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农业农村部全面部署启动了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工作,在全国遴选了72个县(市、区),摸索推进县域农业科技现代化实现路径。山西省仅有两县(市、区)入选,临猗县位列其中。

按照“一年起步、三年见效、五年成型”的创建要求,近年来,临猗县联合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锚定“八个一”重点任务,强化科技赋农,加快创建进度,切实将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技术优势,全力打造科技引领农业发展的“临猗样板”。

随着先行县共建工作的不断推进,一个主导产业科技化、农业经营主体高能化、科技创新应用制度化的“临猗样板”逐渐成型。

建平台,拓基地

引领主导产业科技化

临猗现代设施鲜枣数智产业园、果业科技馆、果树种苗馆……科技元素在临猗县的主导产业中不断呈现。

县域主导产业的科技化,是衡量县域产业发展现代化最直观最主要的指标,是“物”的现代化。

自先行县共建工作开展以来,临猗县立足苹果、冬枣、生猪三个主导产业,对照创建“八个一”任务要求,以科技创新为主导,以先行先试为引领,深入推进共建工作。

“我们成立了共建领导小组,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政府常务会议、专题会议等20余次,研究制定了《创建工作机制》,出台支持政策9项。与山西农业大学等高校对接,邀请苹果、冬枣、生猪等方面的专家教授前来指导工作100余次。同时,实施了9个临猗特色水果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累计争取到7个以县域为单元的省部级平台。”临猗县副县长史高川介绍道。

临猗县在搭建“一院两站三中心”科技服务平台的同时,还立项实施30余个课题,与山西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签订40余项合作协议,发布了《临猗县年度产业重大技术任务清单》,确定了8项重大技术需求,累计解决了20余个技术关键难题。此外,临猗县还审定了猗冬1号、临冬2号两个自主优良冬枣品种,制定了矮砧密植苹果园建园技术规程,形成了果树脱毒苗木繁育技术模式、“郇阳果园”轻简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等六大模式。

2023年,临猗县打造了苹果“三新”技术示范基地、鲜枣数智产业基地、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示范基地等示范展示基地22个,比2022年增加了近3倍,累计获批7个省部级试验示范基地和智慧农业基地。其中,北辛乡苹果基地被授予“第二批全国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的称号;山西薛公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获评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临猗苹果”品牌收益增长率位列全国十大果品区域公用品牌第7位;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2年的18346元,增长到2023年的19998元,增幅9%。

临猗依托国家区域性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发展“郇阳果园”千亩示范基地两个、百亩示范园50余个;打造设施冬枣示范基地3个,现代设施鲜枣数智产业园1个,被授予“全国鲜枣生产4.0先行先试示范区”称号;建成恒温冷库500余座,年处理量25亿余公斤,成功入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和国家首批农产品物流基地。

通过科技赋能,“郇阳果园”亩均增收1万元,设施枣园亩均增收1.5万元,智能养殖产出投入比增加30%。创建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3个,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4万亩,荣获国家级奖项16个、省级奖项20余个,在县域科技现代化的先行上探索新模式、作出新示范。

育人才,扶主体

促进农业经营主体高能化

连日来,在临猗县小军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一处“郇阳果园”,负责人姚小军正组织工人对早熟苹果“大卫嘎啦”果园进行采摘后管理:整形修剪、浇水施肥……

这处“郇阳果园”占地100亩,2020年栽树建园,2021年挂果带产,后逐渐进入盛果期,效益越来越好。丰产的背后,是一系列高科技手段的强力支撑。走进“郇阳果园”,数字气象仪实时监测天气变化,智能防雹网有效抵御自然灾害,而高标准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则实现了精准灌溉与施肥,有效提高了水肥利用率、减少了资源浪费。

在临猗,有很多像姚小军一样运用现代农业技术管理果园的人,他们能够熟练操作各类新型农业机械,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除此之外,很多农业企业注重品牌建设、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通过标准化生产和质量认证,使农业品牌获得消费者信任,产品不仅在国内畅销,还能出口海外。

