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谭嗣同无论怎样气壮山河——“我自横刀向天笑”(从长远来看是为民谋利),在菜市口朝他丢菜叶的愤怒群众也不少啊!《选集》第一卷讲得很明白:从黄巾起义到太平天国,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在中国,占据中心城市的坚固之敌向来顽固死硬。
不仅仅是军队数量、防御部署或是武器装备。就如同领袖们早已指出:“我国……工人力量薄弱……无法单纯依靠自身”形成紧密的力量。黄巾军转战各地会遇到激烈的抵抗,其具体原因就在于不同区域的民意基础之上。
试问,侵略者为何会得到本国民众的支持?旧制度下的平民为何会为贵族卖命?因为虽然他们也是被奴役者,但这些人在本质上也是一定意义上的既得利益者,只是他们自己不明白,或者闷头发财不说罢了。
何为民意?从古自今,最大的民意并不是反。而是希望建立一个公平、稳定的社会次序,并由此来构建更加美好的生活。简单的说,只要基本生活能过得下去,谁又愿意去过真正刀口舔血的日子?
小冰河期的东汉末年,无论是连年天灾导致的大规模粮食减产,或者是底层老百姓遭受到更加严酷的土地兼并,既然不是所有的农民都活不下去,那么凑活着过便是合适的选择。没有具体理论纲领的张家兄弟,谈何担负起建立新次序的核心?
事实上根本不用官军出马,只要各地地主有百分之30不是把族人当牲口使,有百分之30在看到气势汹汹的义军后,立马开展“减租减息”。顺带以组织“护院民兵”为名,承诺凭军功有跨越阶层的可能,自然会有一大片保甲队伍响应。
东汉最大的地主——汉灵帝就是这么做的。三月壬子,灵帝大赦天下党人。允许之前因“党锢之祸”被流放的大批士族回京做官;允许公卿推举子女或民间能人到公车署接受面试;各地迅速招兵买马平剿叛贼。
这一系列的措施,使得后面三国时代的大量重要人物诸如:曹操、孙坚、袁绍、刘备、董卓等,各大小代表地主利益的都冒出来了。州牧一职也是这么来的。灵帝说:从现在开始,别跟我扯什么郡守、郡丞的,也不要觉得刺史还是个虚官。
一州的军政监三权全归州牧拍板。剿匪有功都是你州牧的,出了问题也全都由你担责。我只负责看结果,部门之间扯皮推诿的问题也不再是个事儿。这样一来,从权力的平衡性来讲或许不够好看,但你觉得张教主还会有机会吗?
一旦“曹操们”手握大权,回到历经数代积淀的本乡。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他们能迅速把隐藏到社会深处的各种脉络重新整合起来。也只有他们才知道老家的粮库在哪里。明白当地的铁器和盐税有多少,晓得家乡的门阀才子们又都在何地。
这才是在天下大乱时,能真正接管地方的强大力量。也只有他们,才能够把粮食税收、武器制造、资源军饷等可持续发展的事情搞起来。曹仁:后豪杰并起,阴结少年得千余人。曹洪:洪将家兵千余人。李典:合宾客数千家在乘氏。
吕虔:将家兵守湖陆。许褚:聚少年及宗族数千家,坚壁以御寇。田畴:率其宗族附从数百人。都是以本家积蓄多年的宗族为核心,顺带招降纳叛,吸纳流民,为己所用。而失去土地的流民军显然没有这样的本事。
刘伯温曾经这样给朱元璋介绍农民起义,大致有以下7个方面:1、亵渎圣人,败坏伦理。2、攻伐无度、形同流寇。3、或降或反,相互猜忌。4、不能自足,不识兵法。5、掠人财产,只取不养。6、心胸狭隘、相互攻伐。
7、胜时聚集,败时鸟散。此7个方面不除,虽自称义军,不过草寇流贼耳。是的,黄巾军本来就是流民军。他们没有可以持续的后勤保障,如蝗虫般占一处,抢一处。这一处抢完了,又一窝蜂地去抢下一处。
而被祸害的普通农民只能逼得跟着队伍走,终于成为社会的巨大毒瘤。因为他们没有重新组织生产关系的能力。这也是中学历史书上那句耳熟能详的:“被窃取了胜利果实”的真实原因——局限性。
张角兄弟,他们可曾提出过比较明确的、合理的方案?除了指出“岁在甲子、黄天当立”这样的一个结果,即使是“平田均粮”的旗帜也没有。如何持续?当然了,也不是说汉末的老百姓就一定比唐末、明末的傻。
而后来者之所以能喊出口号,不过是在历经历代失败之后,于前人基础上对事物认知的不断深化而已。可话又说回来了,这三权是放下去了,那些阴结死士的诸侯们又甘愿再把权力还回去吗?想当年高祖白马盟誓,非刘姓者不能封王。
而当一纸纸名为州牧、实为王爷的红头文件都发下去时,大汉的最后一口气,也算是被折腾得干干净净。被杀怕了的读书人,深感不受中央信任的公卿士族们,不再信任该朝的仕途分红,便索性自己开始向豪族转变,屯土地、匿人口、聚死士、拢人心。
这一时期,如爱国青年曹操也坚决辞去了中央官职,回家读书种田,伺机而动。大量的官员提出辞呈,或者消极怠工不再为政。中间最出名的一个叫司马直。灵帝令他去当巨鹿郡太守。由于看不惯官场贿赂的乱象,坚决不搞买官卖官。
于上任途中以慷慨的语言痛斥了末世之各种弊端后,选择自杀以明志。清官都活不下去了,这大汉还有救吗?剿灭黄巾军,中央军队如卢植、皇莆嵩等确实是主力。但各地割据势力的围剿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作用。公元189年,对照前几任算是高龄后,汉灵帝在33岁时选择驾崩。事实上的东汉,也算是真亡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