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自己和另一半的视力都非常好,孩子却在眼科检查中被告知患有散光?孩子一开始看东西模糊不清、总眯着眼,家长可能只是以为孩子近视了,没想到去医院一查,医生却说是散光。这时,家长不仅会担心散光对孩子日常生活的影响,还会想知道散光究竟能否彻底康复。理解这些问题,首先要从散光的成因入手,再考虑如何应对和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散光的原因:遗传并不是唯一的解释

父母视力良好,孩子却有散光,原因可能比想象的复杂。很多人以为视力问题都是遗传导致的,但散光并不仅仅与遗传有关。要解释这一现象,必须综合考虑遗传、发育和环境因素。

1. 遗传因素:散光可能隐藏在基因里

虽然父母的视力正常,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基因里没有潜在的视力问题。散光不仅仅是显性遗传,某些基因可能会以隐性的方式影响下一代。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家庭中,父母视力健康,而孩子却可能患有散光或其他屈光不正问题。

散光与角膜的形状有关,理想情况下,角膜是规则的球面,光线经过时能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而散光的情况下,角膜形状不规则,像橄榄球一样,导致光线无法准确聚焦,从而产生视物模糊的现象。这种不规则的角膜形状有时可能与遗传相关,即使父母没有表现出症状,基因里依然可能携带导致角膜不规则发育的因素。

2. 发育因素:孩子的眼睛在发育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

儿童的眼睛在发育过程中,眼部组织和器官的发育不总是完美的。尤其是在幼儿阶段,眼睛的各项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容易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散光通常在婴幼儿时期或学龄前就会出现,这时候正是眼球快速发育的阶段。若眼球在发育过程中,角膜或晶状体的形状不规则,就可能导致散光。

此外,孩子的眼睛较为柔软,容易受到外界压力的影响。例如,睡姿不当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压迫眼球,长期下来会造成角膜轻微变形,导致散光。与成人相比,孩子的眼球更容易因为外力和环境因素而改变形态,散光的发生率因此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