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智驾方案行业本身的马太效应在显著加剧。引望、Momenta、卓驭已经在方案商中间领先一个身位,后续阶段,是否具备全栈智驾能力、资本是否充足成为方案厂商的分水岭。
当下,早期投入的资本到了兑现期,稳妥上市、保持充足现金流,才能继续参与竞争,被迫回购也给现金流不充足的玩家带来了不少压力。
另一边,深度绑定Tier 1找到性价比切口,或聚焦小巴、矿车、港口运输等细分赛道,成为两条相对优质的解法。
进入2025年,方案厂商的战略定位尤为重要。
搜索添加芯流微信Aristodemus0403,深入交流更多智驾行业新进展(不建群),市场与项目咨询、人才服务、决策研判。
以下是正文:
临近年末,回顾2024年,从基础辅助驾驶到高阶智能驾驶的跨越,使得智能化逐渐成为当前主机厂针尖麦芒角逐的焦点。
头部智驾参与者扎堆IPO,“端到端”自动驾驶算法落地,城市NOA、大语言模型、车路云、数据闭环学习等新兴技术纷纷加码,方案厂商则在技术研发、客户拓展等环节上,初步落定身位。
据相关测算,2025年城市高阶智能驾驶市场规模有望接近550亿元。
巨大的市场需求背后,激烈竞争演进下的智驾方案行业,也出现了几个明显的变化趋势:
01
马太效应加剧,融资分化、全栈趋势加码
国内市场,除了不惜重资金投入的主机厂自研之外,智驾方案的性价比主要还是由一批深耕软件算法的方案公司提供。
但由于人力成本较高,而商业化受制于主机厂压价,当前智驾方案厂商的存续和进步,大部分仍然依赖于资本的青睐。
2024年,各智驾方案厂商的融资规模分化正式开启,在具体融资数额上,头部厂商已然与中腰部厂商拉开10倍量级的差距。大部分中腰部玩家,虽然都有融资进账,但是规模大多比不上头部体量。
乘用车市场(主要业务方向)智驾方案商
商用车场景(主要业务方向)智驾方案商
在2024年有融资进展的未上市智驾方案公司里,元戎启行算是融资规模最大的一家。 11月,元戎启行宣布完成1亿美元C1轮战略融资,由国内头部主机厂独家投资,业界均猜测其资方为长城。
考虑到过去长城曾重金投资毫末,长城的最新投资如果属实,一方面也说明了主机厂比价行为愈发频繁,更加追求城市NOA落地的速度。
元戎已经将智驾方案搭载在长城高端车型魏牌蓝山上,后者最近月销量已超过理想L8。
Momenta今年也已经接连斩获多家车企的车型定点。
华为车BU独立成引望以来,更是立下了2024年收入250亿元,2025年收入500亿元的目标,收入规模已经远超同业。
除了资本充足,从技术上来看,是否具备全栈智驾能力,也成为行业第二个分水岭。
引望、Momenta、卓驭科技凭借全栈智驾能力和在软硬一体上的广泛布局,在城市NOA解决能力上领先同业,逐渐在业内有了第一梯队的声量。地平线也在芯片产品之外打出了智驾方案的特色,正式进化为一家全栈智驾科技公司。
MAXIEYE、毫末智行、鉴智、轻舟智航、元戎启行现阶段则更需要依托自身的智驾方案能力深度绑定供应链伙伴,从性价比的切口打动车企客户。
与此同时,量产更加重要。越是头部的、在市场已然起量的车企,越能够获得优良的训练数据,越能够在包括端到端在内的高阶智驾算法训练中先一步取得突破。数据飞轮的驱动下,技术层面的马太效应也在不断加剧。
02
资本加速兑现,留在牌桌上的三大解法
近期,智驾方案企业扎堆登陆资本市场,文远知行、Momenta、小马智行、纵目科技、佑驾创新等纷纷上市或开启上市计划。
一方面,各家厂商的故事逐渐落地,初步验证了智驾方案在不同场景内的商业化价值和市场空间。在行业带动下,智驾方案企业的估值也水涨船高,达到了临近上市的水平。
另一方面,当初智驾集中投资窗口期下签订的对赌回购协议几近到期,资本和股东要求智驾方案企业在短时间之内兑现承诺,否则会面临自行回购的困境。
考虑到当前智驾方案企业普遍处于亏损状态,能否抓住机会,在对盈利要求不高的板块成功上市,也是这场淘汰赛的一个关键门槛。
如果能成功通过中国证监会的审批,拿到路条,到港股或美股上市,至少还能留在智驾竞争的牌桌上,也能够通过IPO发行继续积累资金、提高公司声誉。
但若申报上市却最终失败,很可能也意味着需要自行承担前期资本退出的代价,而回购对于现金流不充足的智驾行业玩家来说,无疑是提前收走了决赛圈的入场券。
尤其是对上市失败的中腰部玩家来说,未来的结局可能只有两种:
1)尚有价值、有实力的企业被主机厂及Tier 1并购,以充实其自研实力。
2)已无技术价值的企业若没有找到能维续生命的业务增量,只能在烧完资金之后憾然离场。
基于此,当下方案厂商的战略意识尤为重要,也涌现了颇多解法。
最为硬核的解法来自头部梯队,即引望、Momenta等建立在全栈智驾基础上的方案布局。
