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交通领域发生了一件标志性的大事。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五届中国航展上,小鹏汇天的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进行了全球首次公开飞行,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企业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发展动能和巨大潜力。
近年来,随着低空经济应用的遍地开花,低空外卖、低空快递、低空巡检等新兴业态逐步普及,低空载人出行也成为了备受瞩目的焦点。
由此,在地上“无人驾驶”汽车不断拓展的同时,天上“飞行汽车”,这一曾经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交通工具,似乎正一步步走出实验室,将要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
如今,飞行汽车这一概念如同一股强劲的飓风,在媒体推波助澜下,已成为很多人心中的未来交通梦想。国内外众多创新企业、传统汽车制造商,纷纷投入巨资,竞相追逐这一超级风口。
中国在这一领域,以及全产业链探索方面,无疑具有巨大优势,飞行汽车大有非我莫属之感,令人欣慰。
飞行汽车呼之欲出,在其光鲜亮丽的身影背后,让我不禁想起了8年前,曾经风靡一时的交通创新——巴铁1号。
2016年8月,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空中巴士”巴铁1号在河北秦皇岛北戴河区启动综合试验。一时间,这一所谓的“治堵神器”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随着主流媒体的视频、图片、文字等充分报道,让无数的人相信,特别是国内外专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样的空中巴士将引领交通新时代。
以至于,美国的《时代》杂志甚至将巴铁1号评选为世界50大发明之一,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然而,梦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深邃得多。
在巴铁1号背后公司以此为噱头,非法集资高达40亿后,试图跑路,这场“空中巴士”的梦想泡沫最终破灭。在我国警方的迅速行动下,30多个犯罪嫌疑人被悉数抓获,最终这场骗局才得以告终。
由此,巴铁1号却成为了一个无法抹去的伤痕,至今仍在那里无人问津,成为了新概念汽车领域的一个反面教材。
如今,飞行汽车概念再起,低空领域的不断开放,确实是大势所趋。个别地方政府甚至已经把“天”都卖了!山东省平阴县以9.24亿元“卖”了低空经济30年特许经营权。
从中可见,低空经济的巨大“钱景”和发展“魔力”。
然而,面对这一未来交通的新发力方向、这一新质生产力的走向,我们是否应该更加理性地看待?
飞行汽车虽然看起来很炫酷,概念几近完美,但在安全、空中交通管理、噪音、续航、等方面的问题却不容忽视。在此项技术尚未成熟之前,盲目跟风,任由资本推波助澜,以及媒体和社会舆论蛊惑,只会陷入发展误区,甚至造成大量的社会浪费。
回顾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共享经济发展的兴衰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新兴业态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社会问题。
由此引发的大量资源浪费、无序竞争、管理混乱等问题层出不穷,最终导致了行业的洗牌和重组。这些社会资源资产的重大浪费和高昂“学费”,变异后还不是整个社会买单了。如今,一些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的“墓地”仍然等待清理,成为了城市的一道伤疤。
从交通运输系统工程角度看, 飞行汽车作为一个复杂的创新过程,其面临的挑战和困难远比共享单车、共享汽车、无人驾驶等要更多,管控难度更为复杂。因此,在推进飞行汽车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保持理性和冷静,避免重蹈覆辙。
一方面,政府、行业协会应加强对飞行汽车行业的监管和引导,制定科学合理的行业标准和规范,特别是加强对资本的监管,促使企业善用资本,实实在在做事,确保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当然,更应该加大对飞行汽车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推动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创新,以及安全运管模式创新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为行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相关涉及飞行汽车研发、生产、运营服务等企业也应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注重技术研发的实用性,产品的可持续性运营,避免盲目跟风和过度炒作。在追求商业利益布局时,必须严肃负责对待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个人以为,科学创新发展的趋势无法阻挡,面向未来,任何梦想都可能实现,为我们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但任何技术创新及应用转化,安全可控落地,这需要一个必要的过程。现阶段,大众对飞行汽车发展前景充满期待的同时,还是要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以共同推动飞行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
也只有这样,不远的将来,安全自由畅行的立体交通天地,将属于更多的普通人!
解筱文:战略学者。主评时政、商业、铁路、文化。微信公众号:zgmjply(评论员解筱文)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