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安门城楼的第一次整修

1949年时的天安门城楼因年久失修,破败不堪。据说仅城楼上的野鸽子粪便就有几十吨之多。金水河也是河道淤塞,水面腐臭,天安门前垃圾成山,最大的竟有六七米高。

当时的北平市政府动员全市人民对市区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清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中国开国大典。1949年8月9日至14日,第一届北平市各界代表会议一致决定:整修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

1949年9月10日恰逢星期六,共青团北京市委和北平市学联通知各校组织4300名大中学生下午到广场参加义务劳动,结果有1.8万人报名,各校只好抽签决定谁能参加。在学生们的感召下,华北人民政府来了800余名工作人员、北平邮政局留用人员训练班来了300多学员,甚至还有150名儿童团员,一天内填平了广场内的309个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统计,大清扫运动前后历时91天,共清除垃圾219280立方,重达20多万吨。到9月底开国大典举行前夕,一个可以容纳20万人、干净辽阔的广场诞生了。而经过10多天的紧张劳动,破败不堪的天安门城楼也被清理、整修和粉刷得面貌一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秘战天安门

1949年,北京市公安局在全北京展开了行动。

秘密成立便衣警卫队

1949年的头6个月,不到而立之年的时任大队政委慕丰韵接到命令,组建便衣警卫大队,任务就是保卫全国政协第一次大会和开国大典。

1949年8月,北京护城河畔一处住宅内,一支600人的特殊队伍悄然成立,它的名字传奇而神秘:北京市公安局便衣警卫大队。当年,他们传达的是周副主席的“死命令”:要保证开国大典“绝对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1年的慕丰韵老人

历史档案上记载着慕丰韵的回忆:“所有警卫人员都是我们亲自挑选的,政治素质好是先决条件,不怕牺牲是必要条件。”

便衣大队的600名警卫由三部分力量组成,其中北平纠察总队抽调一个连队,负责担任路线警卫,他们的任务是散在领导出行沿途保卫安全;华北军区情报处抽调一部分侦察员,担负党和国家领导人住地、活动场所附近的秘密警卫。这两部分人员都是经过实战历练的大小伙子,“我对他们的要求只有一样,干什么像什么,卖什么吆喝什么,别只装个样子,便衣警卫们真的去拜师学艺。”于是,支起摊子卖水果、敲着小鼓收破烂、拿起针线修鞋……原本的军官就这么干起了“小买卖”。慕老至今想来仍然感慨:“都是排长、连长的干部,一声令下就变成了小商贩,没人说一个‘不’字。”

最特别的是第三支队伍,这是40名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抽调出的女生,任务就是在天安门城楼以服务员身份贴身保护领导和贵宾安全。

“我们把最关键的担子压给了女孩子。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贴身卫士由中南海九局选派,这些女便衣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保证城楼水源安全。可别小看端茶倒水,当时特务最擅长下毒,天安门城楼上的水都是专供的,专人负责烧水看管,女生们必须保证从专人手中取水,再送到领导面前,过程壶不能离手。服务之余女孩子们还要眼观六路,时刻注意城楼上动静,毕竟她们的身份是便衣警卫。”

开国大典前的扫雷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