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澳门的学历造假等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给求职者、企业都敲响了警钟。
“最快3个月拿到海外硕士双证,时间成本大于经济成本”
“半个月拿美国硕士单证,企业绝对认可”
“从中专到博士只需五年”……
海外“速成学历”的广告,真能成为货真价实的学历吗?
花钱就能买来“合规”的海外学历,无疑暴露了海外学历认证审查的漏洞。海外学历认证一般对学制、境外停留时间有要求,但是一些机构却能找到变通之法。这种情况会扰乱留学秩序、破坏教育公平。
交钱后不用出国,短短几个月就能轻松拿到正规学历,这对于那些在国内外踏踏实实学习、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深造,通过努力拿到学历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不公平的。
一名称毕业于“芝加哥艺术学院”的海归精英,带着一份极其优秀的工作履历,拿到了北京某公司的创意中心总经理。然而在工作期间,公司称其表现很不尽人意。半年后,公司对这位即将离职的员工开展调查,发现其虚构了学历与工作经验。
为什么有人愿意花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买一个海外学历?学历提升需求的背后是什么?当下,就业形势复杂而严峻,也加剧了“卷学历”现象。而且,学历不仅是好工作的敲门砖,在后续的加薪、升职、落户积分等情况下也能获得优势。
没有真才实学,靠着“买学历”在就业市场上获得多一种竞争优势,会带来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败坏社会风气。
发放Offer前的必修课:对海外学历进行全面背景调查
不仅留学市场存在混乱,国内学历造假现象同样严重。
根据《2024中国职业信用风险白皮书》的数据显示,在租赁和商务服务行业中,“教育背景验证”的风险率为3.56%,其次是高新技术行业,风险率为2.34%;制造行业为2.02%;房地产行业为1.79%;互联网和IT行业为1.68%;金融行业则为0.48%。
为什么假学历现象难以遏制?主要原因在于,无论是升迁还是求职,学历已成为一种门槛和要求。许多职场人士认为,良好的学历能够为他们带来更好的就业机会。
此外,求职者进行学历和学位造假的原因有二:一是社会对学历、学位的要求日益提高,二是造假的成本相对较低。久而久之,假学历扭曲了职场人的价值观,使这一现象难以根除。
更重要的是,职场中普遍存在“唯学历论”,反映出企业在快速筛选人才时对学历的过度依赖,认为高学历是能力、潜力和专业性的象征。然而,这种做法带来了明显的风险。
过度重视学历可能导致优秀但学历不高的候选人被忽视,企业因此陷入唯学历论的误区,认为提高学历门槛才能找到合适的人才。此外,过于看重学历还可能导致团队成员背景单一,缺乏创新和多样性。
背景调查的重要性:确保海外学历的真实性
近年来,随着教育背景核实体系的完善和背景调查的普及,企业对人才招聘的学历和学位要求逐渐趋向严格、全面和真实。企业特别需要核实求职者的学历和学位的真实性。
首先,从源头把关,官方认证机构必须积极履行职责,规范留学秩序,维护教育公平。这包括完善海外留学的认证审查机制、加强审查力度,堵住通过金钱获取证书的漏洞。
有关机构应加强对海外高校的认证审查,及时更新院校名单,并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院校暂停认证。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已发布公告,明确对菲律宾、蒙古、印度等国的13所院校的学位认证申请加强审查。这些措施是维护留学人员合法权益和维持留学市场正常秩序的必要举措。
其次,企业在核查海外学历时,应建立清晰的流程,包括信息收集、授权确认和原件审查等关键环节。在获得候选人书面授权后,核对学历证书等文件,以确保核查过程的合法性和透明度。
此外,企业可以与专业背景调查机构合作,这些机构拥有全球院校数据库及丰富的核查经验,可以快速验证学历的真实性。针对重点岗位,建议直接联系相关院校或认证机构,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在核查过程中,特别需要关注院校的合法性、学位颁发的真实性以及学习形式的具体情况。警惕“文凭工厂”提供的虚假学历,并仔细核对证书的细节(如编号和颁发时间),以识别可能的造假行为。
那么,为什么需要核查学历的真实性?虽然我们难以判断学历是否通过购买获得,但一个人是否拥有相应的学习经历,以及是否通过这些经历获得了相应的能力,才是企业所重视的。
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学历提升,值得尊重;而抱有侥幸心理的人,不仅得不到真才实学,还可能陷入骗局,最终导致时间和金钱的浪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