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定调,信号很重要!

刚刚,重磅利好,继续落地。

中央经济会议在京召开,我先把核心内容总结如下:

1、形势判断: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2、总体要求(理念):与政治局会议一致。

3、总体要求(任务):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区域风险和外部冲击。明年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同步增长”。

4、宏观政策: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5、财政政策: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使用。

6、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保证流动性充裕。

7、重点任务:

  •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

  • 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 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

  • 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房改造;

  • 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 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鼓励其他地区因地制宜,各展所长;

  • 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制定促进生育政策。

以下是解读:

这次内容比较多,而且要比政治局会议更具象化,全方位叙述了2025年的经济工作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

说实话,开头看到“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这句话时,我觉得信心可以有了。

因为解决问题的前提,是“意识”到问题。过去我们一直都是“稳中向好”……不慌不忙,安步当车。

而真正改变大约是在10-11月,核心团队集中出访各地,可能收到了准确的信息反馈,紧接着才做出了一系列的改变,非常紧迫。

所以在总体安排上,要求明年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说实话,“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同步增长”也是第一次提到,这是一次较大的改变,背后藏有深意。

过去,经济在增长,但居民收入却是滞后的,很多年工资不增反跌,其实一方面就是忽略了大众消费拉动经济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则是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衡,只有少数群体收入增长,拉大了贫富差距,经济结构失衡,不和谐因素增多。

而现在意识到了,只有经济增长的成果由全体居民共享,尤其壮大中部人群的收入结构,这才是经济长足健康发展的某种开端。

财政政策,提到了“提高财政赤字率”。

按照市场预算,今年大概是3%左右,明年预计会达到3.5-4%左右,将会释放超5万亿元的“空间”。

我认为意义不在数值,而在于逻辑。

过去,中央对赤字率的控制很紧张,跟老一辈人的传统理财思维相似,就怕欠债。但事实上,地方由于自身财政收入不足,偷偷靠融资平台筹资,也导致了债务规模增加,积累了庞大的隐性债。最终还是得靠中央置换,给地方还钱。

但现在,宏观政策顶层设计的思路发生变化。

中央主动提高赤字率,那么各地方的发展思路,就从“在化债中发展”转化为“在发展中化债”。

大白话就是,过去项目投资若出现亏损达到一定程度,便会受到限制。而现在,鼓励借钱建设项目,项目本身不赚钱没关系,只要能拉动整体经济就行,可以一直用新债还旧债,控制“利息”就行。

聪明人应该看出来了,这就是日本和美国的玩法。无限欠债,只还利息,控制利息,无限循环。

名债比隐债更容易调控,如果这条路跑通,经济节奏会彻底加速,尤其三四线城市也有了充沛的水源。别的不说,起码加大对教育、医疗和社保就业等民生投入,减轻居民负重,也是十足的好事。

不过钱有了,还要看会不会花,怎么花,非常考验管理团队的操盘能力和运营能力。我个人还是坚守二八定律,不过,有总比没有强。

货币政策,之前在政治局会议解读中分析过“适度宽松”,是时隔14年重提,新一轮大放水即将全面开启的信号。

这次新增了“适时降准降息”,预计明年3月之前应该会有一轮降息,正好能赶上小阳春,刺激一波楼市

这意味着LPR利率还有持续下调的空间,房贷利率和存量房贷都会持续下降。

建议LPR利率合同重定价周期,最好选择3个月,能最快赶上降息利好,减轻月供还贷支出,这是确定性的收益,必须把握住。

最后讲一下重点任务,这部分内容很重要,很多都是第一次提到。

1、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

这个我从上半年就在讲了,大额消费券补贴,是目前拉动经济最好的方法之一,目前“以旧换新”效果非常好,而且补贴内容正在加速扩容,很多地方开始对手机补贴了,这将加速刺激新一轮手机消费潮。接下来还会全面扩容到其他消费领域。

