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艰苦的革命时期,有一支差不多一千人的工农革命军来到了荒无人烟的井冈山。井冈山地理环境很险峻,便于隐蔽,可生存条件特别差。每天得有好多粮食才能养活所有人,不然就没活路了。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毛主席镇定自若,费尽心思。最后,毛主席凭借非凡的智慧和坚定的决心,让这贫瘠的地方有了新的活力。但是,毛主席到底做了哪些事,才让井冈山根据地能生存下来,还慢慢发展壮大起来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 初抵井冈山,面临重重困难】

秋收起义失败后,工农革命军一路败退,情况十分危急。1927年10月,毛泽东等人开了个秘密会议,决定前往井冈山重新建立根据地。井冈山地形险要,易守难攻,不过当地又穷,生产力又落后,这对来驻扎的革命队伍来说是个很大的考验。

有一支差不多上千人的队伍,粮食储备只够吃三个月。他们刚到井冈山,就碰到了多年都没解决的“问题”。估算一下就能知道,这支队伍每天得消耗一万五千斤粮食,这吃饭的压力可太大了。要是粮食供应不上,大家可就要受苦了。

工农革命军不光粮食紧缺,还面临着别的严重问题。当地缺盐、棉花、药物这些生活必需品,军队里的病员得不到很好的治疗。他们只能冒着生命危险,悄悄从外面买或者偷运这些东西。要是被国民党军队发现了,那就会被狠狠打击。

另外,井冈山那儿有两支武装力量,是由袁文才和王佐带领的。他们人多势众,很有气势,实力可不能小看。要是得不到这两支武装力量的认可和支持,革命队伍在井冈山就扎不下根来。

毛泽东碰到不少困难的时候,一直都很谦逊,待人真诚。他自己主动去跟袁文才那些人接触,还送了好多武器弹药呢,慢慢地就获取了对方的信任。经过不断努力,革命军最后得到许可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了。

不过,到了井冈山之后,首要的大事就是解决众多人马的温饱问题。那时的环境十分贫瘠,这么庞大的军队根本养不起。毛泽东心里很清楚,要是吃饭的问题不能完全解决,根据地的建立就成了没源头的水、没根基的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 妥善解决吃饭问题】

要是粮食问题解决不了,就谈不上根据地了。毛泽东很清楚这点,所以他首先把精力放在保证军民能吃饱饭上。

首先,他打算把一部分人分散到别的地区,这样能减轻井冈山的粮食负担。那时候,除了第19团之外,剩下那些由湘南农民组成的湘军,都被打发回原籍去了。这一丢卒保车的做法,保证了主力部队的生存和发展。

其次,毛泽东下令狠狠整治当地的地主豪绅。这些地主豪绅在乡村里作威作福,长期压榨农民,积攒了好多粮食和财富。工农革命军不停地找他们“算账”,收缴了许多财物。对那些犯了严重罪行的,就直接把他们的全部家产没收归公。

在打击豪绅的时候,也出过一些意外情况。有些地主为了不被铲除,只能带着全家老小往外跑。不过,革命军最后还是发现了他们偷偷藏起来的金银财宝,全都给收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系列行动在短时间里就给根据地弄来了好多粮食和物资。有了这些东西,士气当然就高涨起来了,军民的生活也有了依靠。

与此同时,毛泽东积极大力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风气。尽管已经有了一些资源,可分到每个人手里的数量依旧非常有限。为了避免资源被浪费,毛泽东率先垂范,号召大家过紧日子。

物资最匮乏的时候,军民得靠吃野菜填饱肚子。有时候,连清洗伤口的盐水都弄不到,只能紧紧勒住绷带直接包扎。不过,大家从来就没放弃过,一直咬着牙跟困难较劲儿。

生活资料曾经极度匮乏,毛泽东和大家一起同甘共苦,他用自己的行动把“同甘共苦”的真正内涵展现出来。就是靠着这种顽强的毅力,井冈山根据地才能持续发展下去。

1928年春,朱德、陈毅等人一来,根据地的人口一下子就增加到一万多人了。每天消耗的粮食多达1.5万斤,这数字很惊人。在这么大的压力面前,毛泽东很沉着,想出办法保证了军民基本的生存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温饱问题暂时解决了,可粮食、资金、物资的长期供给还急需解决。于是,毛泽东很快就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政策措施,从根本上打破了这一困局。

【三. 大力发展农业经济】

在解决温饱问题后,毛泽东认识到,只有从根本上发展经济,根据地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于是,他率先大力推动彻底的土地革命,把地主占有的土地夺回来,平均分给广大农民。

在推行这个革命性政策的时候,毛泽东按照“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原则,发动农民自己行动起来,自己解放自己。农民们积极性特别高,没日没夜地推翻地主阶级的统治。

没过多久,井冈山周边的土地就都分到农民手里头了。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也当家作主了,生产的积极性特别高。这时候呢,工农革命军还从各个地方找来很多农业专家,教农民先进的种地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一时间,根据地里面还大规模地推行种植棉、麻之类的经济作物。工农革命军组建了棉麻公司,统一进行收购加工,增加了附加值。并且重视传统手工业的发展,制糖、织布、制陶等行业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根据地采取这些得力措施后,粮食和生活必需品的产量很快就大大增加了,物资短缺的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特别了不起的是,毛泽东在实践里创造性地提出了“”这一指导思想,给中国革命事业指出了方向。

