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聊的是在现代社会里,“一夫一妻制”这种传统婚姻模式好像有点跟不上大家的情感节奏了,“开放式关系”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说起来,现在不少人都在尝试各种各样的感情玩法,开放式关系就是其中一种。它不是说谁要占着谁,或者把谁绑在身边,而是讲究两个人之间得有真信任、互相理解,还得一起进步,一块儿成长。
毫无疑问,想尝试这种模式的情侣或夫妻,那可得有相当高的情商和沟通技巧才行。
说白了,就是得情感上成熟,思想上开放,这样才能在保持亲密的同时,也给彼此足够的自由和空间,让爱情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呼吸,共同成长。
这上面是我看到的观点。必须承认,我在这方面并不具备开展讨论的能力,之所以感兴趣,只是由此想起了法国哲学家、作家萨特与波伏娃的“开放式关系”。
这里就简单介绍一下吧。
让-保罗·萨特绝对是最为大众所熟悉的哲学家之一了。他是20世纪哲学界的大腕儿,存在主义的领军人物。他于1905年6月21日出生在巴黎一个挺有钱的家庭,是跟着外祖父长大的。
萨特的思想很前卫,他说“存在比本质更重要”,还强调自由就是人的本色,人得自己选路走,也得负责。
他写的书,像《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存在与虚无》(我曾经把它跟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弄混,你呢?)都是探讨人活着的意义和自由意志有多重要的。
萨特不仅在哲学上玩得转,文学、戏剧、评论啥都在行,他写的《恶心》《苍蝇》《墙》这些作品,在法国文学里也是赫赫有名。
说到“自由”,萨特确实是身体力行的。两件事儿就能看出来:
1964年,诺贝尔文学奖找上门来,他居然不要!为啥?因为他觉得拿了奖就被束缚了,他就要做个自由自在的人,真实地活。
还有他的感情生活,跟西蒙娜·德·波伏瓦来了个开放式的契约婚姻,没领证,就是靠信任维系。
他们说好,各玩各的,不吃醋,新找的对象还得互相介绍成朋友。
还有两点要求:一是他们必须告知彼此他们与其他人的性关系,二是他们之间的情感关系必须始终在第一位。
这可真是对传统婚姻的大胆挑战,也是对个人自由的极致追求吧!
再说西蒙娜·德·波伏瓦。这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女性。她与萨特,完全可以说,是实现了著名“朦胧诗人”舒婷《致橡树》这首诗里对男女爱情关系的想象: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就是说,波伏瓦是一个非常有思想、有实力的女人。
她的一生做了不少事情,也总是聚焦着人们的目光,最突出的则是两件事:
一是凭着以《第二性》为代表性成果的女权主义思想成为西方女性学术的三大中心之一,二是以与萨特的惊世骇俗的“开放式”关系为世人所熟知。
波伏瓦于1908年在法国巴黎出生,和萨特是黄金搭档,一起把存在主义哲学发扬光大,还在女权主义运动里大放异彩。
波伏瓦可是妥妥的学霸一枚,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毕业,21岁就拿下巴黎大学哲学学位,还是法国哲学教师资格考试最年轻的通过者之一。
她跟萨特一样思维活跃,写的书五花八门,小说、哲学论著、回忆录样样都有,最出名的当然就是《第二性》,被誉为女权主义“圣经”。
这本书1949年出版,把女性在历史上的地位、社会怎么看待女性这些问题都扒了个底朝天,对女性解放运动影响可大了。
我前段时间刚读了《波伏娃访谈录》,里面说,《第二性》出版前,她先在《摩登时代》杂志上刊登了其中有关“性”的章节,结果她遭遇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攻击,其中不乏名人及朋友。
有的相当“粗野下流”,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里亚克写信给杂志,里面赫然写着“我刚才读文章,了解到一些有关你们上司阴道的事情”,另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她和萨特当时的好友加缪说“你科让法国男人成了笑柄”……
而波伏娃因为平时打扮得比较有女人味,当她走进餐馆,就有们盯住她,窃窃私语说“看来她两样都行啦”……
然而喧嚣过后,《第二性》仍在那里。
波伏瓦认为,人得自己去找存在的意义,通过自由选择和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主张男女平等,女性要自主,比如说女人不能认为“美貌就是一切”,不应该把“家庭主妇”变成“职业”等等。
最厉害的,当然就是与萨特的“开放式关系”了。
那么,像萨特和波伏娃这样有自己的思想体系,能充分实现“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是不是真的可以“随心所欲”呢?
其实未必。
萨特也许可以,他一直在交“女朋友”;但波伏娃却并不完全“非传统”。她还是把“感情”作为关系的基础的。
比如《波伏娃访谈录》里说:
在我身上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一夜情),从来没有!
意外不意外?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波伏娃竟然从来没有寻求过刺激!
波伏娃还说,她也许偶尔有过“跟着感觉走”的幻想,但现实中,她和交往的男性之间,“总是先结下深厚的友情,之后才会有身体的接触,否则任何男人别想碰我一下”。
她从来没有“情难自禁时随便和什么人发生一夜情”过,“即使在情感空窗期,很长时间没有性生活的时候,也不曾有过”。
跟男性没有,跟女性也没有。
当然,与传统女性还是有点不一样,在萨特之外,她也确实有过两个特别亲密的男友。
在萨特与波伏娃之间,维持这种开放式关系的基石,是思想。据说,萨特对思想的兴趣远高于对性的兴趣,波伏娃也差不多。
这样一看,真的要建立“开放式关系”,恐怕也不容易吧?至少不可能适合所有人。
就聊这么一些,大家对这个话题有什么想法,留言讨论吧!
(网图侵删)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