县域农业经营主体的高能化,是衡量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的最根本最关键的指标,是“人”的现代化。

共建工作开展以来,临猗积极探索创新发展路径,在平台建设、基地拓展方面成绩斐然。同时,在人才培育及主体扶持方面成效卓著,为地区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临猗县注重人才培育工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签订人才引育协议,先后培养高技能农业人才300余名,培育高素质农民两万余人。共建工作开展以来,1人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人获得农业农村部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18人获得省级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成果奖。

在此基础上,临猗县率先在全省开展乡镇农技队伍改革和村级农技员试点建设,通过定机构、定岗位、定职责、定任务等措施,确定乡镇农技专岗人员67人、村级农技人员160余人,为有效破解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线断”的问题提供了“临猗实践”。

在扶持农业经营主体工作中,临猗县共培育发展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15家;培育国家级农民合作社21家、省级农民合作社43家;培育省级家庭农场15个。

山西康顺达食品有限公司新增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年消化果品8000多吨,带动农户1.5万户;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山西御品一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年销售额达到3亿元,带动农户1.1万户;果品贮藏销售省级龙头企业山西皓美果蔬有限公司获得海关AEO高级认证企业称号,有效降低企业果品出口的贸易成本;组建果业联盟,全县苹果统一价格定为每公斤8元,带动果农亩均增收1万元,跻身全国早熟苹果市场第一方阵。

科技赋能农业经营主体,让临猗县收获了累累硕果,频现发展新亮点。2023年,中国园艺学会苹果分会学术年会在临猗召开,年会高度肯定了“郇阳果园”模式;2024年,国家级枣业学术研讨会在临猗成功举办,来自三省四市的枣业专家齐聚一堂,聚焦“新质生产力、鲜枣新动能”主题深入研讨,共绘枣业长远发展蓝图;今年5月,山西省果业人工防冰雹工作现场会也选址临猗,其间,临猗先进的防雹减灾技术惊艳全场,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应用……

一场场活动的举办,一次次会议的召开,无不彰显着临猗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引领示范作用。

建机制,强合力

推动科技创新应用制度化

县域科技创新应用的制度化,是衡量落实创新驱动发展观最核心最长效的指标,是“管理”的现代化。

“先行县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闯出一条县域农业科技现代化的路子。”临猗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荆晓丽介绍,在共建过程中,省农业农村厅、临猗县、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发挥各自的主体职责和优势,形成推进县域农业科技现代化的强大合力。

先行县共建工作开展以来,临猗县建立了“四联”新机制,深入推进科技先行县创建。

——多方联建攻关机制。以山西农业大学为主导,链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多学科、跨领域的联合专家组,着力推动技术攻关、人才培养、成果转化。

——部门联席会商机制。健全部门联席会商机制,实行定期会商、动态管理、跟踪问效,保障共建任务时时跟进、有序推进。

——四维联动推广机制。探索推行“党政+院校+企业+农户”机制,做到党政层面整合资源,推动科技与产业精准对接;院校层面走进一线,面对面、点对点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企业层面用好实训基地,推广、带动农户普及农业实用技术。

——融合联创带动机制。以先行县为引领,融合推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和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蹚出一条县域“科技富农、科技兴农、科技强农”的新路子。

“下一步,我们将从3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在合作的广度上再延伸。从苹果、冬枣、生猪3个主导产业向全县的石榴、鲜桃等产业延伸。在与山西农业大学合作的基础上,向省外院校延伸。二是在科研的深度上再发力。利用好现有的六大平台及人才优势,将引进、集成的技术,经试验推广后,在实践应用中再创新、再发明、再应用、再创造,走出一条具有临猗先行先试特色的新路子。三是在示范的力度上再强化。持续加大对已有科研成果的示范引领,使农业科技成果惠及更多的农民,造福更多的百姓,打造出临猗先行示范样板。”临猗县副县长王海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