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我想更多的吃一堑长一智的教训,历史就像一个被虚假外衣包裹的小姑娘,你除了要具有慧眼如炬的判断力,还要有独立的认知。这也是同样的认知,为什么对同一历史判断千差地别的原因。而说实话大部分人是没有独立思维的,他们只会被书本带偏,然后站在统治者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你赞扬群星璀璨的战国,却忘了无数失去亲人的哀悸。你惋惜大汉帝国的崩塌,但却忘了即将饿死的百姓在饿殍遍地的黑暗中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喊道:“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或许是我出身低微,或许见惯了太多的民生哀怨,因此我更喜欢站在我们这些蝼蚁的角度去审视历史。因此我的观点是很多人不能接受的,但有一句话:人生路上不求结伴而行,只求志同道合。我不会去反驳别人的认知,没啥意义。两个平行时空的认知究竟难以重合,每个人在自己的认知里面度过一生,这就是自然生存法则。古往今来有一种修饰叫英雄悲歌,这几乎是所有古代塑造英雄的主旋律,其实我觉得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英雄。
只是你面对自己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选择冷眼旁观甚至评头论足,他们只是替你扛起了本该不属于自己的责任而已。比如工资低了你只会祈求抱怨,而当有人要求涨薪时,你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批评他们太冲动,你冷嘲热讽他们找不痛快,甚至你为了讨好领导和蝇头小利去给领导打小报告,你断送的是他们的工作吗?不,你断送的是自己的未来和作为牛马的归宿。而下面我就以普通人的视角去揭开历史上那些看似悲壮,但却不堪入目的历史真相。
我们先来讲荆轲刺秦很多人都觉得很悲壮吧,有人更是用一首诗来形容这个壮举:“萧萧易水寒,离歌彻燕川。故人已不是,怎奈水犹寒”。但真实的荆轲就是一个无所事事的游民,然后在诸侯列国之间游荡,最终被田光推荐给了太子丹,然后太子丹用美酒和美女款待他,最终让荆轲成为一个亡命徒刺杀秦王。这里有一个事例说明了他也不是亡命徒,那就是明明有杀死秦王的机会但却准备活捉,后世各种大义,其实就是想抓住秦王嬴政为自己谋取活路。
而这个事件本身并非正义,首先燕太子丹就不是一个仁爱百姓的人,他们连燕国的百姓都不仁爱,怎么可能仁爱天下呢?举个例子,历史在形容秦舞阳时指出当街杀人,仅仅因为权势当街就可以草菅人命,这也能看出燕国的百姓有多苦了。而且统一是大势所趋,秦国的制度起码比其他六国好,如果荆轲真杀了嬴政,那么天下必将大乱,最后还不是百姓流血漂撸。说白了这次行为并不是善举,而是权贵为了自己的利益用荆轲当炮灰。如果荆轲出身名门,那么凭着他的胆识也能闯出一番天地,但在那个血统决定人生的时代,荆轲注定成为一个悲剧。
然后就是春秋时期的要离刺杀庆忌,我为什么要把春秋和战国调换位置呢?因为我记性不好怕忘了!你们觉得要离是英雄吗?他名垂千古,如果却又妻离子散最终在妻儿的坟头自杀。时代或许不能造就一个英雄,但却能毁掉一个人才的一生。当伍子胥问出要离是要出名还是要妻儿时,这更是他人生的选择,以他的才能或许丝毫不亚于吴王阖闾,但他的出身已经将自己的人生固定的死死的。这样的机会在自己的人生里或许不会出现太多,我们嘲笑阖闾,但我们为了逆天改命错过爱情、家庭和亲情最终一事无成,我们发现我们甚至还不如要离。
而最后要离刺杀了庆忌,然后获得了功名利禄,但他的成功的代价太大了。忽然之间他发现自己一无所有,他怀念那个茅草屋,怀念和你朝夕相伴的妻子,怀念他日日牵挂的儿子。他突然发现自己的努力都没有了意义,于是他心怀愧疚在家人坟前自杀。自古以来,鱼跃龙门本身就是一个悲剧,这样的代价甚至需要你用一生去平息。更可怕的是,你用代价换来的成功在你的手里消逝。功垂名流的背后,却是辛酸苦涩的现实。
历史并不是幻想,而是血淋淋的现实,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现实。每个弯路都是无数人的一生作为悲剧,每个皇帝的错误都是无数人的生命作为陪葬。因此我评价君王不喜欢功过相抵,因为过就是过,我们如何又能抵消一个人失去父亲或者儿女的悲伤呢?而我们的所作所为的也会成为历史,而且大概率会成为史书上一个标点符号都找不出来的存在。因此我觉得我们既然抓不住名垂青史,为什么不能善待自己的家人、亲人和朋友呢?能让自己的一生无怨无悔,这就是人生的意义,不是吗?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