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预计把管理层数量从平均10个减少到最多6个。

来源| 聚美丽
作者| 衔 枝

临近2024年末,裁员潮风暴已愈演愈烈。

此前,聚美丽就在一文中对于原料端的裁员事件进行过相关报道,如今,国际原料商的裁员之风仍在持续。

近日,据路透社报道,赢创预计启动其历史上最大的重组计划来精简业务,可能会波及7000人(赢创目前共有32,000个员工,裁员人数超过企业总人数的五分之一)。

结合赢创官网发布的新闻来看,其称将推行新的业务板块结构,并采用更加精简的管理模式。其中,涉及业务板块结构变动、高管变动、精简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赢创官网

赢创史上最大重组事件

具体来看,在精简的管理模式上,赢创将通过“Evonik Tailor Made”计划进行,预计该计划持续到2026年底,赢创表示这“从长远来看将显著降低成本”,第一批措施已在今年实施。到计划完成时,赢创预计把整个集团的管理层数量从平均10个减少到最多6个。

赢创表示,随着部门管理层的取消,运营业务中的一个完整管理层将从2025年4月1日起被移除。而转移进新业务板块中的业务线将由执行董事会的个别成员直接管理。

据路透社报道,赢创工业集团董事长Christian Kullmann透露,赢创可能会在其拥有3,600名员工的Marl和Wesseling工厂分拆业务,且这些资产可以转移到合资企业或出售。包括已经在进行的出售计划在内,赢创最终可能会裁员约7,000个。

在业务板块结构上,2025年4月1日后,赢创将根据定制化解决方案和先进技术这两个新业务板块划分业务线,两个板块互为补充,在企业中具有同等重要性,有利于更明确的战略重点和资源分配。此前,赢创通过特种添加剂、营养与消费化学品和智能材料三大业务,管理化学品业务。

赢创称,定制化解决方案业务板块作为增长驱动力发挥作用,对调整后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增长贡献高于平均水平;先进技术业务板块则将发挥更强的融资能力,在现金流产出中起到更大作用。其中,化妆品类业务归于定制化解决方案业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赢创公众号

对于改变业务板块结构的原因,Christian Kullmann透露:“在当前架构下,仅专注于特种化学品已不足以推动公司发展。特种化工的含义已经彻底模糊。未来,我们将通过发挥两大支柱(解决方案与创新驱动业务、技术与效率驱动业务)的优势,以更具差异化的方式管理赢创。新的管理模式也以此为基础。”

而在人事变动上,归属于定制化解决方案业务板块的业务线将由美国籍的Lauren Kjeldsen领导,归属于先进技术业务板块的业务线将由法国籍的Claudine Mollenkopf管理。两者将于2025年4月1日成为执行董事会成员,Lauren Kjeldsen负责创新和美洲地区业务,Claudine Mollenkopf负责亚太地区及运营,即工厂流程的持续优化。

此外,人事变动还涉及人力资源总监兼劳工总监Thomas Wessel的任职,以及赢创副董事长Harald Schwager、营养与消费化学品业务部门负责人Johann-Caspar Gammelin、现任功能材料业务部门负责人Joachim Dahm的退休。

可以看到,赢创在裁员、人事任命、组织架构等都会有变动。“我们相信赢创将能够通过新的架构发挥盈利增长的潜力。”赢创监事会主席Bernd Tönjes如是说道。

裁员风暴下,巨头们大变革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赢创第一次进行裁员计划,早在今年3月,赢创就宣布计划在全球范围内最多裁减2000个职位,包括过多的管理层职位,并预计到2026年,每年降低成本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1亿元),其中80%来自裁员,其余来自原材料成本的降低。

彼时,赢创首席财务官Maike Schuh表示:“在困难时期,集中现金是首要任务,我们需要确保公司能够正常运行。这些做法虽痛苦但有效,因此,在今年赢创将继续降本增效。

