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阳。”
刚过去不久的《放肆青春》十周年演唱会上,伴随着《光阴的故事》节奏响起,两位演唱者缓缓唱着“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时代文旅董事长熊晓杰、复旦大学新闻学教授张志安分别从机场和课堂奔赴而来,甚至没有经过排练和磨合,却和观众形成了共振。
当熊晓杰一改往日严肃的专家模样,穿着卫衣牛仔裤抱着吉他坐在舞台中央,很难想象,这天也是他59岁的生日。
而时间再往回推几日,熊晓杰还在张家界全球旅游业创新周现场,参与了一场有关主题公园“爆改”探讨的文旅大会,犀利观点、专业点评,与他在演唱会上呈现的形象大相径庭。
正如著名媒体人龙雪晴对熊晓杰的评价所言——“老熊是罕见的既宽仁温善又积极有为的行动派,有种摇滚乐手不遑宁息要折腾点事的生命力。”
从“赢周刊”,到“长隆集团”,再到新公司“时代文旅”,熊晓杰始终都是行业翘楚。本期名人堂,SMART度假产业平台与熊晓杰进行深度对话,了解这位“超级中年”的AB面。
刚刚结束的张家界全球旅游业创新周上,“爆改主题公园”专场对话不同于传统的 “乙方路演+甲方点评”形式给业者带来了不小的震撼,该专场不仅对如何改变主题公园原有运营模式进行了探讨,也为“甲方”们引入文化创意和设计思维。
“随着时代的发展,‘复制+粘贴’的运营方法越来越过时,全世界能“抄”的模式在中国基本上都有了。”
面对SMART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熊晓杰都给出了专业且严谨的回答,有的答案甚至有些犀利。
其实在进入文旅行业之前,熊晓杰已经是媒体界为人熟知的著名记者,并成功创办了《赢周刊》。创刊期间,熊晓杰以“追踪商战、剖析成败、聚焦名人”为策略,其众多报道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影响了众多民营企业。
九十年代,熊晓杰与王志纲合影
“做记者非常好的一点就是纵采百家之长,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16年的媒体生涯,熊晓杰先后访谈了近200位财经名人,对商界精英的经营理念、思维模式进行深度挖掘。正是这些丰富的经历和体验为熊晓杰铺设了非常稳固的路,也成就了他对商业的理解和对市场趋势的洞察。于是2005年,熊晓杰弃笔从商,加入长隆,开始践行他的理念。
他的商业之路看起来很顺利。2013 年,长隆同《爸爸去哪儿》合作,抓住亲子游热潮,吸引更多的家庭前来游玩。之后,《奇妙的朋友》《奔跑吧兄弟》《全员加速中》等国内头部综艺节目先后在长隆落地,开创了主题公园与强IP深度合作的先河。他将其视为“借船出海”的过程,从综艺编剧、导演身上找灵感,将景区场景通过综艺传播出去。
在长隆期间,熊晓杰策划并执行湖南卫视《奇妙的朋友》真人秀
熊晓杰说,“长隆不是一家旅游企业,而是一家娱乐企业;它不只是一个企业,更是一个媒体。” 在他的带领下,团队从0开始打造长隆1000万+粉丝自媒体矩阵,业绩保持每年两位数的高速增长。
熊晓杰的博士生导师卢泰宏教授曾借用罗曼·罗兰的一句话评价他:“有的人凭借自己的努力,可以成功抵达人生的彼岸;有的人还可以凭借努力,多次抵达人生的彼岸。熊晓杰就是后者。”
在文旅一线做了十几年后,熊晓杰带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和社会资源,又开始尝试不一样的职业和生活——他创办了时代文旅。身份从甲方转变为乙方,熊晓杰及其团队开始为文旅企业和城市提供战略顾问服务,并总结了娱乐化营销和企业媒体化两大理论。
其实,从长隆离职后,也曾有一些企业高薪聘请熊晓杰,但是他仍选择进入“文旅战略营销咨询”这扇窄门。因为在他看来,帮助一个企业所带来的价值感,无法与帮助众多企业所带来的价值感相提并论。
在疫情期间,全国文旅行业市场惨淡,熊晓杰却大部分时间都在出差,实地考察、走访市场、拍音乐MV……他想提醒自己,也告诉大家要相信“相信的力量”,因为相信春天会来,而一直持续坚持与努力。
回望过去,无论是《赢周刊》“协助中小企业成长”的使命,还是时代文旅“成为中国文旅第一品牌”的未来愿景,他一直试图用表达能力和行动激励自己并感染别人。
熊晓杰一直认为自己人生的下半场应该是一个知识传播者,于是他在工作之余,一直坚持做《熊晓杰说文旅》自媒体,并获得了行业内广泛认可。2022年底,他将视频内容整理成册出版,《熊晓杰说文旅》一经面世反响热烈。
在熊晓杰的朋友圈中,最常见的内容也是文旅相关新闻和行业动态,往往还会附有一段他的点评或摘录。而在专业严谨工作态度的B面,是熊晓杰乐观放肆的生活态度。
“熊出没,请注意!”
