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一战时期的法国陆军火炮,大家一般想到的是“75小姐”——M1897式75毫米速射野战炮,M1917式155毫米大口径榴弹炮,以及M1916式37毫米步兵炮。但关于法国的大口径攻城榴弹炮,大部人可能不太了解,网上信息主要是德国和奥匈帝国的攻城炮资料,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法国当时装备的一种大口径攻城榴弹炮——施耐德M1914式280毫米榴弹炮。
这炮最初并非为法国陆军研制装备,而是出口沙皇俄国的订单。在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中,旅顺口的沙俄军队被日军的280毫米重型榴弹炮痛打,损失极其惨重,连主力舰都被击沉了。战后,俄军在总结经验教训时,得出的结论就是也要装备同类火炮,自己生产不了就向国外采购。由于当时法俄关系比较好,法国火炮技术又享誉全球,因此沙俄向法国订购280毫米口径重型榴弹炮。
施耐德公司在接到订单后不久,就研制出280毫米榴弹炮。在1912年向俄军展示了原型炮,火炮轰击了测试用的防御工事,大口径榴弹巨大的爆炸力非常可观,总体上达到了设计预期。最终于1914年定型,命名为施耐德M1914式280毫米榴弹炮。但是由于一战的爆发,施耐德M1914式280毫米榴弹炮的生产并不顺利,因为法国陆军自己的订单也很多(100多门),总产能毕竟是有限的。第一门炮直到1915年才交付沙皇俄国,总交付量为26门。
施耐德M1914式280毫米榴弹炮主要性能:全重16吨,炮管长3353毫米(倍径12倍),口径280毫米(实际口径279.4毫米),高低射界10°~+60°,方向射界左右各10°,初速178~418米/秒,最大射程10950米,射速1发/5分钟。火炮弹药为分装式,可以发射3种类型的高爆弹,其中两种分别重205公斤和275公斤。由于炮弹太重,因此作战时火炮后方会铺设60厘米宽的小铁轨,通过专门的弹药运输车运输炮弹。火炮牵引方式有两种,拖拉机牵引和骡马牵引。
该炮为了减缓发射时产生的巨大后坐力,采用了液压后坐系统,火炮炮架安装在一个箱型底座上,底座需要安装在事先挖掘好的坑内,底座后方还有两个带有钢垫的支腿,展开后可在高仰角射击时辅助稳定火炮。在部署该炮时要先在预设阵地上挖掘一个2.1米×1.8米×0.9米的坑,再安装底座等设备。
沙俄军队在获得施耐德M1914式280毫米榴弹炮后,攻坚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最典型的战例便是普热梅希尔要塞攻防战。1914年10月俄军对普热梅希尔要塞展开进攻,仅3天时间,缺乏重炮掩护的俄军便伤亡4万余人。普热梅希尔要塞的奥匈守军却损失轻微,只丢了几处次要阵地。10月8日,损失惨重的俄军被迫主动解除了对普热梅希尔要塞的围困。
1915年3月,装备施耐德M1914式280毫米榴弹炮后的俄军重新发起进攻。在重型榴弹炮的轰击下,普热梅希尔要塞很快土崩瓦解,俄军逐渐逼近到要塞的核心。至1915年3月22日,俄军终于完成最后一击,城内大约12万名奥匈守军宣布投降。普热梅希尔要塞被攻破说明了一点:想要依托坚固堡垒固守待变的设想,在重炮面前并不可行。
PS:普热梅希尔要塞在奥匈帝国苦心经营下,到一战前夕,普热梅希尔要塞已成为由33个大型堡垒组成的堡垒群,其用混凝土和钢板加固过,墙壁厚度达3.5米,当时俄军标准的76.2毫米师属火炮根本无力击穿。在堡垒内部,无线电、电话、电梯和排气扇等设施一应俱全。各堡垒间,还修筑了大量的土木工事和交通壕。
法国陆军装备施耐德M1914式280毫米榴弹炮后主要用于残酷的堑壕战,因为没有什么德军要塞需要重炮去敲开,但炮战中该炮威力同样巨大,德军的150毫米口径重炮根本不是对手。一战结束后,施耐德M1914式280毫米榴弹炮并没有退役,一直服役到二战时期,法军和苏军都在使用,这也说明该型火炮的优秀!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