而接下来,设备以旧换新才是重头戏,这部分释放的资金规模更庞大,而且主要将以大型企业集中采购为主,做相关业务的企业会迎来一波创富潮。

2、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人工智能未来不仅布局在消费端口,还可能在政企端口全面部署,比如现在很多景区已经有解说机器人,医院、学校、政务机构等等都有了人工智能的加持。

人工智能时代到来,所有行业都会被重新做一遍。这是风口产业,而且目前国内的应用落地速度,甚至比国外更快一些。

所有人都要去学人工智能,提高生产效率,未来人工智能会淘汰大量重复性劳动力,而真正赚钱的职场人,一定是人工智能的驾驭者。

“反内卷”这个话题我曾讲过很多次了。内卷的结果,就是加速破坏消费生态,导致社会平均收入整体缩水,只富了一小撮人群。

这几年,有几家大型企业靠“卷死同行”登上行业榜首,我就不点名了,接下来肯定要遭到政策铁拳。

3、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房改造;

“持续用力”这四个大字,甚至是历史上第一次表述。为什么要持续用力?其实还要结合下面这句话:

“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提振消费很好理解,方法就是消费补贴,但其实是刺激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费,而中高人群的消费,则靠的是“提高投资收益”,两者合起来,才是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而提高投资收益的方法,准确来说就是楼市、股市。股市是稳住,而楼市则是,稳住+持续用力,显然更加迫切。

其实,稳住房屋这样的重资产价格,就是防止居民财富缩水,因为中国家庭财富,接近70%都跟房子有关。

房价涨,家庭财富的增加才会使得居民感觉自己更富有,从而增加消费;房价跌,对于那些已经购买了房产但还未交房或者还在偿还房贷的人来说,可能会使他们产生焦虑情绪,进一步抑制消费欲望。

同时,房价上涨,银行对房产抵押的评估价值会上升,房屋所有者可以从银行拿到更多的信贷,进行投资和消费,比如买车、装修等等。

所以说,房子都是派生货币流动性的重要工具,过去是,未来也是。所以楼市企稳,关乎收入预期,进而影响消费和经济增长。

关于如何“持续用力”,方法大概率跟之前披露的一样,无外乎政府下场收储,发专项债旧改这些。

但可以确定的是,从过去的战略性放弃小城市,到现在中央开始转向,并不想放弃低能级市场的经济和民生,这是一个重大信号。所以大会还提到,要在城市战略角度,继续鼓励经济大省挑大梁,而其他地区要因地制宜,各展所长。

其实这也比较科学,一二线虽然经济强,但不能把全国人塞进去,也无法承载全国人的生活场景,主力还得靠更多中低能级城市消化更多人口需求。

三四线城市以及更多低能级城市,本身具有多元化经济的发展题材,可以提供更多的特色经济补充。

比如今年哈尔滨冰雪节,山西古建筑文化旅游,乌兰察布的熏鸡和奶皮子文化等等,未来文化自信趋势很明显,各地方挖掘的特有经济很充分,这里面暗藏的商机,要主动把握。

最后是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说实话,增加幸福感的逻辑很简单,就是让大家都能赚到钱,不要那么卷,社会资源分配平衡一些,搞好二次分配。

起码先把大水引入民生领域,帮助居民整体把医疗、教育、社保、养老等压力都降下来。只要这样,大家才愿意生娃。

想想过去那些年,人们都抢着要娃,不生都不行,还不是因为对未来有奔头,对收入有预期,经济腾飞,日新月异,儿孙满堂,天伦之乐。

总之,经济是一切的基础。2024年确定方向,2025年打响攻坚战,非常关键,影响历史进程。

最后再多说两句。

对于这次大会,有人说超预期,乐观了,也有说没超预期,悲观了。

其实悲观者看什么都是悲观的,乐观者看什么都是乐观的,你心中有什么,便是什么。真正的聪明人,是“于悲观中寻乐观,于困局中谋突破”。

经济走向如何,靠天时地利人和。

现在上面已经意识到困难和挑战,这次不行,还有下次,这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

说实话,政策落地,到各个城市可能也会出现分化,有的能拉起来,有的拉不起来,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从明年开始,大放水时代彻底来了。

