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2024《全球教师报告》中,“教育的未来”国际委员会对教师职业进行了重构,认为教育是意在实现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社会目标,并呼吁将教师打造成具有高度协作性的职业,强调反思、研究、知识创造和创新。
人才培养的根本是教师,那么基于这一点应该如何实现“教育的未来”?如何让教育更好地助力社会目标的实现?作为教育行业的一员,文化传媒学院始终走在积极探索的道路之上,在构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
通过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参与展览和行业交流,文化传媒学院的老师们不断培养新创意,展现新技术,探索新内容。他们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态度,展现个人风采与欧亚精神。这不仅是他们自我提升的过程,也是文化传媒学院为培养适应未来需求的创新人才贡献力量的具体实践。
2024年11月28日,第31届中国国际广告节在厦门正式启幕。广告节聚集了来自全球的行业精英,共同探讨广告产业发展趋势,并展示创新力量。次日,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2025春季赛启动仪式隆重举行,文化传媒学院教师王谦与学生团队深度参与,共同感受广告行业的创意氛围与梦想火花。
在“品牌年轻化”主题演讲中,多个企业代表分享了以创意驱动品牌焕新的实战案例。他们的经验启示了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围绕社会热点与产业需求进行创新性创作。通过这一活动,教师应当坚持以实践带动教学、以创意赋能教育的培养模式,帮助学生在实际创作中脱颖而出,为未来广告行业输送更多高质量人才。
2024年11月22日,中国(西安)国际低空经济发展大会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文化传媒学院教师王舒鹤参加大会并发表了精彩演讲。本次大会以“聚焦绿色低空、引领数智未来”为主题,集中展示了低空经济领域的前沿技术,包括无人机、eVTOL飞行器、以及低空国防安全解决方案等。
王舒鹤老师以《“以雇主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为题,向与会嘉宾展示了学院在校企合作、技术引导实践教学中的经验。这一分享充分体现了文化传媒学院在技术应用中的创新性,将低空经济产业的实际需求融入教学内容,通过跨领域合作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让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更具价值。
应用传播研究中心教师 王舒鹤
学生作品(潘馨瑶)
在11月17日揭晓的“探索文旅新视界”AIGC艺术视觉创作大赛中,以高昱老师为代表的文化传媒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师生团队凭借系列作品“北京印象”“四季北京”,荣获多项殊荣。作品不仅以AI技术深刻诠释了北京历史文化与现代发展的交融,更展示了学院在AIGC技术与创意内容融合方面的教学成果。
北京印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师 高昱)
此次大赛的胜利,不仅是学院在科技与艺术结合领域的创新体现,更是教师通过前沿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成功实践。文化传媒学院副院长曹小娟表示,未来学院将继续推动AIGC技术在创意内容生产中的深入应用,培养兼具创意能力与技术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为行业发展输送更多新生力量。
2024年11月,第九届中国创意写作年会在南昌举行,文化传媒学院新闻学专业教师龚辰围绕“赋能创意写作:AIGC在分类写作中的应用与探索”做了深度分享。她结合学院创意写作课程中的实践案例,探讨AIGC技术在写作驱动、辅助与创新中的作用。
在新建制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龚辰老师提出,创意写作应打破传统文学框架,与新媒体技术及人工智能深度结合,探索跨界融合的新模式。这一观点充分体现了文化传媒学院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前瞻性布局,帮助学生在数字时代掌握更多创意与技术的双重能力,为文化传媒行业的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许道军(左)、新闻学教师龚辰(右)
通过参与各项创意赛事、行业大会和学术年会,文化传媒学院的老师们在新创意、新技术、新内容方面不断深化探索,在加强自身硬实力的同时,也为学生的创新性培养保驾护航。未来,文化传媒学院将继续依托校企合作,积极参与各项赛事与会议,以创意为核心,以技术为驱动,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开阔视野与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