘉斌因为足内翻来院接受手术治疗,术后需要使用一个月踝关节行走支具,在医院推荐下,免费使用了原价400元的护具,“之前不知道有这么好的平台,还买了轮椅,这次申领的支具帮了大忙,孩子不用扶着走了,等他康复我们也把轮椅捐过来。”米嘉斌的妈妈激动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8月,贵州患者颜福邦因为足踝病申领了护具。骨外科副主任医师赵晶晶经过两次线上“云会诊”,为他挑选了充气式踝关节护具,还远程手把手教他使用方法。
  更多的患者闻讯而来。一位在武汉协和医院治疗康复的病人,特意将用过的护具送到武汉市第四医院,拒绝留下姓名,只说留给需要的人。有的受捐患者还成为医院的志愿者。
  2022年,武汉市第四医院党委整合资源后,将“护具漂流”升级为文明实践项目,建设数字化管理共享平台的同时,利用医院优势医疗资源,鼓励捐赠者参与。如今,成功捐赠护具后,捐赠者及其家人可以享受半年内6次免费专家号和绿色通道就医,免费体验康复科、中医针灸科、妇产科等康复理疗服务。
凝聚力量护具共享助力医疗帮扶
随着护具漂流项目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医院服务的扩充提档、社会公益力量的加入,让爱心传递从单一的护具漂流发展为志愿服务与医疗服务共享。
  截至目前,包含武汉市汉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常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紧密型医联体单位在医院的指导下,联合九江、荆州、咸宁、宜昌等多家医疗机构达成志愿服务联盟,以义诊、健康讲座等形式加强医疗服务。医院还引进龙头物流公司加盟项目,让帮扶更加便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依托“长江中游城市群骨科联盟”,护具漂流的模式在贵州、江西的一些医疗机构传递开来。在湖北,宜昌和麻城两地已设立2个爱心护具分库,护具储备达800多套。
  此外,2024年,医院还与湖北省慈善总会联合成立爱心基金,发起“申请护具、自愿捐赠1元钱”活动,基金用于帮助就医困难的骨科患者。
  “我们希望以护具共享模式为载体,加强医学人文关怀,增进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交流互信。我们将持续发挥学科优势,联合省内外医疗机构,深化探索打造长江中下游骨科联盟,将服务范围扩大至华中、华南乃至全国各地。”武汉市第四医院有关负责人表示。
为爱的传递点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