在没有了解之前,大家肯定不会想到熊晓杰个人公众号名称会是“熊出没”,并戏称其记录着“一只六十年代生熊的自言自语。”这与他工作中所表现的形象大相径庭。
中国著名战略咨询专家王志纲曾评价道,人有三种活法,一种是圈养、一种是放养、一种是野生,能够三种形态都经历的人少之又少,熊晓杰就是属于三种都经历的人。
在熊晓杰的经历中,有两个爱好对他影响极深:一个是读书,另一个是音乐。
“书是塑造人的刻刀。” 从宏观经济到人文情怀,从品牌营销到生活趋势,熊晓杰发现通过阅读会让他保持对新事物的敏感洞察。他在日本出差时看了很多相关书籍,去了解日本的历史,了解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其社会变革,产业如何发展,又如何衰败。熊晓杰想通过阅读书籍找到洞悉未来的慧眼。
对阅读的热爱也被熊晓杰一直沿用到了工作之中,他每次面试都会问新人平时看些什么书,在公司内也鼓励和倡导大家读书。后来,熊晓杰索性写了一篇文章叫《那些让我变成现在模样的书》,记录那些对他有深刻影响的书籍,让大家按图索骥。
而音乐则被熊晓杰视为“生命中的血液”,是他工作和生活中重要的气口。
“我要办一个史无前例的众筹音乐会,以音乐和创意来庆祝自己的生日。”
2014年10月26日,时逢熊晓杰49岁生日,他以此为契机众筹了一场音乐会——《放肆青春—熊出没和他的朋友们》。这场演唱会很特殊,创办者、歌手、观众都是同一群人,他们有的是创始人,有的是音乐人,有的是设计师,他们相聚的主要原因很简单,“情怀”两字足矣。
他希望通过这场演唱会向大家,尤其向他的女儿证明人生的任何年龄都可以活得很精彩。此后,以他的生日为契机,很多音乐人或热爱音乐的人相聚,每年举办一次《放肆青春》社群演唱会。
而今年,《放肆青春》十周年演唱会在广州如约举行。从第一年“熊出没和他的朋友们”主题开始,到十周年以“太阳照常升起”为主题,每一场《放肆青春》演唱会都在试图向青春、理想、时代致敬。
熊晓杰说,这是一场向青春致敬的派对,以此纪念我们早已开始、仍在继续,且当延绵不绝的黄金时代。它怀旧,但决不伤感 ;它励志,同时也娱乐。
回溯熊晓杰的经历,会发现这种情怀与理想主义,在他的职业生涯里一以贯之。
在困难时期,时代文旅公司户外的广告牌上写着“文旅的春天一定会来到”。熊晓杰希望用他们的信念为行业点一盏灯,哪怕只是微光。“因为我们相信,这盏微光,总能吸引更多志同道合者。”
一个点亮“微光”的人,总会成为真正的引路者。无论是在媒体、文旅营销,还是生活,皆是如此。
作为资深的文旅战略营销专家,您觉得张家界目前文旅行业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如何更好的打造张家界的城市品牌?
熊晓杰:
我认为张家界和中国的其他城市一样,都面临着品牌焕新的问题。有些城市文旅知名度较低,所以它需要出圈、出名;但有些城市曾经非常有名,需要重新定位焕新。我认为任何事情——无论是企业、项目、地方,最重要的都是解决战略问题。
在当下的消费趋势下,我们首先要考虑战略定位是什么?究竟是观光型还是度假型?度假是高端度假还是低端度假?有特色还是没有特色?我们需要在中国找到一个独一无二的战略定位,让大家可以轻易联想到你是某品类的第一。你要抓住一个定位,并且找准核心人群,把全国甚至全世界喜欢这个产品和服务的人,吸引到你这里来。这就需要我们根据现有的历史文化基础、交通环境等条件,去确定一个自己的定位,根据定位去宣传品牌,从而去补齐一些短板,让我们这个定位更加的丰富和充实。所以我觉得张家界最重要的,不是找设计师,也不是找建筑师,甚至不是找内容的规划者。
张家界最重要的是解决战略定位的问题。唯一的办法是要学习和开放,引进外面的人才、思维,以及各种新物种、新业态、新文旅的体验方式,然后彻底改变张家界在大家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
张家界有众多的这些文旅行业从业者和创业者,对于他们,您有什么建议?
熊晓杰:
我们过去在做文旅建设与文旅发展的时候往往会先进行景区规划,然后再去招揽顾客。而以榕江为例,它做的非常好的是先做内容和爆点,从而引起大家的关注,然后再发展餐饮和酒店等业态。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逻辑——由内容带动关注,由关注来带动产业布局建设及完善。因为这个爆款的关注,文旅的事业发展主要有以下三点影响因素:第一,要以当地特色为基础;第二,在全国范围内是能够引起大家共鸣;第三是学会包装故事,把看起来很小的卖点与城市文化、市民气质和城市综合治理相结合。
总体而言,就是利用当地的特色产品、食物去激发全民的参与和狂欢。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去制造一些话题和卖点,通过自媒体矩阵的包装去扩散传播,迅速获得声量。对于张家界来讲,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敢于自我否定,重新寻找新的赛道。这个赛道怎么找?要根据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当下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以及整个文旅行业趋势的变化,结合这三点来寻找我们新的赛道。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往期内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