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章,网上有人称之为人口学家,也有人称之为经济学家。查资料一看,原来是“人口经济学家”,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曾经在16岁时以初中生的身份,直接考入了复旦大学少年班。
可见确实优秀,不是一般人,哪一个名头拿出来都令人肃然起敬。不过,神人也有不神的时候,出一些昏招。比如前不久,就国家出台的关于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文件提建议,其中第四点就是昏招。
早就想谈谈这个问题,但是一直想不到合适的角度。而这个话题,如果角度不对,写出来也发不出去。今天再次思考这个问题,觉得还是从逻辑的角度说一说吧。梁建章的第四条建议里,明显缺乏逻辑。
梁建章的第四条先用了一句话概括,即“密切关注反婚反育的舆论动向”。梁建章指出,现在各大平台上,反婚反育言论胜过支持婚育的言论,且达到10比1。但梁建章没有说哪个机构,缺乏说服力。
看看上面截图内容,可以发现,梁建章的第一处不合逻辑之处,就是说反婚反育的舆论氛围已经深刻影响到了年轻人的婚育观。梁建章在这里没看到二者关系。
梁建章首先应该认识到,反婚反育的观念,本来就是年轻人自己产生的。也就是说,这种舆论氛围,本来就是年轻人造成的,所以根本谈不上什么“深刻影响到年轻人的婚育观”。
其次,梁建章更应该认识到,年轻人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消极的也确实是有害于国家人口安全的婚育观,根源之一在于年轻人的社会发展严重受挫。也就是说,这种消极舆论本质上是现实反映。
梁建章的第二个不合逻辑之处在于,在说过反婚反育的舆论氛围深刻影响年轻人的婚育观之后,立马就举出了一个证据,即黄冈师范学院的一个调查。
黄冈师范学院团队2023年基于36327份问卷进行的全国大学生婚育观调查,大学生中不打算结婚和不打算生育的比例分别为45.35%和54.21%。
首先,仅仅以黄冈师范学院这个调查结果作为证据,是不充分的。中国人民大学在2022年也有调查,结果展示61%的人愿意结婚,明确表示不结婚的只有7%。
我不相信就一年时间,变化会如此之大,不想结婚从7%发展到45.35%。
其次,就算黄冈师范学院这个调查结果可靠,但是拿过来作为年轻人受到反婚反育舆论氛围深刻影响的证据,也是不符合逻辑的,因为梁建章无法证明,这些大学生说不婚不育是受舆论氛围影响。
如果想拿过来作为证据,梁建章就得去这些说不打算结婚和不打算生育的大学生中进行调查,问问他们谁是受到反婚反育舆论氛围影响的,具体有多少人。
显然,梁建章没去调查,也没有人进行这方面的调查。具体有多少年轻人是受到反婚反育舆论氛围影响而不想结婚生育的,至少我目前还没有看到有人进行调查。
实际上,梁建章举黄冈师范学院这个调查结果的例子,恰恰可以说明,反婚反育舆论氛围正是在年轻人这个群体中产生的。作为父母这辈人,四五十岁,都是希望子女结婚的,自然不会宣扬反婚反育。
梁建章的第三个不合逻辑之处在于,提出的建议就是希望政府采取应对措施,与社交平台与各类媒体培育积极婚育观,而自己却一个办法也没有提供。
既然是建议,就应该提供方法,不提供方法叫什么建议?培育积极婚育观,这个还需要建议?跟没建议一样!政府不懂这一点?关键是怎么培育积极婚育观,这才是问题的核心。
其实明眼人可以看出来梁建章的言外之意,无非就是让政府要求平台限制反婚反育的言论。但是,这首先涉嫌违反言论自由,其次也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前面说过,反婚反育的舆论本质上是现实的反映,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给年轻人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让他们又工作有钱赚,对未来充满希望,有钱了,他们自然就打消消极的生育观了。
高房价,高生活成本,工资不够花的,或者所剩无几,叫年轻人怎么不消极呢?如果不是父母支持,靠年轻人自己,结婚、育子,确实非常不容易。
另一种阅读230
另一种阅读 · 目录
上一篇平均家庭资产300万,陈浩说错了吗?下一篇李铁被判20年,为什么不那么大快人心?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