这条路上,会迸发出大量的机会,这考验的是你抓住“确定性”的能力,也可以说是“接水能力”。

投资是一方面,创业就业是另一方面,有心人会发现,本文已经暗示了很多机会的发生和趋势,几乎跟我之前在星球分享的一一对应。

再好的环境,也有亏钱的人,再差的环境,也有赚钱的人。把自己定义为少数人,而不是大多数,只要你能持续赚钱,那么这就是属于你的永恒牛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年的房价走向,确定了

这一回会议,对明年经济以及很多人关注的楼市走向,都有了更加明显的结论。

可以明确的是,明年货币放水力度、房价拉升的强度,都会持续加码。

所以明年一定会有很多大动作出现,那明年具体政策都有哪些?

政策会带动哪些城市的房价回暖,又有哪些城市房价不受利好刺激会继续跌?

而我们明年在政策加码的情况下具体要做什么?是等一等再卖房,还是干脆不卖了?房价可能上涨的情况下要不要尽快买房?

当然了,虽然现在政策走向给了楼市很多利好,但现在的楼市还是挺矛盾的,让人有点搞不清楚情况。

一方面是很多城市的成交量在不断增长,似乎楼市热度在回暖,政策利好也不少;

另一方面,大家对经济和房子增值的预期又很差。

最近释放了很多明年刺激经济的利好政策,但是政策出来之后,市场反应很一般,似乎大家的信心已经跌到了谷底。

在这个“数据回暖了,但市场预期没有回暖”的行情下,大家的疑问肯定是很多的。

首先要解决第一个大家很关心的问题:

明年的房价,到底能不能止跌回暖?

看再多政策和分析,我觉得都不太靠谱,在我看来,明年房价能不能回暖,就看两个指标就好了:

1、房屋库存量

2、楼市的货币存量

房屋库存量,其实简单点说就是楼市里面的两个数据指标——库存周期以及在售房屋数量

楼市货币存量,其实就是指流入楼市的货币量。

那要怎样明年的楼市才会有出现止跌回暖呢?

一方面是货币要大幅流入楼市,另一方面是现有的房子存量要逐渐减少。

只有这两个现象同时出现,楼市才会有上涨的空间。

而如果你对明年的市场行情做一个评估,你会发现,这两点明年其实都能满足。

库存量方面:

现在很多城市不但在售二手房数量在减少,甚至库存周期也在不断下降。

比如北京,二手房挂牌高位从16万套降到了现在的13万套;

比如上海,二手房成交量已经连续2个月超过新增挂牌量;

再比如广州,11月新房库存去化周期比上月缩短了1.6个月

房子越来越少,其中一个原因是卖地卖少了

前十个月,全国土地出让总收入累计达到2.69万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2.9%,不卖地就没有新楼盘,新增少了,房子数量自然就降下去了。

另一个原因是很多着急出售的二手房,前两年都降价出货了,导致现在存量二手房市场中真正愿意卖房的业主在减少,带动二手房挂牌量也下降了

而这个情况,会持续到明年。

货币量方面:

明年,有两个确定性。

第一个确定性;美联储持续降息。

美国开启了降息周期,这是明年全球经济最大的变数。

这个月最新市场预测是美联储会降息25个基点,而且很多分析师预计明年还会降息3次,降息幅度可能会达到100个BP。

降息不断加码,会给国际市场带来充足的货币流动性,肯定会有一部分流动性会流入国内的楼市和股市进行抄底。

因为国内资产价格处于历史性底部,早已经成为国际共识了。

第二个确定性:我们明年也会放水

在刚刚结束的经济会议上,上头已经明确表示明年要有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

这个意思已经挺明显了,就是明年会有各种方式的货币放水,放水的预期已经拉满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明年的放水,还会直接放到楼市。

