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历史悠久的地方,总免不了被赋予几分神秘的传说色彩。拥有1500多年岁月的甪直古镇与保圣寺,便坐落在这样一个充满故事与传奇的江南大地上,而且它离繁华的上海不过60公里之遥,却仿佛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寺内那四株古银杏,两雄两雌,犹如四位历经沧桑的老者,已默默守望了千年时光。它们的树冠繁茂,枝叶交叠,每当初冬来临,满树金黄,仿佛将岁月的温柔一点一滴揉碎在了阑珊的枝叶间。
传说中,这四株古银杏乃两对情深意重的青年男女所化。他们曾虔诚求佛千年,只为能生生世世相守。故事虽老套,却饱含深情:镇上两位富家千金与借住在保圣寺的两位穷书生,月下相约私奔,却不幸被家长棒打鸳鸯,千金羞愤投河。
书生闻讯,悲痛欲绝,跪在佛像前苦苦哀求,愿化作银杏,历经风霜雨雪,只盼有朝一日能与心上人重逢。佛祖感其深情,遂了心愿。而两位千金的香魂得知此事,也甘愿化作银杏,与有情郎深情凝望,千年不变。
这则传说流传了多少代,已无从考证。但镇上的老人,却能为你讲述一段与这寺内银杏有关的真实故事。
暂且不提被民宅圈起、与保圣寺一墙之隔的那株银杏,单说这寺庙后院的三株古银杏。斗鸭池东侧,一株雄树傲然挺立,高达15米,腹中竟还寄生着枸杞。西侧则有两株银杏,靠南为雌,靠北为雄,其中雄树腹中寄生榆树,犹如“怀中抱子”,别有一番景致。
在这银杏树下,长眠着两位有趣的灵魂——唐代的文学家陆龟蒙(甫里先生)与新教育先驱、现代作家、出版家叶圣陶先生。今天,就让我们来聊聊叶老与这银杏之间的旖旎故事。
1917年春,23岁的叶圣陶受校长吴宾若之邀,来到甪直吴县县立第五高等小学执教。在这里,他与校长吴宾若、同事王伯祥志同道合,冲破封建教育制度的束缚,对教材、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了大胆革新,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为人生而教育”的乡村教育改革实验。
甪直的风土人情为叶圣陶提供了无尽的创作灵感。他笔下的著名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其社会背景、人物形象,皆源自甪直,源自他在甪直执教期间的生活与教育实践。
在叶老的文章中,银杏的身影时常出现。如小说《倪焕之》开篇便写道:“……近岸随处有高高挺立的银杏树,西南风一阵阵卷过来涌过去,把落尽了叶子的杈桠的树枝吹动……”而那篇著名的写意散文《三棵银杏树》,更是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银杏在不同季节的各种形态,将童年记忆与浓郁乡情都凝聚在了这三棵银杏树上。
这两篇文章的取材与背景,都离不开甪直这座美丽的江南水乡,更离不开保圣寺内那挺拔葱茏的千年古银杏。而这古银杏,还见证了叶圣陶先生矢志不渝的爱情。
1919年暑假,叶老将家从苏州城迁至甪直,与外祖母、母亲、妻子胡墨林及刚满周岁的长子叶至善一起,过上了宁静的乡镇生活。叶老与夫人皆在“五高”任教,胡墨林教女子部,除语文外,还兼授家庭生活课,传授生活技能。她所讲授的裁剪、缝纫技艺,很快便在甪直镇传为佳话。每到夜晚,常有姑娘三五成群前来求教描花剪样、裁缝针织。
数年间,银杏新芽吐绿,新枝舒展,叶子黄了又落。银杏树下的小学校里,白天教书育人,心爱之人就在隔壁;家在小镇,推开窗便是小桥流水的美景;门口是小河,可洗衣淘米;楼下是老街,升起煤炉便能做饭。
这段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恬静时光,深深地烙印在了叶圣陶的心中。他的日记中常有这样的记录:“墨不在家,便觉异样”,“墨不在家,余则寂然无聊。”寥寥数语,道尽了夫妻间的深厚情感。
夫人逝世后,叶老曾赋诗云:“山翠联肩,湖光并影……惯来去、淞波卅六,篷窗双倚,甫里苏州。”他始终忘不了甪直,忘不了那些美好的时光。叶圣陶弥留之际,常念叨着清风亭、斗鸭池、高高的银杏树和生生农场。
1988年2月16日,叶老与世长辞。同年12月,他的骨灰被安放在了甪直古镇,当年任教的学校也变成了纪念馆。自此,他与甪直,这个“忘不掉的第二故乡”,紧紧相连,再也不曾分离。
THE END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