第二种解法是深度绑定国际或国内Tier 1。
MAXIEYE与安波福即是近期最为典型的案例。且其与爱芯元智、安霸等芯片厂商的深度合作也在从“性价比”、“智价比”的角度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方案。
第三种解法则是找准细分赛道,并同各细分赛道领域的既有霸主搞好关系。
尤其是L4方向,自动驾驶小巴、无人物流卡车、无人矿车等细分赛道上,订单与对应领域内的车企霸主、政府关系密切相关,掌握了这两点,也就掌握了拿下某一细分赛道自动驾驶生意的独门秘籍。
举例而言,矿山智驾方面对无人驾驶系统要求极高,必须保证各种工况下的生产连续性;另外,开采的物料不同,爆破完的形态不一样,这些对系统稳定和可靠性要求非常高。
基于此,先一步进入并专注的厂商在智驾方案、数据迭代方面拥有更大的优势,能够更快实现规模化并建立客户信任。目前,国内的易控智驾已经在国内进入了19个矿,超720台车常态化在各大矿山无人运行。预计2024年,该公司的无人驾驶车队能达到1000台的规模。接下来,该公司也会推进更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进一步解决如高海拔无人区场景的应用问题。同时也会加快出海步伐,塑强国际采矿业发展。
自动驾驶小巴方面,2020年,老牌车企、客车龙头宇通集团便官宣2亿美元投资文远知行,文远从此背靠宇通,在小巴方面的持续探索、多笔订单迅速落地,2023年营收提升至4亿元,并于2024年10月成功IPO。
二者的合作是无人驾驶小巴、环卫行业的一个典型案例,借助于宇通集团的已有业务线,文远知行能有稳定的产品应用场景和源源不断的现金流。这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难能可贵。
Robotaxi也是同样的逻辑。对于高度垄断的出租车、网约车出行市场而言,用户迅速用车的需求直接导向了以超大规模运营的前提。无论哪家主打Robotaxi的智驾方案公司,其实都不具备持有大规模资产、建立庞大的乘客-汽车双边网络的实力。
因此,和当前出租车、网约车出行市场的龙头有强合作关系,也无疑是在这个细分赛道上继续前进的必需。小马出行和享道出行的合作,也印证了这个观点。
不过,虽然Robotaxi在一众细分市场中具备最大的市场规模和想象空间,倒不必因此将其视作下一程竞争中的决胜法宝。即便是特斯拉,也尚未在无人驾驶出租车上交出一份市场满意的答卷。
要真正实现Robotaxi的宏伟构想,至少也还需要让子弹飞3-5年。
03
车企自研仍然面临必要性问题
当前,包括新势力在内的一众主机厂自研智驾决心大、财力雄厚。
但从市场逻辑看,智驾方案厂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可或缺。
其后的根本原因是,主机厂智驾方案的研发本质上是一个以制造为圆心的决策,与一个以软件算法为核心的产品思维有本质上的不同。
在芯流智库的多次调研中,不少从业者透露,无论是人员薪酬结构,还是组织文化、公司氛围,主机厂和智驾方案公司都是颇为不同的,正是由于两者组织基因有本质区别,才会在实操过程中产生一系列问题。
被提及最多的现象是主机厂内部路线不一、软硬件团队持续斗争,智能化派系林立、山头众多,由此衍生面临的问题已然超越技术,成为组织层面的问题。
今年以来,部分车企自研团队传出了或分拆、或整合的消息,其奔向独立的趋势也有了苗头。
同时,部分想要迅速实现赶超、落地智能化车型的主机厂,仍然会选择具有性价比和量产经验的方案商。
04
尾声
智驾行业从野蛮发展的时期,进化到了剧烈分化的淘汰赛阶段,方案厂商的战略选择越发重要。
展望2025年的智驾方案格局,引望、Momenta、卓驭这三家已经在量产和技术上领先一个身位,正在铆足力气上市的智驾方案厂商,要么需要深度绑定Tier 1,形成性价比方案争抢落地速度,要么需要深耕小巴、矿车、港口运输等细分赛道,同既有龙头一道共同生长。
2025年,方案厂商的战略定位尤为重要。
搜索添加芯流微信Aristodemus0403,深入交流更多智驾行业新进展(不建群),市场与项目咨询、人才服务、决策研判。
加入芯流汽车研究知识星球,获取:1)快于公众号文章的一手产业动态信息;2)更加深入的行业趋势与公司价值判断;3)快速、私密、深入的业内交流。适用于:市场趋势洞察、技术方向判断、辅助投资标的决策等。领取下方优惠券,即刻加入:
- XINLIU -
喜欢就奖励芯流一个“”和“在看”呗~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