此刻我们在政策上已经确定了要扩大棚改货币化安置的规模,规模从30城扩大到300城,而最新的经济会议表态上,也公布明年会大力实施城市更新。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明年,会有很大一部分“水”会直接通过棚改的方式直接注入各个级别城市的楼市,包括一二线,也包括三四线城市的楼市。

货币流量的确定性,将会是房价最大的支撑。

明年棚改货币化一旦开展,那些棚改规模大、棚改力度比较猛的城市,它们的楼市会有大批资金流入。

因此,明年房价止跌回暖,是没有问题的,但真正能做到止跌回暖的,一定都是在这一轮棚改货币化过程中棚改力度大、拿到资金更多的城市。

很多朋友最近在后台问我:

自己手里的老家房子要不要卖?如果现在要买房,到底怎么选城市?

要回答这个问题,你得结合明年的趋势。

如果你的房子所在城市,属于棚改力度比较强的城市,那恭喜你,你会成为这一轮货币化的财富赢家,房子千万别急着卖;

而如果你明年要买房,一定要选择那些棚改力度大的城市。

那具体此刻国内哪些城市的棚改力度最大,未来有资金流入的前景?

哪些城市的棚改力度比较弱,会错过这一轮棚改货币化的红利?

再说说第二个大伙很关注的问题:

明年,还能不能买房?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是要从两个角度去分析:

第一,从居住需求来看,值得买。

如果单看房屋的品质,现在的新房比以往的房子质量真的好太多。

今年全国开始全面推进第四代住宅标准落地,很多城市的新房项目都开始建设第四代住宅。

而第四代住宅最大的特点就是得房率都非常高,动不动就超过100%,基本上每套新房都等同于0公摊。

而且不仅仅是得房率,即便是看内部品质,现在新房的品质也比前几年的新房好很多,远超过现在存量的那些老房子。

更不用说现在很多城市的第四代住宅地段还好。

从出售角度看,此刻的第四代住宅,未来在二手市场中一定是领先产品,起码是不愁卖的

从居住角度看,现在有居住需求去买第四代住宅的新房,居住体验也比以前的新房或者老房子要好得多。

因此,如果你是刚需或者是想要换房的改善群体,明年买第四代住宅的新房,其实就是提前预定了好产品,居住上是一点都不吃亏的。

第二,从资产投资的角度,买了也不亏。

前面我已经说了,明年房价在货币放水和库存下降的基础上,会有很强的支撑力,这是其一,

其二,最近上头经济会议的最新表态都是稳楼市,这就说明房价维稳已经有了国家队背书,这其实是一个很强烈的声明,

我一直说我们这个经济体系不是没有拉涨房价的能力,房价上涨从来都是货币现象,只是看上头有没有意愿开动拉涨的开关而已。

在上头这一轮会Y的表态过后,明年,这个开关肯定是要打开了的。

因此,资产价格可以确定已经是底部徘徊了,从资产投资角度来看,明年买也是比较稳的,至少不会有太大的下跌风险。

但不下跌不代表就一定涨,就如同我在文章前面说的那样,明年只会有小部分城市的房价有机会上涨。

而在这些明年能回暖的城市中,真正拥有长期价值,能维持3-5年长期上涨的城市更是少数。

现在我们很多朋友手里都有点钱,但是他们最大的问题是——

钱放在手里,不知道如何投资

因为我们多数人都会被这一轮熊市周期中的情绪影响,无法跨越周期,

那些能够在逆势中赚钱的人,本质上都是能够跨越周期的人。

而要跨周期,关键还是找到能够拥有3-5年长期稳定上涨的资产。

所以如果能够提前布局这些城市或者提前置换到这些城市,你就有机会成为跨越牛熊周期的赢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不及了,现在抓紧换房

自926新政之后,咨询我的朋友对楼市的态度,基本分成了两类:

乐观的,和谨慎乐观的。

乐观在于,今年以来的救市够猛,像926这一轮政策就可以说是应出尽出;

什么降准降息、取消五限税费、控地、以旧换新、收储、化债等等,清单多的简直数不完。

市场方面反应也很猛,刚过去的10月、11月就连续两月成交飞涨,且直到目前为止还在刷新纪录中。

至于另一部分谨慎乐观的朋友,焦虑的原因也很真实:

担忧明年行情又没有了,万一买早了继续跌,卖早了又往回涨

那真实情况到底如何?

