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钱学森在研发东风2号导弹时,发现射程不够,几乎所有人都建议要多加助燃剂。不料,一个小伙子站起来说:“不能加,一滴都不能加!而且要减少600kg助燃剂才行。”此话一出,钱老却立刻陷入沉思。
1960年,王永志从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毕业。当时中苏的关系不好,在论文答辩之后,王永志就赶紧申请回了祖国。
因为他担心,万一苏联也像美国一样,强行留下中国留学生,那么自己报效祖国的梦想就泡汤了。
1961年,王永志回到了祖国,被分配到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工作。他甚至连家乡都没回,直接就去了研究院报到。
当时,正是我国发展火箭航空事业关键时期,缺人才,缺力量,王永志一刻也不敢耽误。
1962年,我国自己研制的“东风二号”,完成了制造,并推入了发射台进行首飞。
不过,这次首飞却以失败告终,因为东风二号仍旧面临着很多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1964年6月,“东风二号”的再次研究制造工作即将完成,但眼下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火箭射程的问题。
因为在火箭推进的燃料中,燃烧剂用的是酒精,而当时戈壁滩的温度太高,酒精一遇到热就膨胀,导致和氧化剂的配比失调。
而配比一失调,不要说导弹击中目标了,可能在空中的弹道都会有很大改变。
当时,包括钱学森在内的许多科学家,都在努力的计算着,想着办法,看如何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还有一些研究员建议,要加助燃剂,只要加够了一定的量,射程肯定就能提上去。
可是加助燃剂是没问题,但相对的整个导弹的重量也上来了。导弹重量越重,也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助燃剂去推动。
这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钱学森当时对于这个建议也不赞成。
眼看大家对于这一问题都没有新的办法,王永志突然冒出了一个新想法,如果把燃料减轻,导弹的重量下来了,只要燃料够用,那么精准度是不会受影响的。
可是,当时王永志算是一个科研新人,他觉得这么多老科学家都没办法,所以对自己这个想法也没报多大的信心。
但又转念一想,这可是国家大事,即便是一个猜测,也应该勇敢的提出来。就这样,王永志敲开了钱学森的房门。
王永志进屋后,将自己推算出来的结果给了钱学森,并向钱学森解释了自己的想法,表示助燃剂一滴都不能加,反而减少600kg左右的燃料,更有助于导弹的射程和精准。
钱学森看了看王永志推算的结果,又看了看眼前的年轻人,马上召集所有人,对减燃料一事进行研究。
最终大家一直决定,可以按照这个方法试一试。
1964年6月29日,随着倒计时,“东风二号”成功发射,并精准的命中了目标,且连续发射三次,均命中目标,这也证明了王永志的这一推算理论是合理的正确的。
#MCN微头条伙伴计划#
信息来源:王永志:梦圆飞天 揽月九霄——中国工程院
老院士回忆东风二号导弹研制的艰辛——央视新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