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为真实案件,旨在弘扬正义,杜绝犯罪发生,前1/2免费阅读

在中国刑事侦查史上,有些案件因其残忍和神秘而成为难以磨灭的记忆。最近,随着刑侦题材电视剧《我是刑警》的热播,其中良城系列案的原型——“白银市连环杀人案”再次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案件背景:白银市的恐怖阴影

“白银市连环杀人案”,简称“白银案”,是指从1988年至2002年间,在中国甘肃省白银市发生的一系列强奸杀人案。在这14年的时间里,共有11名女性惨遭杀害,她们中的许多人还遭受了性侵害。这些案件不仅手段残忍,而且极具隐蔽性,给当地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恐慌。

首起案件:1988年5月26日

白银公司的女职工白某在家中遇害,这是“白银案”的首起案件。白某被发现时颈部被切开,上身共有26处刀伤,裤子被扒至膝盖处,上衣被推至双乳之上,下身赤裸,现场极为惨烈。

连续作案:1994年至1998年

此后,类似的案件不断发生,凶手专挑年轻女性下手,作案手法极其残忍,不仅强奸、杀害女性,还用刀切割女性生殖器官等人体组织。1994年7月27日,白银供电局的女临时工石某在宿舍遇害,颈部被切开,上身共有36处刀伤。1998年,更是发生了多起类似的案件,包括居民杨某、邓某、供电局职工曾某8岁的女儿苗苗等人相继遇害。

案件的共同点:

这些案件的共同点是,凶手都选择了年轻女性作为目标,作案手法残忍且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一起案件发生在2002年2月9日,25岁的女子朱某在白银区陶乐春宾馆客房中被害,同样遭到强奸和杀害。

侦破过程:现代科技的力量

“白银案”系列案件犯罪分子作案手段十分残忍,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在当地造成严重恐慌。由于案件跨度时间长,受害者众多,且案件迟迟未能告破,也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白银市警方几乎动用了所有警力,排查了大量可疑人员,但案件始终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

直到2016年,公安部刑侦局组织开展疑难命案积案攻坚行动,对甘、蒙“8·05”系列强奸杀人残害女性案展开新一轮的侦破工作。通过染色体Y-DNA检验等现代科技手段,警方最终锁定了犯罪嫌疑人高承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嫌疑人所犯的最后一次罪行中,警方已经提取了他的DNA样本,但由于当时的技术水平限制,这些样本难以进行有效分析,因此被暂时搁置。

尽管如此,随着警方数据库的不断完善,侦查人员始终没有放弃对凶手DNA的持续比对和追踪。

到了2016年8月,高承勇的一个远亲因行贿被捕,这一事件本与高承勇无关,但在警方的血液样本检测中意外发现,这位远亲的DNA与白银连环杀人案凶手的DNA高度相似。

虽然不是同一人,但可以确定他们之间存在血缘关系。警方迅速行动,前往小镇,找到高家族长,并获取了高家族谱及所有成员资料。

随后,警方开始对族谱上的人员进行血液采样和询问。高承勇也未能幸免,采样后他夜不能寐,心中忐忑不安,希望这一切只是个巧合。

然而,正义的法网终究是严密的,高承勇这个潜逃了28年的凶手最终还是被警方捕获。

那么,就这样一个通过查DNA就能解决的案子为何28年才侦破,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信息模糊 上演猫鼠游戏

从1988年到2016年,在28年的时间里,白银市公安局走马上任了8任局长,前后请过100多名刑侦专家,肉眼比对了10多万枚指纹,但是,案件迟迟无法告破,凶手依然逍遥法外。白银案就此成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十大悬案之首。

在高承勇被捕之前,白银市的警方主要将调查焦点放在了本地居民身上。通过对白银系列案件的作案地点进行分析,警方推断凶手长期居住在白银,并且具备在市区独居的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别是在2001年5月22日的案件中,受害者张某在遭受多处刀伤后,凭借坚强的意志力拨打了报警电话和急救电话。

尽管张某最终在医院去世,但她在临终前提供了关于嫌疑人的两个关键线索——本地居民、长发。

结合受害者的证词以及嫌疑人对白银当地交通情况的熟悉,警方几乎确信凶手是本地人。

凶手在犯罪现场留下了大量指纹、DNA等证据,警方对白银当地符合条件的男性进行了多次指纹采集和比对,但始终未能取得突破。

高承勇被捕后,真相大白——他并非白银本地人,而是来自相邻的兰州市榆中县。

在白银市的指纹比对陷入僵局后,警方开始向周边地区扩展调查,并大量采集了当地男性的指纹。遗憾的是,这些努力同样未能取得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承勇的家位于兰州市榆中县青城镇,这是一个位于黄河岸边的古镇,与白银市仅一河之隔。从高承勇的家乡到白银市区,沿着白榆公路北上,大约只有35公里的车程。

在白银市的指纹采集未能取得结果后,警方不断扩大调查范围,将指纹采集区域扩展到周边城市,包括高承勇的家乡榆中县。

然而,由于高承勇早年生活在榆中,因此在白银市大量采集指纹时他并未成为调查对象;后来,当警方将榆中纳入采集范围时,高承勇已经藏匿在白银市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高承勇被捕,他一直幸运地避开了白银和榆中的指纹比对,在这个猫鼠游戏中占据了优势。在白银市内进行了深入调查后,警方的案件侦破陷入了僵局。

白银警方在分析了系列案的前5起案件后,发现凶手作案时间大多在下午,尤其是下班后。

因此,警方推测如果凶手是外地人,那么他必须使用交通工具

白银是一个资源型城市,被称为铜城。由于外来人口多、人员流动性强,警方认为如果凶手是外地人,那么大巴车是最可能的交通工具。

遗憾的是,现实中的高承勇虽然是外地人,但他每次去白银作案都是骑自行车。

从榆中到白银市区,30多公里的距离,高承勇每次作案前骑自行车前往白银,作案后骑车返回榆中县。

白银警方也曾考虑过外地人作案的可能性,但未能预料到,制造连环命案的凶手竟然是骑自行车、依靠双脚在两地间穿梭、来去自如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白银案的第一起案件开始,凶手的动机就成为了警方和公众关注的焦点。

按照一般人的想法,连环杀人案的凶手往往有童年阴影、心理创伤或感情挫折。特别是白银街头巷尾流传凶手专挑长发、红衣女性下手的说法,似乎更加证实了这样的传言。

当时的白银警方在分析凶手动机时也倾向于这种观点。

警方认为,凶手之所以连续作案,是因为他心理严重扭曲、对女性有仇视心理。实际上,在连环杀人案发生后,当地一直流传着“白银出了个杀人狂魔”的传言。为了避免引发社会恐慌,官方从未对这些传言进行证实或辟谣。

警方在征集线索时,将重点放在了有前科、有性变态心理及性犯罪者身上。在警方的犯罪画像中,凶手应该是一个居住在白银、工作在白银、生活条件不错、工作时间灵活,有性变态、性缺陷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破案本就是个按图索骥的过程。不幸的是,高承勇被捕后,我们发现警方对他的描述完全是一个遗憾的误会。

高承勇既不是白银人,也没有工作,他既没有犯罪前科,也没有性犯罪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高承勇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他在家里受到父母的宠爱,并不是一个孤僻、暴力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有自己的家庭,有两个聪明的儿子,他没有生理缺陷,也不仇视女性。对于高承勇来说,原生家庭、童年创伤似乎并不存在。

所有人都疑惑不解,这个家庭幸福、老实憨厚的高承勇,他杀了这么多姑娘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要割器官?为何在2002年突然销声匿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