我直接说我的态度吧:对后市的预期我是比较乐观的

只不过这种乐观,也不是能平均落到每座城市。

所以尤其是手上现在还握着房子的朋友,我的建议就是:能趁早置换就趁早。

并且,此时此刻,也确实是换房的最佳时机。

过去能在每一轮楼市周期里赚到钱的人,几乎都是踩对了时机。

要不入场时机,比如2015年,要不离场时机,比如2020年。

所以这轮救市,很多人的争议点在于,还没看到价涨,那光量升有什么用?这就能乐观了?

可实际上,不是只有看见房价上涨才叫救市,房价上涨是结果,不是预期。

而预期是什么?

是在完成房价上涨这一目标前,市场上的供需两侧给出的反应。

比如当下,我们不就是在需求端大力救市,又是货币政策又是财政政策刺激的吗?

那是不是每次一出来都会有一波明显的成交量回升,而所谓量在价先,这不就是完成上涨前的预期么?

再说今年更早些时候,我们在供给端去救市,包括收储、以旧换新、还有最近扩围到300城的城中村旧改等,不也是在让市场供应的房子减少,恢复供需吗?

以上,你可以理解为,所有你在之前认为无效的救市动作,实际上都是在铺垫有效的、新一轮周期的到来。

并且,你会发现,从926救市以来,我们也不再是铺垫,而是在更快、更准、更狠地去出招。

所以接下来或说明年的行情,我真的不担心会回暖不了。

这里,我也给出3个关键性的判断帮大家甄别:

第1点:大家长的态度,够坚决。

从926提出的“止跌回稳”,到前两天1209定论的“稳住楼市”“适度宽松”“更加积极”,背后传递的信号已经很明确

——房地产一朝不起来,救市的子弹就一朝不会停止。

自古以来,政策面,从来不是看能不能,而是看想不想

第2点:市场已经开始起量了。

12月还未过半,成交量同比增长已不可小觑。

比如4个一线城市在12月1日开始落地契税改革后,数据就开始狂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目前还在以价换量阶段,但也一套套地逐渐消化了低价笋盘。

第3点: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救市速度也在加快。

比如35城扩大到300城的城中村改造,规模在扩容,已经能看出急迫心态了。

还有之前提出要新增100万套的收储。

很多人不明白,城中村改造和收储的执行力有那么重要吗?

其实核心在于100万套改造货币化安置,这是楼市的增量需求。

相当于会去带动房地产新房销售1.5-2万亿的增量蛋糕——

可以说,如果2025年执行一半也有近乎0.7-1万亿的增量,就相当于2025年房地产销售额10%左右的份量,那这可是10%的贡献!

而这一轮改造计划,也一定会对市场带去一定的刺激作用:

一方面,老房子拆了、去了库存。

一方面,给了房票或者货币化安置,又重新创造了新的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完成定向放水。

一箭三雕。

综上,我对后市是比较乐观的,毕竟救市的态度有,政策有,包括市场也开始有起色了。

这都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事实。

唯一一个需要所有人关注的是,这一轮大家的体感是不一样的。

这就是我开头说的,有些人是感受不到市场好转,但有些人是可以感受到的。

为什么?因为城市和城市的回暖周期是不一样的

我之前说过,城市之间的涨跌必定会有轮动。

以前是一线城市先涨,然后到强二线城市,然后再到中等二线。

板块轮动之间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过程中每个人的体感都不一样,这是很正常的。

而且这一轮和之前最大的不同是:

