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57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谢晋导演的《女篮五号》,作为展现新中国体育战线成就的电影上映,受到观众们的一致喜爱。

其中饰演女主角的曹其纬,展现出了一个阳光,可爱,充满活力的篮球女运动员的形象,让她一时间成为了当时青年男子们追求的偶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一

曹其纬虽然在影片中饰演的是一位篮球运动员,但实际上,在现实中却是国家排球队的专业运动员。然而,曹其纬因为自己的家庭问题,在最开始,不论是进入国家队,还是参演电影,都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因为她的爷爷是当年签署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的曹汝霖。后来还是时任国家体委主任的贺龙,亲自发话,才解决了曹其纬的出身问题,让她能够摆脱家庭包袱,为国效力。

只是为什么身为开国十大元帅之一的贺龙,不在军队里操练士兵,反而去发展体育事业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二

二十载事业凋敝 贺元帅亲抓体育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从李小龙1972年的电影《精武门》中了解到“东亚病夫”这个扣在我们中国人头上的帽子的。电影里李小龙在日本武道馆中一脚剔碎了那块写着“东亚病夫”四个大字的牌匾,让我们看得热血沸腾。然而“东亚病夫”这个称号,却在更早之前就被按在了我们头上。

1936年,当时还是中华民国时期,第十一届奥运会在德国柏林举办。国民党政府派出了一支69人的代表队伍,报名参加了二十多个比赛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三 符保卢

然而这些项目中,只有撑杆跳的参赛选手符保卢,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个进入奥运复赛的选手。其余项目全部在初赛折戟,中华民国奥运代表团的这次柏林之行,最终一牌未摘,全军覆没。

之后,在这些运动员回国途中,新加坡的一家报刊上借此刊登出了一幅漫画。画面内容是在奥运会会旗的下面,站着一群形容枯槁,穿着清朝服饰造型的中国人,抬着担架,担架上放着一个大鸭蛋。漫画的名字,叫做“东亚病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四 李小龙电影

从此,“东亚病夫”的帽子就扣在了中国人的头上。

这其实不是我们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从1932年到1948年,国民政府一共派出过三次代表团征战奥运,然而每次都无功而返。在奥运会这样的国际赛事上,中国的国际形象因为一次次的败北而遭到了西方国家的嘲讽。

在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国际社会上的一些舆论问题,要重新树立起中国的国际形象,就要重视起体育竞技。

1952年,第十五届奥运会在芬兰赫尔辛基举办,时任体育会秘书长的荣高棠带队参加。虽然国家此前已经对竞技体育有了相当的重视,但因为准备的时间太短,旧中国在体育运动上的基础又太过薄弱,加上舟车劳顿,等中国代表团赶到时,大会已经举办了10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五 荣高棠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参加的大型国际赛事,参赛运动员拼至最后,仍未摘得奖牌。

但这次比赛并非毫无作用,在国际赛场上,荣高棠见到了目前中西方,在竞技体育上存在的巨大差距。于是在回国后的第一时间,他就找到了胡耀邦,与他一起探讨了关于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六

此时距离国民政府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已经20年了,中国的体育事业凋敝至此,让每一个人都憋着一股劲,想将“东亚病夫”的帽子摘掉。

随后两人起草了《关于参加第十五届奥运会的情况报告》,报告中不仅将此次奥运会赛场的情况作了具体的总结,还提出了要建立中央体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的建议。并在报告中专门指出,“希望委员会的主任,可以由贺龙那样的将军来担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七

刘少奇看完报告后,与毛主席、周总理和邓小平一同进行了讨论,最终一致同意建立委员会。毛主席看着报告中的特别说明笑到,“既然都说让贺龙去干了,那不如就派他去当这个委员会主任吧。”

为什么中央领导们在决定重点建设中国的体育事业时,都一致认可贺龙元帅来主持这项工作呢?我们来看看贺龙元帅的履历就知道了。

1893年出生的贺龙,家住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是著名的“武术之乡”。在这里几乎每家都会练上几手,贺龙家族自然也不例外,他从小跟着家中的长辈学习武术。不仅练出了一身好体魄,也养成了行侠好义的英雄气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八