1929年初,毛泽东亲自视察井冈山根据地的农业生产,看到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稻田到处绿油油的,农民们都在辛勤地劳作着。毛泽东特别高兴,他对身旁的工作人员讲:“

毛泽东的目光放得更远,他知道仅有粮食是远远不行的,得让农村经济综合发展起来才行。他亲自安排工农革命军在各地设立贸易站,开办小商品交易市场,把农产品运到城镇去换工业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根据地里面开了好多手工作坊,生产布、纸、砖瓦这些生活必需品,来满足军队和老百姓的需求。因为农村贸易和手工业发展起来了,物资很快就有效流通起来了,城乡经济开始有了相互依存、良性循环的状态。

【四. 建立商品交换体系】

农业生产不断发展,根据地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产量也慢慢增多。可是一直在偏僻的山区待着的话,这些商品很难卖到外面去。为了让经济循环顺畅起来,毛泽东决定在周边的城镇设立贸易站点,把内外的商品流通渠道打通。

1928年春,湘乡设立了第一个贸易站。工农革命军安排了专门的商务人员,这些人负责收购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再运到城镇售卖。同时,他们也会买进一些生活必需品和工业原料,不断地送回根据地。

贸易站一设立,根据地的经济很快就被带动得有活力了。农民把手里的农产品卖出去,又能换回来工业品和生活用品,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了。手工业者呢,销路好了,也赚了不少钱,干活就更勤快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以后,根据地和外界就有了持续不断的经济往来。每到收购农产品的时候,各地都会组建起很大的运输车队,拉着粮食和别的特产到城镇去交换。

除了政府主导的商品交换之外,各地群众也自发组织起贸易活动。1929年8月,毛泽东为支持这种基层的经济活动,下令在根据地开办了“ ”。

在上游石坪的一个宽敞地方设有集市,每周固定开市一次。农民们带着自家的农副产品,手工业者带着自己加工的手工艺品,从各个地方赶来,把东西卖给城里的商人。

因为安全有保证,集市的规模就越做越大了。除了本地人,好多外地的商贩都听说这里不错就来了,把各种各样的工业品运过来,跟农民换东西。这股从城乡两边来的力量,使集市成了根据地最大的物资集散地。

在根据地内部,商品交换活动也越来越活跃。到处都能看到农村的小商小贩在路上走,他们把像毛竹家具、麻袋这类手工制品卖到附近的村子,再换回柴米油盐之类的生活用品。这种基层自发的贸易,和集市一样,有力地促进了根据地经济的流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为了保障经济贸易活动正常开展,专门设立了商会组织,制定统一的商业政策。像规范交易秩序,防止有人欺行霸市;并且严格管控物价,抑制通货膨胀。在毛泽东的安排下,根据地内外的商品交换渠道被疏通了,物资得以有序高效地流通。

【五. 粮食自给有余,根据地渐趋富庶】

井冈山根据地靠着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经济很快就有了很大的起色。农业生产有了质的提升,各种商品都能顺利流通,城乡经济形成了互利共赢的良性循环。

到1930年春的时候,根据地就已经能完全自给自足了,还存有相当多的余粮呢。这就大大减轻了饥荒带来的威胁,让军民的生活不用担心会缺粮。就在当年秋收的时候,粮食产量达到了一千多万斤。

同一时间,各地经济作物的产量也在不断提高。像当年的棉花、油料、烟草之类的商品,总产量都超过了百万斤。为了把这些产品处理掉,根据地陆续开办了不少加工企业,把初级产品精细加工之后再往外面销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1年年初的时候,根据地商会把当年的贸易额给公布出来了,有一百七十多万呢。这数字可比刚建立根据地的时候高多了,这就表明根据地的经济体量增长得特别快。

和以前比起来,那时候的根据地已经是物产丰富、充满生机了。为了纪念革命军民共同谱写的这段艰苦奋斗的历史,当年7月毛泽东还特地亲笔写了“五个大字”,赞扬军民作出的不懈努力。

根据地发展过程中,出了不少特别难得的革命人才。就在不久前,那些年轻的佃农、贫农,受到革命的影响,都变成了优秀的经济管理干部。他们搞起农业生产、手工业加工,成了推动经济发展的骨干。

1929年的时候,陈昆仑当上了宁冈县苏维埃政府的主席,在农业发展和手工业复兴方面出了不少力。同一年11月,龚楚声这个贫农出身的人被赋予重任,负责主持根据地的商品交换工作。在他的带领下,根据地的内外贸易活动特别活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努力,这些基层革命干部在艰难的环境里很快成长起来。就像毛泽东说的那样:“实践一再证明了毛泽东这一豪言壮语的价值。”

井冈山根据地短短几年就有了极大变化,从温饱都成问题变得生活富足了,从又穷又弱变得经济腾飞了。这中间有着无数革命者的艰辛努力,也体现出毛泽东非凡的领导能力,他把民众力量紧紧凝聚起来,才创造出这么难得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