随着裁员计划一同公布的还有赢创2023年财报:销售额同比下滑17%,净亏损4.6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5.55亿元),要注意的是,四大业务全线下滑。Christian Kullmann称,赢创正在经历的不是周期性波动,而是来自经济环境的巨大、间接变化,并在当时就表示,正在通过“Evonik Tailor Made”计划以应对困境,并将彻底改变赢创的组织结构。

如今来看,赢创正在进一步地进行降本增效行动,且扩大了裁员规模。

事实上,在近年,尤其是今年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化妆品行业的裁员风暴已经愈演愈烈,其中并不乏知名企业,除赢创外,今年来,包含巴斯夫、汉高等在内的原料商均进行过裁员。

如,今年9月,巴斯夫于官网宣布将关闭位于路德维希港一体化基地的三家工厂,预计约180名员工将受到影响。巴斯夫欧洲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技术官Stephan Kothrade博士对此表示,“巴斯夫希望通过调整生产结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条件,确保整个一体化价值链的盈利能力。”

今年7月,巴斯夫同样宣布将关闭位于德国的两家工厂并裁员300人。在此前,巴斯夫曾公开表示,将裁员2600人,并发布盈利下滑预警。

此外,汉高在今年8月同样传出裁员的消息。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汉高首席执行官Carsten Knobel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作为业务重组计划的一部分,汉高正在裁员,希望优化生产、采购、物流和仓储。

该计划最先提出于2022年,共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减少全球大约2000个工作岗位,主要集中于销售和行政部门;第二阶段主要在于优化新整合业务部门的供应链。

可以看到,在原料端,裁员事件并不鲜见,其中赢创此次裁员是今年来原料商最大规模的裁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料商以外,诸如欧莱雅、LVMH、资生堂、科赴、联合利华等国际美妆巨头同样进行过裁员。

其中,今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发生在3月,当时联合利华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7500人,约占其全球员工总数的5.9%,主要涉及办公室相关职位。

另外,12月欧莱雅被曝因大环境不好,正在大众化妆品部门大裁员;11月资生堂新CEO宣布将加大裁员;10月药妆零售巨头CVS Health宣布,为精简运营,将在全美范围内实施裁员,预计影响约2900名员工。

裁员潮愈演愈烈背后,是企业业绩承压,需通过降本增效,调整组织架构等方式改变现状,以应对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

赢创提出的改变组织架构也是基于这样的背景。除赢创外,资生堂也在今年12月发布关于组织机构部分修订和人事变动的通知,设立全球品牌战略部,支持跨品牌和地区的业务转型等。

另外,联合利华近期宣布变革领导执行委员会,2025年首席财务官的职能将扩大至包括供应链和采购等。

而根据结果来看,赢创裁员的效果似乎在业绩上有所体现。据赢创2024年Q3财报显示,四大业务部门仅一个呈下滑,其中营养与消费化学品业务部门(化妆品所在业务部门)同比增长8%,在四大部门中居于首位。而唯一下滑10%的功能材料,据称是因为在今年8月31日剥离了超级吸水剂业务,若剔除这一因素,实际销售额为增长。

这也或是赢创加大裁员规模,并进入下一阶段的重组的原因。但需要注意的是,裁员仅是短期内进行调整的手段,但并不是企业度过困境或是下行周期的保证书。企业要想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并穿越周期,需要品牌力、组织力、运营力等多层面协同发挥效力。

临近年末,业内人士的判断是生意仍然不好做,明年只会更难!从社零数据来看,聚美丽在 一文中提到,今年11月化妆品零售额创下今年最大跌幅,且是近五年所有月度数据的最大跌幅,业内人士指出,如今化妆品行业已经越来越卷,生意越来越难做。因此,眼下,之于企业更重要的是从企业组织内部提升品牌、产品、运营等多方面综合闯关能力。

消息来源:路透社、上述企业官网/公众号

视觉设计:筱情
微信排版:衔枝
责任编辑:Lucky

看完不妨给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