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育评价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指挥棒

项目化学习的重要特征是创设真实情境,学生经历各种挑战,在解决问题中,建构概念和实践的新理解,形成在不同情境中迁移的核心素养。匹配项目化学习的评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更加能够确保项目化学习设计和实施质量。

在上海市学习素养项目组的专业指导下,《评价促进学习:“4+1”课程中项目化学习的实践探索》遴选了近年校本开发的各领域高质量的项目,其中,包含《超级挂钩》(设计制作类)、《社区微更新》(社会服务类)、《创立职业节》(职业理解)以及《名人展》、《设计制作康宝足球赛获奖套餐礼品盒》《仿生造物节》等学科项目。

结合这些项目案例,以融入项目设计和实践的方式,每个项目侧重不同的能力维度,勾勒出学校评价的全貌。每个章节结构为项目描述、评价设计、评价量规,评价故事和评价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评价促进学习:

“4+1”课程中项目化学习的实践探索》

沈燕泓 陆蓓蕾 编著

978-7-5760-5240-4

52.00元

素养的落地需要教育实践中实实在在的“行动”,当前最紧迫、最需要的是把理念转化为行动。所谓“行动”,指的是所有在日常课堂上,每天与学生互动的老师们在其主导的教学中的具体行为。这是关系到课程改革理念和方案能不能真正落地、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

教育中的行动最关键的是体现在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上。这种行动需要深刻理解人是如何学习的,需要回归学习的本质,回归学习就是对于问题的探求。在这个过程中,既使得学习者能够对外部世界有一个深入的探求,同时也实现对自己精神家园的建构,这应该是我们学习的本意。项目化学习正是体现这种学习本质的方式之一。

对于这些问题,作为三年行动计划的实验校,康健外国语实验小学的回答是探索项目化学习中的关键难点问题:评价。如何将评价嵌入项目化学习的全过程,促进学习,融入学习,提升教师和学生的评价素养?

康外在“4+1”的课程上的探索已经有近十年了,这一课程为学校探索项目化学习提供了课程空间,同时也与新课程中的综合性、实践性、情境性的教学理念有不谋而合之处。项目化学习中的评价依托于具体的项目设计。首先,在原有“1”的360多个项目中,以国家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四类活动为分类依据,精选每类活动中的典型项目,进行优化和迭代;其次,学校近几年来又将项目化学习融入“4”的领域,在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领域,开发新的学科项目,产生育人方式的变革。

作者简介

沈燕泓和陆蓓蕾都是上海市徐汇区康健外国语实验小学的副校长,一线教育者,能够投入项目化学习以及评价研究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实践成果,愿意分享经验。带领学校成为上海市项目化学习项目校,徐汇区项目化学习牵头校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素养在课堂上真实地生长

文 | 尹后庆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教育学会会长

原上海市教委副主任

素养的落地需要教育实践中实实在在的“行动”,当前最紧迫、最需要的是把理念转化为行动。所谓“行动”,指的是所有在日常课堂上,每天与学生互动的老师们在其主导的教学中的具体行为。这是关系到课程改革理念和方案能不能真正落地、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

教育中的行动最关键的是体现在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上。这种行动需要深刻理解人是如何学习的,需要回归学习的本质,回归学习就是对于问题的探求。在这个过程中,既使得学习者能够对外部世界有一个深入的探求,同时也实现对自己精神家园的建构,这应该是我们学习的本意。项目化学习正是体现这种学习本质的方式之一。

项目化学习要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探究并体验包括学科知识在内的外部世界,发展对学科以及外部世界的内在兴趣。项目化学习最重要的价值是对于问题持续不断探求的精神。这种探求不仅仅是对外部世界的探索,而且是在对外部世界探索的过程中不断点燃自己的学习热情,不断在认识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形成自我的精神世界。

今天在我国的教育背景中探讨项目化学习,要立足于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变革的现实环境。项目化学习的探讨和推进不是孤立的,而是要上连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下接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追求,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学习逻辑和项目逻辑之间的关系。项目化学习是有思维含量和思维发展意义的学习,要让学生透过问题的情境看到问题的本质,要在实际问题的探究和解决中,调动和激活相关的知识,并且形成可迁移的思维方式,在项目参与中实现对学科知识的深度理解。