不是所有城市都能回暖。

就不存在轮动了,这才是有些人乐观,而有些人悲观的原因。

那这种情况下,你要知道的就是,你所在的城市还有没有机会回暖;

如果没有,我建议你现在尽早卖掉做置换。

而如果你所在城市是能回暖的,我觉得你也不要焦虑,不要着急说去卖房,可以先撤回,然后等待回暖。

怎么判断,我先给几个指标:

1、看你所在城市这轮库存周期在什么位置;

2、看你所在城市有没有收储计划和城中村改造的计划;

3、看你的房子是否跌到底部了。

我一直说,现在不是买也不一定是卖的时机,而是换的时机。

当然了,知道要换房还只是第一步,但第二步你还得知道如何换。

毕竟,在之前楼市上涨的时候,很多人因为各种需求要换房,却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换房的逻辑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而如果换房不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也不是为了更好的收益,那为什么要换房?

所以各位要理解,如何换,才算是换房的最佳操作?

还是3个大方向:

换城市、换板块、换产品。

1、换城市

其实房价下跌的这三年多来,很多人之所以被套,也是因为在房价普涨的时候在老家囤了好几套房子。

而这些房子,跌了就跌了,不可能再涨回去,所以除了留一套自住外,其余的一定要赶紧做优化。

问题在于,现在只有一二线核心城市的房子才有价值,那要怎么才能换过去?

比如预算不够,那就操作城市:

你心仪的一线够不上,它周边的二线也可以,环一线也可以;

总之,只要是在国家定位里,它们是被写入城市群、都市圈的就行。

就像珠三角,以广深牵头,聚集成一片的东莞、珠海、佛山。

至于名额,据我所知很多地方目前已经不限购了,像深圳的非核心区宝安、龙华,正是都因为不限购吸引了一大批外来资金,所以目前房价已经有抬头的趋势。

还有户口,广州已经全面放开落户,所以如果你北上够不着,也可以把目光投向广州,先把一线城市这块香饽饽握在手里。

2、换板块

比如有位买房的朋友之前就跟我说,他10年前就买在郊区,现在来看根本跑不赢周期,要亏钱才卖得掉,并不是所有早买的人都能赚到钱。

但你又有没有想过,当初并不是你买错了时机的问题,而是你买错了房子的问题。

所以,可以仔细审视下你手里的房子,是不是之前买过在远郊,非地铁口旁的各种鸡肋地段。

或者当下被国家列为重点收储片区,未来要作为保障房、保租房入市使用的。

如果是,都可以考虑进行置换。

那么,要换到哪些板块价值才更大呢?

除了地方规定的核心区外,我认为产业新区也非常重要。

这类产业新区,有2个特征很明显:

一个就是离核心商圈近,可以承接核心圈外溢的优质配套、人口、以及资金等各类资源;

一个就是产业恒强,集聚很多500万以上企业入驻。

可以说,这类新区,一旦涨势起来,涨幅极有可能超过核心区,是需要被重点关注的板块。

2、换产品

本质上就是抛弃终将被淘汰的产品,抛弃垃圾资产,买入优质资产。

这里面,首要就是抛弃老破小、老破大,以及一切高密度、高容积率的房子。

比如前段时间后台还有个粉丝在问我,刚改置换的话可不可以入手大高层?

没必要,可以预见的是,超高层住宅,尤其是33层往上的,在未来一定是越来越被淘汰的存在。

毕竟,这两天深圳的豪宅发生了什么事大家也有目共睹,所以这里也顺便给大家提个醒:

过去第一批的超高层建筑马上就要迎来老化期了,而超高层建筑一旦步入老化期,隐患将非常严重。

更何况,目前房屋养老金也还没有步上正轨;

也就是说,在没有保障的情况下,这类住宅产品,是完全不建议大家去碰的。

然后,再是考虑买入“好房子”,也即我们最近讨论很火的“第四代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