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一颗火龙果改变的村庄
文_郑其岳
炎炎夏日,在厦门风景秀丽的香山脚下,有一个叫作大宅社区(原为大宅村)的村庄,房前屋后的田间地头,呈现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红色的火龙果挂满枝头,男女老少齐聚果园,挥汗如雨地采收;载着果实的车辆穿梭在乡间的水泥路上,引擎声伴随着鼎沸的人声,回响在蓝色的天空。此时,操着不同腔调的收购商,有的到果园实地考察,有的聚在水果收购点讨价还价。大宅是厦门市乡村振兴的重点示范村,面积 2.8 平方公里,人口2591 人,村民人均纯收入 3.5 万元。这个村因地制宜发展火龙果生产,先后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福建省金牌旅游村”等称号,其先进事迹屡屡登上央视、《人民日报》、《福建日报》等主流媒体。
以前,地处厦门经济特区的大宅,却有点偏离了经济快速发展的轨道,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村里的老弱病残在一亩三分地里折腾,收入有限。那时在这里流传一个顺口溜:“守着特区过穷日,整天田泥裹满身;小伙出门去打工,姑娘不嫁大宅人。”
据历史资料记载,明朝嘉靖年间有陈姓人家从金门的大宅迁移到现在的翔安,并沿袭了大宅的名称。因此,这个村的大部分的人口都姓陈。由于台湾的现代农业起步较早,改革开放后,不少台商纷纷到大陆寻找商机,一些人就承包山地或农田,种植茶果。机缘巧合的是,2000 年,一位来自台湾的曾姓台胞,来到大宅村承包了一片土地,开始种植火龙果。后来当地群众纷纷效仿,形成了火龙果生产方兴未艾的现象。这一举动,无疑深化了两岸的情缘。从此,一颗水果在大宅村实现华丽转身,改变了一个山村的面貌。
在大宅社区的办公楼里,我如约找到了社区的陈锦芳书记,他为我介绍了大宅村的基本概况,特别强调了火龙果生产带动农旅融合发展的新趋势。
在与陈书记座谈时,恰好有一位火龙果种植大户陈跃进也在,我顺其自然地采访了他。陈跃进具有泥土般的憨厚朴实,一谈到火龙果生产却如数家珍:
2008 年,他开始种植火龙果,先是蜻蜓点水,小规模种植,同时积极参加厦门市、区、街道等各级有关农业科技培训,从种植、施肥、喷药、除草、修剪到疾病的防治、产量的提高、质量的提升,进行系统学习。
他不懂就问,还做了不少笔记。
此外,他还预订了一些科学管理的杂志和书籍,兼收并蓄,学以致用。后来他不断拓展,种植面积达到 30 多亩,成为全村最大的火龙果种植户。一花开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今,大宅百分八九十的农户相继跻身于火龙果生产的队伍,种植面积达到 1400 多亩,产值 4000 多万元,成为福建省最大的火龙果生产基地。与此同时,芭乐、花菜、土豆、胡萝卜等其他果蔬生产也应运而生。
现代农业生产伴随着一种新型的合作模式,就是依托专业合作社。这种民间组织可以做到取长补短,抱团发展,协同攻关,统一销售。
自然而然,陈跃进与许多农户组织了火龙果生产专业合作社,并发挥了骨干作用。针对存在问题,大家一起研讨琢磨,刻苦攻关。前些年,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他们在果园里架上 LED 光源,利用晚间对火龙果进行“补光”,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使火龙果提前一个月开花,延长一个月产果,这样无异于增加了 2 个月的挂果期,使火龙果的成熟期从每年的 6 月延续到 12 月,可采收十三四批次,大幅度提高了产量和品质。后来全村都实施了这种“补光”技术,使整个大宅村夜晚的田野形成了灯的海洋,到处流光溢彩。
如今,全村有多个火龙果生产专业合作社,它们的示范引领,被媒体称为“农民哥办合作社,科技迷成智囊团”,作为主要经验加以推广。
从陈锦芳书记发给我的照片可以看到,火龙果开的是硕大的白花,优雅纯净。据悉,火龙果花只在夜间开放,翌日太阳一出来它就谢了,真正的“昙花一现”。如果想要领略火龙果花开的盛景,要选好日子、借助夜色才能观赏到,并非易事。
由此我想到,火龙果的果实大多呈红色,与其花卉的洁白构成了强烈的反差,如同一首诗里写的:“白的像云一样温柔,红的像火一样的热烈。”
采访完陈跃进,我接着要去采访另一位合作社的负责人陈海云。
陈跃进用电动摩托车载我前往,穿越在乡间小道时,但见道路两旁的火龙果树,绿色的枝条,在 3 月的阳春时节呈现出一派葳蕤繁茂的景象。
来到田间的一幢小屋前,屋顶上挂着四个红色的大字“香间花海”,颇有诗情画意。是的,小屋的四周环绕着火龙果园,一到果花盛开、果实成熟,这座小屋就被浮动暗香所包裹。
