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浏览行业最新资讯,看看你错过了哪些近期要闻?
一、长三角三省一市携手强化疾控体系一体化建设
中新网上海12月16日电 上海将持续加强与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的沟通协调,发挥区域优势,加强技术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跨区域转化,推动各地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在业务、科研、人才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区域疾病预防控制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长三角疾病预防控制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学术交流年会在沪举行。(上海市卫健委供图)
长三角疾病预防控制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学术交流年会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预防医学科学院)召开,以推进长三角区域疾病预防控制一体化,加强各地疾控工作交流合作。
2024年以来,三省一市疾控局齐心协力,在传染病风险评估与应急处置、重大疾病防控、免疫规划及公共卫生监管等方面开展了深度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各方共同完善了区域疫情信息通报和风险评估机制,通过联合演练,增强了区域应急响应与传染病处置能力;区域内利福平耐药结核病协同防控中心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实现示范区内儿童预防接种信息跨省互联互认;进一步推动区域卫生监管执法的标准化与一体化发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洪兵指出,疾病预防控制事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他要求切实抓住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的重大机遇,在长三角疾控体系一体化建设和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充分发挥上海的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推动健康政策融入全局、健康服务贯穿全程、健康福祉惠及全民。
本次会议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疾控局共同主办。主旨报告聚焦提升公共卫生新质生产力、推进公共卫生体系高质量发展与人才建设、传染病监测预警前沿技术进展等议题,专家学者们全方位展望了进一步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建立健全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相适应、与城市功能定位相匹配的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发展方向。
据悉,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于2019年签署首轮《长三角区域疾病预防控制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协议》。随着疾控体系改革不断深入,三省一市疾控局围绕贯彻落实《关于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于2023年谋划新一轮合作并达成共识,2024年共同签订相关“合作备忘录”,持续深化“防控联合、信息联通、服务联享、执法联动、标准联建、科技联创”。
新闻来源:中国新闻网
争上游有话要说: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科技虽然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工具,但同时也带来了技术更新换代的压力。不同区域可能采用不同的技术标准和系统,如何实现这些系统的兼容和数据的互通共享,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帮助各级疾控快速推进疾控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争上游科技提出了“智慧疾控”解决方案,依托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积累,为疾控部门打造一个标准统一、高效智能、各业务系统数据实时互联互通的高度数字化智慧中台,并重点搭建智慧监测、智慧预警、智慧执法及智慧应急等应用系统。平台利用先进的算法模型进行深度挖掘,有效缩短从疫情发现到响应的时间窗口,可实现从防控数据收集、质控,到应用再到数据安全的闭环管理,全方位支撑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科学、精准、高效地开展。除此之外,争上游科技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逐步构建起全矩阵的卫监产品体系,核心产品包括“数智卫健”执法平台、移动执法平台、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自查自报管理系统等。通过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大数据分析等数字技术的运用,争上游实现了卫生健康行业多场景的在线监测功能,为监管部门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支持,以数字赋能帮助各地政府、各级疾控、卫监部门、医疗机构等多方面的紧密配合,共同推动卫生健康及疾控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中医医院数字化建设规范发布,电子病历应覆盖所有诊疗环节
国家中医药局近日发布《中医医院信息与数字化建设规范(2024版)》,提出数字化电子病历要覆盖所有诊疗服务环节等。
中医医院应当积极推进互联网中医医院、互联网中医医疗服务和远程医疗服务的发展,持续开展“互联网+中医药”便民惠民服务,提升便捷化、智能化、人性化服务水平。具体而言,中医医院应大力推进中医药特色应用,建立智能化辅助决策系统、名老中医药专家经验传承及推广应用系统,积极开展共享中药房和中医药健康管理智慧化建设。
另外,中医医院要将医师资格、护士资格、医师处方权等信息纳入中医电子病历系统,实现后台控制与管理,对医务人员登录电子病历系统记录、查阅、修改病历信息等设置权限,防止出现超权限诊疗行为。
中医医院应当推进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突出中医药特色应用,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提升便民服务能力,加强医疗服务监管,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医疗服务。
——实现诊疗服务环节全覆盖:将电子病历数字化向门诊、药学、护理、麻醉手术、影像、检验、病理以及中医药特色治疗等诊疗环节拓展,全面提升临床诊疗工作的数字化程度,实现电子病历数字化诊疗服务环节全覆盖。
——提供临床诊疗决策支持:将临床路径、临床诊疗指南、技术规范和用药指南等嵌入信息系统,提高临床诊疗规范化水平。
——改善医疗服务体验:推进便捷就医服务,优化医疗服务流程,贯通诊前、诊中、诊后各环节,为患者提供线上预约、移动支付、诊间结算、床旁结算、就诊提醒、结果查询、信息推送等便捷服务。
——强化诊疗行为监管:开发并应用数字化评判工具,分析判断诊疗行为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核心制度、技术规范、用药指南等要求。强化诊疗权限管理,将医师资格、护士资格、医师处方权、手术级别权限、抗菌药物处方权限等信息纳入中医电子病历系统,实现后台控制与管理,对医务人员登录电子病历系统记录、查阅、修改病历信息和签署医疗文书等分级分类设置权限,防止出现超权限诊疗行为。
——加强中医医疗质量控制和评价:利用中医电子病历系统开展医疗服务质量控制、效果和效率指标的统计分析和评价。建立质量控制数字化指标体系,确立质控节点和方法,实施全程、实时、全面医疗质量控制。
——大力推进中医药特色应用:建立智能化的辅助决策系统和名老中医药专家经验传承及推广应用系统,积极开展共享中药房和中医药健康管理智慧化建设,强化中医药特色治疗过程与质量的智慧化管理和控制,持续提升中医药特色治疗疗效、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全流程的数字化、智能化中医药特色服务。
——促进线上线下医疗服务融合发展:应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拓展医疗服务空间和内容,推进远程监测、远程指导、健康教育,允许医师在掌握患者病历资料后在线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及开具处方,药师在线审核处方及药品配送等。
——推进系统整合和互联互通:加强医院信息平台建设,形成基于平台的整体统一的中医电子病历系统,实现医院各诊疗环节信息互联互通,建立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的中医医院,实现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系统互联互通。
新闻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争上游有话要说:
数字化建设能够显著提升中医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效率,中医药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如何将这些特色与数字化技术有效融合,既保持中医药的传统优势,又发挥数字化的便捷性和高效性,是中医医院数字化建设的一大挑战。以信息化手段提高医疗卫生机构提升中医药服务的质量与效能,压实医疗机构的主体责任,争上游医疗机构自查自报系统将以前医疗机构被动式的自查方式改为机构主动自查,促进医疗机构自律执业,树立行业良好风气。系统可实现自查流程全自动、执业要求全覆盖,为医疗机构日常执业工作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随时进行纠正改进,实现“预防为主、风险前移”,降低医疗机构执业风险。帮助相关部门在维护医疗行业秩序时创新监管模式和方法,智能分析数据,补齐监管短板,提升监管效率。除此之外,加强行业监督执法的是确保中医药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加快中医药走向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争上游中医药移动执法包集成移动端智能设备的数据采集、实时传输、数据存储,监管平台的数据管理和分析等功能,实现执法人员的实时监管,提高执法效率和准确性。同时,移动执法系统还可以帮助管理部门实现对执法行为的追踪和分析,为制定科学的执法政策提供参考。它不仅提高了执法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还能够推动执法监管的规范化和精细化,为保障中医药监督执法做出贡献。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