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共同举办第五届“中国与国际发展”论坛,聚焦大变局下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在论坛期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与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瑞士发展合作署在北京共同举办 专题会议。
在会议现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中国事务个人特使、东亚地区代表处主任史德林就当前冲突地区的人道需求、中国在国际人道舞台发挥的积极作用等问题,接受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记者专访。
Q1
目前,武装冲突在全球多地持续,包括中东、非洲、拉美等地,当地最迫切的人道主义需求是什么?
史德林:最迫切的人道主义需求是保护与尊重
我认为冲突地区的人们最重要的人道主义需求是保护,让平民不会被杀害、医院不会被轰炸,其次才是考虑如何弥补损失。从这个意义上讲,尊重规则、尊重国际人道主义法,对于冲突地区而言是首要议题,由此可以减轻冲突地区的人道主义危机,降低人道主义救助所需的规模。
其次,是当确实出现人道主义救助需求时,我们需要有能力做出响应。我们会与当地的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一起做出反应,它们是我们的伙伴。我们需要获得准入许可,以支持当地平民最关键的生存需求,这通常包括水、食物、住所、医疗等等。
但不幸的是,武装冲突通常不会像自然灾害一样在短时间之内,比如24小时内就消失了,它们会持续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工作的许多地区,冲突甚至持续了30多年。
而当我们询问冲突地区的民众最需要什么?经常得到的回答是:我们想要尊严、我们想获得教育机会、我们希望过上不依赖人道主义救助的生活。
因此,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往往生活在没有有效国家治理的地区,或者由非国家行为体的武装团体控制的地区,由于当地的不安全局势,发展援助很难到达。
所以人道主义工作者必须思考新的方法,帮助人们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有韧性。这意味着要提供关键的基础设施,致力于提高当地的内生动力。我认为这与中国的精神相符,中国有句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即使在对立和冲突的情况下,也要帮助人们提升自我救助的能力。我们在论坛上讨论了如何通过践行各自的不同使命,实现不让任何人掉队的目标。
Q2
以加沙地带为例,一方面,当地平民严重缺乏援助物资,而与此同时,很多物资却堆积在口岸之外无法运进,那么,人道救援物资在冲突地区的“可及性”问题有没有解决方案?
史德林:所有冲突方都有义务为人道救助提供准入
在加沙,这确实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在其他许多发生战争的国家也是如此,比如苏丹。在这种情况下,人道主义工作者无法获得准入。
我认为,对此需要强调的是,交战各方都有责任允许人道主义援助的进入。只要交战方对平民采取公正和中立的立场,他们就有责任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为平民提供支持。不仅是国家行为体,作为交战方的非国家行为体武装团体,也负有同样的责任。
事实上,主要问题往往是由于交战方不允许人道主义工作者与符合救助条件的民众接触并提供帮助。(在开展救助行动前)我们需要通知交战方,如果我们要安排一个救援物资运输车队,我们必须通知所有交战方,告知计划前往的地点,以及要开展的人道主义工作内容。但即便如此,人道主义援助行动依然会受阻。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各国的共同努力。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有120多场冲突正在同时发生,这是前所未有的情况。所以我们绝对应该把尊重国际法作为政治优先事项。
今年9月,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和中国等六个国家联合发起一项全球倡议,敦促国际社会做出对遵守国际人道法的承诺。
Q3
在全球人道主义事业当中,如何评价中国的作用?
史德林:中国大力支持人道主义事业值得赞赏
中国一直是发展事业的领导者,同时也为人道行动事业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支持。中国不仅支持国际人道主义法,而且支持把人道主义作为人民以及不同文明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这一点非常值得赞赏。同时,中国正在更积极地参与冲突的对话和调解,努力找到以政治解决冲突的办法。
我们希望未来在中国更积极推动调解冲突、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人道主义考量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因为和平进程往往可以从建立信任开始。而作为建立信任的第一步,与边界或赔偿等艰难的问题相比,讨论释放囚犯或制定离散家属的寻找方案更容易作为起点。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期待中国在这一领域发挥非常强大的作用。
我希望并且相信,未来,中国将日益成为人道援助领域非常重要的参与者。我们已经看到这样的趋势,并希望这个进程能得到提速。我们希望与中国红十字会的同事们一起,携手合作,充分发挥中国在人道援助工作方面的潜力。
第五届“中国与国际发展”论坛,“多重视角下的人道行动与发展合作”专题会议的一个重点话题是在人道主义国际采购和合作方面,如何发挥中国的应急产业比较优势。
Q4
中国在上述方面的优势如何体现?
史德林:中国的制造能力与领先科技将为国际人道行动提供强大助力
中国在工业生产和规模方面都具备重要的能力,世界上很少有国家有像中国这样的大规模生产能力。
在这次论坛上,我们认为在救助物资的生产方面,中国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已经在中国采购了很多商品,这对我们的事业非常重要。同时,我认为还有更大的潜力可挖,例如通过推动认证标准化,让人道主义工作者更容易购买到中国产品,也可以让中国更深入地参与国际人道行动,还有助于提供更多新的解决方案。
第二个优势是技术。中国是一个技术领先的大国。比如便携式的超声波设备,它可以让偏远地区的医疗团队为母亲和儿童提供健康检查。因此,我相信来自中国的技术,对人道主义工作者非常有用,我们应该对此加以积极利用。
转载自:央视新闻 客户端
记者|汪一鸣 陈濛
签审|邹浩宇
监制|关娟娟
01
●各界专家深入探讨多重视角下的人道行动与发展合作
02
●叙利亚|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呼吁确保安全人道准入并保护平民
03
●黎巴嫩 | 我们一直伴着爆炸和轰炸声工作
04
●出版物甄选 | 《国际人道法及其在当代武装冲突中面临的挑战》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