项目化学习要让学生热情而有创意地生活。学生不能只是学科知识的复制者,而更应是一个有灵动生命的生活者。项目化学习真实性情境的特征联结了生命、学科和世界,将促进学生更有热情、更富有创造性地投入到对生活世界的探索中。

项目化学习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意义。我们的老师经常会问一个问题:我花比较少的时间就把知识教给孩子了,让他自己去探究需要花很长时间,教学有效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其实,在现有知识传授过程中的“有效”和“无效”之上还应该有一项“意义”原则。所谓“意义”,就是人生活的目的,即谋求人与世界更好地相处,具体来说就是谋求完善自我、完善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完善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意义是在所谓“有效”与“无效”之上的,只有更好地实现这个意义探索才是有效的。当这个意义无法实现的时候,拥有再多记忆符号表达的知识,意义还是缺失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项目化学习的过程和成果应该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意义。在这样的学习中,教师的责任是什么?教师要在教学中创造鲜活的、智慧的、符合人的学习成长规律的生态,而不是把教学作为一套机械的、僵化的、背离人的学习和成长规律的操作程序。

在这样的学习中,学校的责任是什么?学校要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一种包容、持续探索、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和制度,让教师安心教学,勇于求新求变,让学生喜欢学校,乐于学习,敢于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这样的学习中,研究者的责任是什么?研究者应该贴地而行,尊重实践逻辑,到教育的现场去,用新的眼光洞察问题,从常见的现象中挖掘出问题,说实践者听得懂的话,与实践者建立起良性的互动,共同解决问题,形成普适性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丛书是上海市项目化学习三年行动计划的阶段性成果,体现了学生、教师、学校和研究者之间不断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的思路。要推动项目化学习这种新的学与教的方式落地,只有研究者的理论构想是不行的,还需要实践者与研究者相互之间的磨合与互动。我们看到,不同的学校和教师呈现出了不同的项目化学习样态,多样的样态与教育实践的融合并进体现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理念。

在实践中,每往前走一步,每形成一种新的理解,每开展一种新的探索,都很不容易。本丛书能够汇聚一批学校和教师聚焦在这一领域持久地进行探索,体现了他们的坚韧和对教育理想的追求。

在复杂的、变动不羁的时代,教育有自己的使命、理想和追求。素养导向的教育变革是这个时代的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使命,需要我们安静、专业、持续地去迎接挑战。需要有更多的前行者和探索者,不畏艰辛、勇于思考、积极开拓,让这场静悄悄的、意义深远的变革在更多的课堂里生根、开花、结果。以本书为起点,希望这套丛书能够汇聚这一领域中更精彩、更持久的深耕与思索,为后来者树起引路的灯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预见“新学习”》

夏雪梅 崔春华 吴宇玉 主编

978-7-5760-3240-6

52.00元

本书既从理论层面对三类项目化学习的内涵及价值给予了阐释,也从实践层面如何设计与实施给出了具体的行动指南。同时,本书还完整地呈现了不同类型项目化学习的具体案例供学校和教师参考。

作为一种学与教的新样态,项目化学习不仅指向学生,也指向一线教师,即如何设计与实施项目化学习对教师而言,也是一个真实的挑战项目。对习惯进行单一学科教学的中国教师来说,设计和实施活动项目有新鲜感,也有迷茫。本书的理论阐释、操作建议以及典型的案例,可以在项目化学习的设计和实施中为教师提供可借鉴的资源与学习支架。我们将在后续陆续推出更多的不同年段的典型项目。

《预见“新学习”:

徐汇区小学项目化学习的探索与实践》

钱佩红 编著

978-7-5760-5040-0

78.00元

本书是上海市徐汇区 “项目化学习三年行动计划”实践与探索的重要成果之一。全书从区域视角、学校视角、教师视角和典型案例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从区域层面理念到实践的研究,到学校项目化学习的整体推进,再到教师个体的设计与实施,最终到典型案例课堂样态的具体呈现,凝结了徐汇区自上而下宝贵的研究经验和实践智慧。

本书生动体现了研究者、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断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逐渐形成项目化学习范式的行动路径,这对于推进“双新”教育改革、实现育人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编辑:张艺捷

制作:陈文霞

关注并设为星标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官方微店购买《评价促进学习:“4+1”课程中项目化学习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