从军后的贺龙,在早年的革命生涯里,在军队中就对体育十分重视,例如他将“练好身子,战胜敌人”作为军队开展体育活动的基本任务。将体育活动军事化,制度化,在军队中开展了游泳、爬山、射击等一系列体育活动作为军队训练科目。贺龙还在自己担任师长的八路军120师组建了一支“战斗篮球队”,在军队中开展篮球比赛。

这些体育实践活动,为此刻在体育事业上“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带来了宝贵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九

确定了人选之后,邓小平给贺龙带来了中央的指示,起初贺龙对这件事仍心中没底,怕自己辜负党的信任,于是问起了毛主席的意见。当邓小平告诉贺龙,这就是毛主席的意思时,贺龙顿时坚定了信心。

选人才不拘一格 下决心培养健儿

1952年11月,贺龙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上,被正式任命为中央体育委员会主任,从此拉开了我国建设体育事业的序幕。

就这样,贺龙走马上任了。然而此刻的委员会,贺龙几乎是一个“光杆司令”,既然要办事,没人可不行。为了打造出一个具有高水平、高质量的体育干部团队,贺龙几乎是四面出击,甚至找到胡耀邦,请求支援,要走了团中央近乎一半的骨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十

最终,在贺龙的号召下,张非垢、李梦华、董守义、曹建纯等一批高级人才投入到了建设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工作中来,这些人的到来,让体委的工作迅速稳定了局面。

看着眼前这批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贺龙心中十分高兴,每一个人都经过他的熟思审处,爬梳剔抉,可以说在他们还没到体委的时候,贺龙都已经在心里给他们安排好职位了,可谓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要将他们的才干充分发挥出来。

回想起这段岁月,贺龙的妻子薛明说,“他们都很年轻,懂专业,有朝气,工作效率高,没有官僚主义。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拳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十一

领导干部解决了,也要选拔出优秀的运动员和教练员进入到国家队。在这方面,贺龙更加的兼容并包,可以说是到了不拘一格的程度。也正是他的这种“不看出身,只看现在”的态度,在早期运动员选拔中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优秀运动员投身于祖国的体育建设中。

比如游泳技术很好,人品正直,但因为曾经跟着舅舅去过台湾,所以在国家队选拔问题上争执不下的徐广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当时人们对于是否同意徐广斌进入国家队反复辩论,贺龙看完徐广斌的资料后表示,“虽然他之前去过台湾,但他现在可以从台湾回来,说明他心里还是十分爱国的。对于这样的运动员,我们不但要让他加入到国家队,而且还得好好培养才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十二 曹其纬

而因为出身问题险些被拒的,还有我们前文中所提到的,曹汝霖的孙女曹其纬。最终也是在贺龙的批准下,成功进入国家队的。

除了国内,贺龙还将目光放在国外的同胞身上,香港的傅其芳和容国团就是其中一员。在当时,这两人已经是拿到过国际赛事冠军的世界名将,但在贺龙元帅的感召下,他们加入了中国乒乓球队。

1959年,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举行,在乒乓球男子单打比赛上,容国团成功进入决赛,并打败了来自匈牙利的前世界冠军西多,成为了我国体育史上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十三 容国团

为了快速提高我国竞技体育水平,贺龙积还推动了北京体育科学研究所的成立,并督促研究所成功研制了一批性能优异的运动材料和体育器材。

在日常的体育工作中,贺龙指出要将体育工作当作跟其他工作一样去看待,都应该去认真地学习苏联的经验,但学习不是要照搬照抄,一定要针对我们自己平时遇到问题,系统学习的同时,注意取长补短,开拓创新。

在运动员的训练问题上,贺龙认为,鉴于目前我们体育教学方法还在摸索,要主动学习外国先进的地方。但学习他人的前提,一定是要“以我为主”。学习要学会举一反三,形成自己的风格,不能只是模仿,而丢了自己的特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十四

