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82年,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邓小平提出的"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政策,使得中国逐步走出闭关锁国的状态,开始积极参与国际事务。这一年,中国与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其中包括非洲的一些国家。
在这样的背景下,乌干达军事高级代表团应邀访华。乌干达位于非洲东部,是一个内陆国家。自1962年独立以来,乌干达经历了多次政变和内战。1979年,伊迪·阿明政权被推翻后,乌干达开始逐步走向稳定。此次访华的军事代表团,正是乌干达新政府为加强与中国的军事合作而派出的。由当时乌干达陆军总司令为代表团团长。
代表团在中国停留期间,参观了多个军事设施,与中国军方高层进行了会谈。双方就军事装备、技术交流等方面达成了初步共识。这次访问对于巩固中乌两国关系,推动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1982年7月30日清晨,上海虹桥机场一片繁忙。
机场工作人员正在为乌干达代表团的专机做最后的检查和准备。这架编号为50258的“子爵号”专机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涡轮螺旋桨客运飞机之一,不仅省油而且速度很快。
专机的机长蓝丁寿和副驾驶张景海早已到达机场。蓝丁寿是一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自1960年从空军院校毕业后,就一直在民航系统工作。张景海则是空军某部队的副中队长,这次被临时调来执行这项重要任务。
在候机楼的贵宾室里,乌干达代表团的成员们正在等候登机。他们中有军方高级将领,也有技术专家和翻译。随行的还有几名中国外交部和军方的工作人员,以及负责代表团安全的保卫人员。
8时30分,“子爵号”专机缓缓滑出停机坪,向跑道驶去。随着一声轰鸣,飞机冲上云霄,消失在上海的晨曦中。机上的乘客们丝毫不会想到,一场惊心动魄的劫机事件即将上演。
2
专机起飞后的一个多小时里,一切都显得平静而正常。
机长蓝丁寿和副驾驶张景海正专注地操控着飞机,保持着与地面的定期通讯。乘客区里,乌干达代表团的成员们有的在休息,有的在低声交谈,回顾着这次访华的收获。
当飞机飞抵江苏无锡上空时,负责保护代表团安全的保卫干部郑延武悄无声息地起身,借口去洗手间,来到了机舱后部。
就在这时,领航员刘铁军打开通讯舱门,准备前往后舱报务室向地面指挥报告飞行状态。这个瞬间的疏忽给了郑延武可乘之机。他迅速地从洗手间冲出,在刘铁军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闪电般地冲进了驾驶舱,并迅速反手锁死了舱门。
驾驶舱内,蓝丁寿和张景海还沉浸在例行工作中,突然闯入的郑延武让他们猝不及防。只见郑延武右手持枪,枪口直指蓝丁寿的太阳穴,左手则拿出一个塑料瓶,将里面的液体泼洒在驾驶舱内。刺鼻的气味瞬间弥漫开来,蓝丁寿和张景海这才意识到那是汽油。
“别动!”郑延武厉声喝道,“改变方向,飞向105度,目的地台湾桃园机场!”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两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也一时不知所措。张景海下意识地喊道:“有人劫机!”试图通过飞行帽上的通讯设备向地面报告情况。但郑延武早有准备,迅速扯下了两人的飞行帽,切断了他们与外界的联系。
蓝丁寿和张景海终于看清了劫机者的面孔,竟然是他们认识的郑延武,一个本该保护他们安全的人!
“郑延武,你要干什么?”蓝丁寿喝道。
“我要干什么你没听见吗?照我刚才说的做,不然,我杀了你们!”郑延武恶狠狠地说。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