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保法院士联合美国团队在《胃肠病学研究与实践杂志》发表文章

于保法院士联合美国团队共同在《胃肠病学研究与实践杂志》发表了文章Evaluation of multiple autoantibodies to tumor-associated antigens as potential diagnostic markers for pancreatic cancer《评价多种肿瘤相关抗原自身抗体作为胰腺癌潜在诊断标志物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章研究的目的是评价GNA11、MSLN、GNAS、CEBPA、MDM2、p16、Sui1、Calnuc、PTEN自身抗体在胰腺癌(PC)中的临床意义。共纳入33例PC患者血清和45例正常对照(NC)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9种自身抗体。采用个体或组合形式的多个参数进行评价。除抗GNAS和抗calnuc外,其余所有自身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4.9%)相比,MSLN、p16、PTEN和Sui1四种自身抗体的频率显著增加,分别为75.8%、66.7%、30.3%和27.3%。这些自身抗体区分ROC曲线下面积(AUC)的能力为0.666~0.884,其中抗p16(AUC的0.884)和anti-MSLN(AUC的0.857)表现出最强的诊断性能。抗MSLN与抗p16联合使用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此外,PC患者化疗后两种MSLN和Sui1自身抗体下降。四种针对MSLN、p16、Sui1、PTEN的自身抗体显示出潜在的胰腺癌诊断标志物,其中抗MSLN和抗p16的表现最好。这两种自身抗体的结合显示出最经济和最实用的潜力。在接受化疗后的PC患者中,MSLN和Sui1自身抗体降低的意义有待进一步探索。

肿瘤相关自身抗体的研究对于肿瘤的早期筛查、诊断及治疗效果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而于保法院士早在20多年前便将肿瘤自身抗体应用在肿瘤治疗中。

于保法院士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发明了缓释库疗法,一种针对恶性肿瘤,微创介入化学免疫疗法。是在CT或B超或内镜的引导下,将缓释制剂、化疗药物、免疫佐剂组成的抗癌复方药物,直接经皮注射到肿瘤内并镶嵌在瘤体内,药物持续2周作用于肿瘤,使肿瘤细胞变性坏死、病灶缩小,既避免了药物对全身的毒副作用,又达到消灭肿瘤的目的;同时在免疫佐剂的协助下,利用药物与肿瘤组织相互作用,使肿瘤抗原释放,同时,半抗原修饰肿瘤抗原,使其变为更强的抗原,即是肿瘤疫苗,激活机体的系统性免疫反应,从而起到清除复发或转移癌细胞的作用。对各个部位的恶性肿瘤及转移病变,均可以进行直接的定点斩首治疗。

这种创新的治疗理念,已被动物实验及临床实验数据证明,在国内外期刊成功发表了多篇文章并出版专著,关键是有8万多生命得到延长或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的病例的证实。近期,缓释库疗法已纳入国家癌症治疗指南,将造福更多的肿瘤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