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图片回顾专栏往期内容

▴点击查看视频▴

2024年12月10日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

( 点击回顾详情)

6位不同主体的代表

围绕场景应用实效展开交流发言。

今天让我们来听一听第1位代表——

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法官

毛小利的讲述。

2024年12月10日,是我独立办案的第345天,也是我与应用场景相伴走过的第345天。解锁全新身份、挑战未知岗位,感谢应用场景一路相伴,为我点亮“报警灯”,教我用好“放大镜”,为我提供“大舞台”,激励我在数字法院建设中不断成长。

点亮“报警灯”,预防案件差错

新手法官,最怕办案出现硬伤。记得系统第一次弹出应用场景预警提示,我心里咯噔一下:“这么快就办错案了?”迅速点进去,发现是一起车辆租赁案件触发“小额诉讼案件一审终审文书规范提示预警”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恰巧这时书记员来问:“车辆租赁的判决可以盖章了吗?”我急忙点开文书,发现竟然保留了上诉期限的表述,于是立刻改为“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就这样,我成功避免了一起程序差错。我将这次的成功归结于“我很幸运”,场景应用的提示则是个例。但之后的一起房屋租赁案件,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

那天,书记员来电,语速飞快:“你有房屋租赁的案子要改发,抓紧看看吧!”我即刻点开工作台,原来是“房屋租赁类案件改判点集中提示预警与适法统一”场景发来的消息推送,提示案件可能存在违约金改判风险。

我翻了一下日历,确认还有9天才到宣判时间,于是紧急将案件提交专业法官会议讨论。经过头脑风暴,最终在全庭形成了违约金调整的统一规则。讨论结束后,我听到一位法官在走廊里叫住他的助理:“快!把我们厂房租赁案件的卷宗拿出来,看看里面违约金是怎么约定的!”

从此,我开始格外重视场景应用的提示作用,第一时间将“应用场景提示”作为工作台重点关注的事项。每天点点手指,看看承办案件中有无预警的小灯泡,成了我办案中的数字“小确幸”。

再后来,我不局限于等待场景被动触发,开始主动关注反馈帮助率高的场景,避免重复出错。动迁安置房买卖纠纷中开发商作为第三人应诉率低,判决书容易漏写“第三人某某公司未作陈述”。现在,“民事判决书遗漏第三人陈述意见提示预警”场景大大降低了这种情形,减少了文书低级差错。

用好“放大镜”,促进案结事了

作为一名基层法官,实质性化解矛盾是我们不懈的奋斗目标。而应用场景则如放大镜一般,照遍案件的每一个角落,促进案结事了。

“服务合同、委托合同纠纷被告存在违法可能甄别预警”场景让我对一起服务合同纠纷案件的性质产生了疑虑。原告诉请退还服务费的理由是被告全额收取了服务费却未提供任何投资服务。我通过应用场景筛查、比对后发现,该名被告竟因相同事由产生多起诉讼,并且曾经移送公安机关。虽然公安机关最终未对其作刑事处理,但得知这一诉讼背景仍为后续案件的妥善处理奠定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庭审当天,被告迟到近十分钟,且在征询庭前调解意愿时,又态度冷淡。见此,我和助理分头做起调解。我们先对被告迟到的行为做了严肃批评,随即问道:“你们公司之前移送公安机关的案子,后来怎么样了?”

“法官你怎么知道?”被告脱口而出,并赶忙说道,“误会!误会!我们真不是诈骗,我们就是经营困难了。”此后,被告态度积极,主动提出退款方案。原被告达成调解,当事人合法的诉讼利益得到实现。

大家请看,这是一把晾衣架吗?不是!这是一位亲生母亲打向自己七岁女儿的“凶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一名审理家事案件的法官,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利益,我们义不容辞!但清官难断家务事,如何找到程序和实体的突破口,“人身安全保护令裁定送达时间提示预警”和“法定代理人代为放弃继承损害被代理人利益提示预警”场景给了我们思考。

前者提示我们作出裁定必须24小时内送达,防范家庭暴力,保护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刻不容缓;后者警醒我们,尊重和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财产利益,谨防“一案结另案生”。而正是这份“小心小心再小心”,助我们化解了一桩桩纷繁复杂的家务事。

提供“大舞台”,实现双向奔赴

从助我避开差错到帮我案结事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在为我指明办案方向的同时,也激励我积极参与到数字法院的建设中去。

这一年,我加入了我院数字法院建设小专班,参与了每月一次的专题推进会以及“固定社员结对带教”活动,为数字法院建设建言献策。在会用的同时,我也积极学习宣传引领,申报实效案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同事在办理一起委托理财合同案件时,收到了“委托理财合同纠纷案件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提示预警”场景的提示,提醒相关人员可能存在犯罪嫌疑。后经核查发现,该公司果然存在相关嫌疑。

于是,我们及时汇总数据撰写上报要情专报,提醒风险研判。今年9月,该公司暴雷,相关人员因涉嫌非法集资被刑事立案,而我们的场景提前一年就预测到了风险。事后,相关推文( 点击查看详情)也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公众号“上海数字法院”栏目刊登。

成长的过程中,我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有商事老法师“沈工”,办案之余自学结构化语言、参与编写了41个模型;也有建立推广“社区矫正对象全流程监管衔接的监督治理”等多个场景的年轻法官助理“超级丹”;还有加入上海数字法院建设小专班,拥有丰富场景建设经验的梅梅。

大家时常聚在一起、共同学习、并肩战斗。我们一起见证了“被执行人在另案领取案款提示预警”等多个反馈帮助率高的场景,效果显著;一起分享了2篇数助治理报告获市主要领导批示、1篇调研论文获数字法院建设主题征文一等奖的成功喜悦。

数字法院赋能我的成长,而我只是基层法官的一个缩影。感谢每一盏“报警灯”,让案件差错不断减少,让案件质量稳步提升;感谢每一个“放大镜”,让案结事了事半功倍,让纠纷化解有章可循。未来,我们基层法官将站在更大的“舞台”拥抱数字法院,不断赋能审判工作行稳致远!

来源:上海高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