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华校歌 百年回响”专题展览开展

校歌是学校精神文化追求的重要象征,承载着凝聚师生、激励图强的使命。为纪念清华校歌诞生100周年,在校史馆和档案馆的大力支持下,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自12月起,在国际一期C栋大厅特别举办“清华校歌 百年回响”专题展览。除了线下观展,广大师生还可登录网址:(需内网或连接VPN),随时随地在线浏览“清华校歌 百年回响”3D展厅,沉浸式感受校歌百年的文化魅力。

清华校歌创作于中国内忧外患之际,歌词中以“大同爰跻,祖国以光”为清华之责任,以“东西文化,荟萃一堂”“新旧合冶,殊途同归”“立德立言,无问西东”为学校教育救国之路径,以“学问笃实”“器识为先”为学生应俱备之优良品格。校歌中所歌咏的爱国、博学、修德、自强等品质,至今依然为清华所珍视,为时代所需要。

本次展览分为“乐歌缘起”、“词韵新章”、“歌咏之志”、“词韵悠长”等四个部分,展现校歌形成的历史脉络,阐释校歌深蕴的文化内涵,激励每一位清华人爱国奉献、追求卓越,在行健不息的奋斗中不断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际一期展览现场

观展师生抒心得:

这次展览让我更加深入了解了校歌背后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校歌从英文版本到中文版本的演变,体现了清华对中华优秀文化的深度认同和积极传承。歌词中的每一句都承载了厚重的责任感与理想追求,尤其是“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的教诲让我感触颇深,这不仅是一种治学态度,更是为人立世的准则。校歌的百年传承,不仅仅是旋律和文字的流转,更是清华人追求卓越与自强不息精神的真实写照。我希望自己能够铭记校歌的精神,在未来以更加坚定的行动回馈时代与社会。

——深建筑博班郜英洲

看完本次专题展览,深感清华校歌的百年传承作为清华精神的象征,承载着凝聚师生、激励图强的使命。校歌创作于民族危难之时,其“大同爰跻,祖国以光”的责任感和“东西文化,荟萃一堂”的理念,既体现了清华在内忧外患下的教育初心,也展现了清华文化包容与学术探求的精神。歌词中“立德立言,无问西东”的期许和“学问笃实,器识为先”的理念激励着每一位清华学子爱国奉献、追求卓越。从沉寂到复兴,校歌已成为清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传承着爱国、博学、自强、厚德的精神,激励一代代清华人以实际行动回应时代的召唤。

——深制研232班向喻遥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理所在,即趋附之

──施滉清华毕业100周年纪念展开展

为纪念清华校友施滉烈士毕业100周年,在校史馆和档案馆的大力支持下,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自12月起,在信息大楼文化艺术展厅线下展出《真理所在,即趋附之──施滉清华毕业一百周年纪念展》。除了线下观展,广大师生还可以通过网址:(需内网或连接VPN),随时随地实现“云观展”,沉浸式漫游“真理所在,即趋附之──施滉清华毕业一百周年纪念展”3D展厅。

展览通过20余块展板、60多幅珍贵图片,展示了施滉从滇西白族少年逐步成长为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短暂而伟大的一生。本次展览,旨在更好地向清华师生宣传弘扬施滉烈士的事迹和精神,教育广大师生员工努力学习,积极为党工作,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施滉(1900—1934),云南洱源人。中共党员。1917年进入清华学校,在清华期间和冀朝鼎、徐永煐等人组织了进步学生团体“唯真学会”,后在“唯真学会”内成立秘密核心组织“超桃”,提出了“政治救国”的主张。1924年秋,入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东方史。1927年加入共产党,是清华留美学生中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之一,曾担任美国共产党中国局第一任书记。1930年回国,曾担任河北省委宣传部长、省委书记。1933年冬,被叛徒出卖而被捕。他坚贞不屈,1934年初在南京雨花台壮烈牺牲,时年34岁。施滉用生命塑造了一个共产党员崇高的革命气节,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施滉为之献身的伟大事业永放光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息大楼展览现场

观展师生抒心得:

通过观展,我深刻体会到施滉烈士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作为清华学子的优秀代表,他不仅用行动践行了“求真”“救国”的使命,更用一生诠释了理想和信念的力量。从清华校园的青春岁月到远渡重洋的学术追求,再到回国后的不懈奋斗,施滉以他的智慧和勇气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贡献了全部力量。他的人生启示我们,知识不仅是个人成长的基石,更是社会变革的利器。他的信念与牺牲激励着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与发展,用奋斗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篇章。

——深海洋研234班刘语诺

施滉作为清华人和共产主义革命烈士,他短暂而辉煌的一生诠释了他为理想信念不懈奋斗的崇高精神。从家乡的朴素教育到清华的严谨学术熏陶,他始终心系家国,以知识为利器,以行动为指南。在清华时期,他以“超桃”组织为依托,将爱国主义转化为实际行动,提出“政治救国”的主张。加入共产党后,他的信仰更为坚定,无论是在美国推动华侨革命,还是在莫斯科深入学习马列主义,他都满腔热忱投身于党的事业,直至最终在南京雨花台英勇牺牲,他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通过这次展览,我体会到理想和信念是人生最坚固的支柱,施滉的故事让我们铭记历史,更激励我们在新时代以实际行动践行民族复兴的伟业!

——深制研232班向喻遥岑

让我们一“研”为定!

从北大到清华,36岁讲师用游戏玩转人生

2024清华-京大环境技术联合研究与教育研讨会举办

供稿|教职工工作办公室

文|刘语诺、林文丽

图|王汝婷、张震

编辑|戴雨静

审核|陈超群

排版|朱皓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