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重磅公告,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由原72小时和144小时均延长为240小时(10天)。
该政策适用省份增加至24个省(区、市),适用对外开放的口岸由原有的39个增加至60个,符合条件的54国人员从中国过境前往第三国(地区),可从任一开放口岸免签来华,并可在这24个省(区、市)允许停留活动区域内跨省域旅行不超过240小时。
由图可见,本次开放的60个口岸中,有12个海港口岸和1个铁路口岸,其余47个都是国际机场口岸。
据民航局发布的数据来看,今年截至12月15日,我国航司完成的旅客运输量超过7亿人次,较2019年增长10.7%,创历史新高。中国民航客运量近日突破7亿人次,超过2019年水平,破历史最高纪录。但口罩后的国际航线恢复至2019年同期约88%,依然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可以预见的是,这一系列举措,无疑是为国际旅客打开了一扇更为宽敞、便捷的往来中国的大门。世界各地的外国朋友将主要通过民航过来亲身感受新时代东方大国的魅力,这也为中国民航国际航班的全面复苏加油助力。
对于外国旅客来说,长达10天的免签停留时间意味着能够更从容地在中国境内开展商务活动、旅游观光或探亲访友,有机会深度体验中国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感受丰富多元的东方文化以及探寻广袤大地上的诸多商业机遇。
而这必然会激发更多外国人选择中国作为中转地或者旅行目的地,极大地刺激国际航线的客流量增加。
我们也要同时清醒地认识到,机遇往往伴随着挑战。随着国际客流量的增加,代表东方大国形象的中国航司、机场和联检单位等需要进一步强化国际航线安全和安保管理、提升涉外服务质量、应对可能出现的国际航班运营高峰压力,加强国际航班保障运行人员培训和储备,持续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行效率,以保障国际旅客能够享受到更加顺畅、舒心的出行体验。
回首中国近代史,那时的口岸开放,往往裹挟着无奈与屈辱,是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的“缺口”,背后是不平等条约的沉重枷锁,是国家主权被践踏、经济被掠夺的惨痛过往。
近代中国那些被迫开放的口岸成为了外国商品倾销、资本输出的通道,大量的白银外流,本土产业遭受重创,传统经济秩序被严重破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那些口岸像是一道道伤口,不断淌血,见证着国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泥沼中艰难挣扎的困境,这是以牺牲国家根本利益为代价的被动接受,是民族的伤痛记忆。
而如今,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的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让我们看到了全然不同的景象,感受到了中国主动开放的胸怀与自信。此次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大幅延长,适用省份和对外开放口岸数量都显著增加,这一系列举措是基于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的主动作为。
国家移民管理局的这一重磅政策为我国民航业的未来发展铺就了一条宽阔的“跑道”,结合当下民航客运量的良好发展态势,只要民航业各方主体能够积极应对、精准发力、协同共进,充分利用好政策红利,就一定能在这条“跑道”上加速腾飞,在全球民航舞台上展现出更加强劲的中国力量。
看到如今全民航一片欣欣向荣的复苏景象,不禁感慨万千,想到我们民航在口罩期间曾被划定为五大“特困行业”之一,现在我们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出“寒冬”,相信未来可期。
但我同时也希望,所有民航人的钱包,到年底能够再厚一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