人到中年略显丰腴的陈海云把我迎到屋里。未到大宅社区采访之前,在陈锦芳书记的推荐下,我与陈海云取得联系,我要她提供一些火龙果生产和销售的典型人物。她自信地说:“我就是一个典型。”
这种毛遂自荐和直截了当的做派,让我意识到自己的疏忽。
在挂有“富美大宅火龙果专业合作社”招牌的小屋里,欣赏了陈海云的一系列荣誉:“福建省三八红旗手”“第五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等。
吸引我的还有靠墙的一排货架,上面摆着琳琅满目的火龙果衍生品:火龙果鱼皮花生、火龙果干花、火龙果蛋花酥、火龙果茶、火龙果面、火龙果棒棒糖、火龙果饼干片、火龙果酒……一切都与火龙果息息相关。
陈海云问我喝什么茶,我说最好是与火龙果有关的饮品。她给我泡了一杯火龙果茶,玫瑰色的液体,酸甜适口,沁人心脾,而脆香的火龙果干片,舌尖仍能感受到新鲜的火龙果滋味。
陈海云性格开朗,快人快语。她给我讲创业的过程:原来,她在外地一家大型食品企业里任职,正干得风生水起时,社区的陈锦芳书记找到她,动员她回村创业。家乡的火龙果产业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吸引了她,她毅然辞去原有的工作,回到村里,带动 20 多名妇女,组建“富美大宅火龙果专业合作社”,让大家一展身手。
在生产中,这一群村里的“娘子军”们,巾帼不让须眉,除了正常的经营管理之外,还与台商曾先生密切合作,对传统的火龙果进行嫁接,生产出红白双色果肉的火龙果;同时从海外引进一种新产品燕窝果,并试种成功。接着,她带我到屋外的果园里,我看到那种隐藏在枝条中的果实,椭圆形,比火龙果小,皮带金黄,色泽诱人。这种果实与火龙果同科不同属,果肉有燕窝的口感,糖度更高,价格是火龙果的数倍,前景喜人。
陈海云风风火火,头脑活络,她借鉴自己多年的食品生产经验,带领的妇女们不断尝试探索和创新,先后生产出十数种火龙果系列产品,远销省内外。她不无遗憾地说,虽然一年的衍生品价值数百万元,但毕竟是手工作坊,做法传统,产量有限,如果是机器的规模化生产,效果将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经济和文化的共融发展,是一种乡村振兴的趋势,几年前,大宅火龙果文化旅游节的实施,吹响了乡村旅游的号角。这个每年夏季举办的节庆,到 2023 年 7 月已成功举办四届,影响不断扩大。从田园烟火秀到美食旅游市集,从民间歌手快闪到田间四重奏,从涂鸦到摇滚,从果园采摘到村姑直播,还有结伴抓泥鳅、田间烤番薯、池塘垂钓、环村骑行、拍照打卡等活动,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在大宅,还可以到农家乐里品尝火龙果的盛宴:火龙果卷、火龙果虾仁、火龙果馒头、火龙果甜汤、火龙果花炖排骨,再喝一杯火龙果酒,可谓锦上添花,别有一番风味。
当然,在蛙鼓虫鸣的夜色中,不妨感受一下火龙果花开,无论什么海棠含泪、丁香结怨,都不及这昙花一现的惊艳,那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
即将告别陈海云的时候,恰好有一个山东旅游考察活动团到来,他们看着货架上火龙果的系列产品,听着陈海云的介绍,啧啧称赞。大宅社区一年接纳的旅游团队有 200 多个,南来北往,腔调各异,把火龙果的芳香带向四面八方。
专家点评: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原党组成员、驻厅纪检监察组组长,一级巡视员郑培华点评:
“白的像云一样温柔,红的像火一样热烈”,说的是火龙果的花与果实。火龙果花夜开昼谢,无论是海棠含泪,还是丁香结怨,都不及火龙果昙花一现的惊艳。情动笔端,此文聚焦火龙果的引种、生产、销售、产品开发及文旅融合发展,生动展现了种植、经营火龙果给古老村庄带来的“山乡巨变”。作者在看似寻常的实地走访中,层层挖掘、步步深入,深刻揭示乡村产业发展所经历的重要阶段并总结出可资借鉴的工作经验。一是找路子。靠近厦门的大宅社区“守着特区过穷日”,后成功引种台湾火龙果,终成燎原之势。二是解难题。火龙果种植形成规模后,社区适时牵头组织专业合作社,抓技术培训、科学种植及产量品质提升,统一销售、抱团发展。三是重效益。为做强产业,动员能人回村创业,拓展种植质优价高新品,开发火龙果衍生品,延链增值,带动农民致富。四是促发展。统筹火龙果及乡村旅游资源,文旅融合,乡村全面振兴进入快车道。实践证明,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坚持产业兴农,产业发展要联农、带农、益农,领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加快构建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