开展体育事业建设,不是只给运动员开展,除了竞技体育,提高我国人民的运动素养,身体素质也是至关重要的,在这点上,贺龙想出了一个绝佳的方法。

办实事全民运动 看今朝我辈风云

在贺龙看来,体育事业也要有思想指导,需要政治指挥。因此,在贺龙的组织下,他一手创办了《体育报》,除了政治指导的目的外,贺龙创立这份报纸,还有一个重要的想法,那就是做科普,让人们爱上运动。

在体委刚刚成立时,贺龙为了在基层更广泛地开展体育工作,他亲自去到工厂、机关、学校和广大农村中,号召民主一起积极地锻炼身体,增强体魄。同时贺龙还有针对性地推出劳卫制、早操、工间操以及开展民间体育等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十五

此时的国民心中,体育运动就是“不务正业”的闲事,对体育活动的印象存在严重的偏见。所以,要想人们都愿意进行体育运动,理解体育精神,就要从扭转他们的思想开始,报纸的作用正在此处。

而普及体育运动精神,只是贺龙体育工作计划中的第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十六

在贺龙心里,只有普及了体育精神,才能提高民众的运动热情,运动热情提高了,会带动更多人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这是一个正向的循环。而要达到这个循环的第一步,就是让人们有渠道了解到体育活动,知道体育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在贺龙创办《体育报》之前,全国性的体育杂志只有《新体育》。贺龙建议,《新体育》的内容一定要面向群众,要有趣,只有这样才能让群众愿意阅读,并从中了解体育运动。《新体育》在贺龙的建议下,期期爆卖,成功打开了全国的体育杂志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十七

之后,贺龙又自己创立了《中国体育》杂志(英文)和《体育报》。前者面对国际,后者受众百姓。第一期《体育报》发行时,毛主席专门为此写了报头,对贺龙所做出的工作表达了高度认可。

在贺龙的努力下,很快,形成了全民运动的浪潮。

虽然报纸期刊能够起到很大的宣传作用,但当时我国的识字率还不高,因此为了加大宣传,贺龙决定通过广播推广的方式,继续加大对体育运动的宣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十八

贺龙联系了中央广播电台,在每次国内要进行重大的赛事时,都会进行现场转播。一场比赛,在播音员的声情并茂的讲述中娓娓道来,虽然没到现场,也让听众热血沸腾,激起了成为运动员,到赛场上一争高下的想法。

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贺龙的宣传手段也越来越多。《冰上姐妹》《女篮五号》《碧空银花》等体育题材的影视作品也开始出现在银幕上。人们提起运动员,都会以他们为国争光而感到自豪,再也不会对运动员带有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十九

只可惜,贺龙元帅于1969年去世,在他主持我国体育事业的这些年,因为当时国际环境的问题,我国一直未曾参加国际奥运会。直到1979年,我国才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

1984年,我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夺得金牌,成为中国首位奥运冠军,打破了我国奥运历史上金牌“零”的尴尬局面,一举击碎了扣在中国人民头上几十年的“东亚病夫”的帽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二十

此后,这次奥运会上我国一共取得了15金,8银,9铜,位列奖牌榜第4。这一年,开始了我国奥运历史的新篇章。此后,我国运动健儿驰骋在国际赛场上,带来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的比赛,拿下了一块又一块精美的奖牌。

  • 结语

贺龙元帅虽然没能看到我国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的英姿,但他担任国家体委主任14年,为新中国的体育事业鞠躬尽瘁。他是新中国体育事业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我们如今取得的丰硕成果是在贺龙元帅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完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二十一

在贺龙元帅主持建设新中国体育事业的这些年,他一直坚持贯彻党中央制定的方针政策,不仅发展竞技体育,让我国的运动健儿在国际上为国争光,还大力发展群众体育,努力实现全民运动,增强国民的身体素质,改变人们的旧有观念,开创了体育工作的新局面。

我们取得的一块块奖牌,就是最有力的证明贺龙元帅工作正确性的强有力证据。贺龙身为共和国元帅,却愿意在国家需要时,临危受命,离开自己奋斗多年的军队,挺身而出在体育事业上费尽心血。这是世界体育界的一段佳话,也是我国体育历史上的璀璨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