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源自乙烯裂解焦油、煤焦油及FCC焦油等原料的热解过程,主要应用于轮胎制造业。此外,它在橡胶制品、塑料制品、油墨、涂料及新能源等领域也展现出了广泛的应用潜力。
*全球炭黑 前十企业占据六成以上份额
炭黑市场的主要品牌包括卡博特炭黑、博拉炭黑、欧励隆、黑猫炭黑、东海碳素等公司。从产能排名来看,美国的卡博特以229.2万吨的产能高居榜首,占据了全球12.2%的市场份额,彰显了其在炭黑生产领域的领先地位。紧随其后的是印度的博拉炭黑,其产能达到212.5万吨,占全球产能的11.3%,成为亚洲市场的领头羊。德国的欧励隆(Orion)则以137.1万吨的产能位列第三,展示了欧洲企业在炭黑产业中的强劲实力。
* 中国炭黑产业崛起迅速,多家中国企业位列榜单前列
在全球炭黑产业中,中国企业的表现尤为亮眼。江西黑猫以114.0万吨的产能排名第四,占全球产能的6.1%,成为中国炭黑产业的领头羊。国际中橡作为中国台湾的企业代表,以88.2万吨的产能排名第五。此外,金能科技、山西安仑、山西三强、龙星化工、山西永东和苏州宝化等中国企业也位列榜单之中,共同展示了中国炭黑产业的强大实力和多样化发展。
* 全球炭黑产业竞争格局多元化
其他主要参与者包括来自日本、俄罗斯、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公司。东海碳素以86.7万吨的产能位列第六。俄罗斯的鄂姆斯克(OCG)公司和雅罗斯拉夫斯基(Yaroslavsky)公司也分别进入了榜单的前列。
未来,全球炭黑产业将呈现出更加多元化、专业化的竞争格局,各大公司需要不断创新、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
从数据来看,亚太地区在炭黑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其中中国和印度的消费量最大,其次是欧洲。2023 年,亚太地区占全球炭黑市场的 50% 以上。
其中,中国以868万吨的产能稳居榜首,占据了全球总产能的46.2%。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中国在炭黑生产领域的绝对优势。紧随中国之后的是印度,其产能达到了188.2万吨,占全球总产能的10%。印度的炭黑生产近年来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同比增长率高达22.36%。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印度国内市场的旺盛需求,也意味着其在全球炭黑市场上的份额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亚太地区,轮胎和橡胶行业的蓬勃发展正有力驱动着炭黑市场的扩张。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政府致力于到2030年实现电动汽车全面普及的目标,如印度通过国家电动交通任务计划,预期未来几年将大幅提振汽车需求,进而促进轮胎等辅助行业——这些行业以炭黑为核心原料的增长。同时,特种炭黑市场渗透率的持续提升和电池领域应用的不断增长成为短期内推动市场的主要动力。然而,市场对回收炭黑的投资增加与原材料价格波动也为市场增长带来了一定挑战。展望未来,电动汽车普及率的不断提高预计将为炭黑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 行业总产能微增,市场需求持续旺盛
中国主导亚太地区市场,在炭黑生产和消费方面都占有更高的份额。2023年中国炭黑行业总产能达到886.3万吨,较2022年增长了3%。这一增长虽然不大,但考虑到炭黑在轮胎、橡胶制品、油漆涂料以及纺织工业中的广泛应用,这一增长仍然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随着国内外市场对轮胎需求的不断增长,中国轮胎行业正在经历大幅增长,进一步拉动了炭黑的市场需求。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橡胶轮胎外胎产量较上年同期增15.3%至9.87754亿条,累计出口量也实现了同比增长。同时,中国汽车产销量也在2023年首次双双突破3000万辆,创历史新高。这些数据的背后,是国内外市场对汽车和轮胎的旺盛需求,也是炭黑行业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 多元应用助推中国炭黑行业,多重挑战待破解
中国炭黑行业在产能稳定与增长并存、市场需求持续旺盛、轮胎产量与汽车产销量双增长以及多元化应用推动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潜力;然而,这一行业在迎来广阔前景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与问题。
近年来,炭黑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日益凸显,平均开工率徘徊在70%左右,远低于理想水平。这一结构性产能过剩现象,叠加国际市场的不景气与国内需求的放缓,导致行业整体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企业创新能力受限,发展后劲明显不足。炭黑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找突破口,成为摆在行业面前的紧迫课题。
据炭黑产业网了解,原料油作为炭黑生产的核心成本要素,其价格波动直接关乎企业的盈利状况。当前,炭黑行业因原料油占比过高而失去了市场定价的主动权,企业盈利空间因此变得极为有限,甚至时常面临亏损风险。
此外,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升和“双碳”目标的加速推进,炭黑行业面临着巨大的环保压力。每年高达1030万吨的CO₂排放和同等数量的油耗,使得传统的高能耗、高排放生产模式难以为继。在此背景下,炭黑行业亟需探索绿色低碳的转型之路,通过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加快自主技术创新,推动产业技术升级,以科技力量引领行业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发展新路径。
友情提示:以上内容由炭黑产业网编辑,了解更多信息请关注“炭黑产业网”公众号。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