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6月9日,贺龙同志与世长辞。然而,直到1975年6月9日,贺龙同志的骨灰安放仪式才正式举行。周恩来总理拖着疲惫的身体赶往现场。周总理双眼饱含热泪,在众目睽睽下做出一个反常的举动。人们至今都没有参透周总理这个举动的含义。
周总理在贺龙骨灰安放仪式上究竟有何举动?为什么贺龙同志的骨灰时隔六年才得到妥善安置?贺龙遗体火化当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本篇文章,我们一起来揭秘贺龙同志的身后之事。
1969年6月9日深夜,一辆中巴从八宝山革命公墓驶出。这是辆执行“特殊任务”的中型灵车。车上仅载有三名乘客:张克安、彭志刚、王锋。他们受到党组织的交代:嘴一定要严,不能走漏半点风声。因此,三人决定在深夜执行这次特殊任务。灵车在黑夜中左拐右拐,最后驶入了兵马司胡同。
随后,三人潜入一间屋子,从屋内抬出一具白布裹着的遗体。这具遗体的主人正是名震四海的贺龙大元帅。此刻,贺龙安静地沉睡在白布内,由三名人员抬到灵车上。三人此次执行的特殊任务,就是火化贺龙同志的遗体。贺龙同志的遗体为什么要如此秘密地执行火化?这一切都与贺龙晚年卷入的一场政治风波有关。
贺龙同志也是因为这场风波而无辜牺牲。执行此次任务的三人均是党员。他们明白这次任务的特殊性。因此,即便是内心十分悲伤,表面仍然要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贺龙遗体送入灵车后,三人便匆匆驶向八宝山火化车间。与此同时,两辆吉普车也加入到这次任务中来。它们尾随着灵车,一起向火化车间开过去。
到达八宝山火化车间后,张克安三人与吉普车中的军人交接了遗体,然后他们立即转身离去,消失在黑夜之中。根据任务的保密性,每个环节都是由不同的人来负责的。他们相互之间没有多余的交流,只是根据指示进行下一环节。也就是说,张克安三人并不知道是谁要接收贺龙遗体。接收贺龙遗体的人也不知道是谁负责遗体火化,更不知道骨灰由谁来负责安置。
贺龙同志的遗体被缓缓推入火化炉。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结束了一生的旅程。在火焰吞噬下,遗体化为一块块灰色粉末。负责火化遗体的工作人员将骨灰装入袋子中。他不知道这是谁的遗体留下的骨灰。他把骨灰装好后,交给面前的几个军人。然后,这几个军人默默地离去。
几天后,八宝山业务科登记处多了一栏信息。死者:王玉。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任何的信息。“王玉”的骨灰盒号码是34号,被安置在地下室一个普通的房间。业务科登记处工作人员瞥了一眼骨灰盒。这是最廉价的骨灰盒,市场上卖7元钱。工作人员猜测,这个“王玉”可能就是个普通的百姓。
前来办理“王玉”死者信息的,是两名军人。他们不像是死者的亲属,办理完手续后就转身离开,没有献上鲜花,也没有流下眼泪。工作人员十分同情这个“王玉”,走得这么凄凉。然而他怎么也想不到的是,这个“王玉”的真实身份,就是扬名中外的贺龙大元帅。因此,贺龙的骨灰没有同战友们一样,安置到革命公墓骨灰堂,而是和平民百姓放在一处。
就连贺龙的夫人薛明,都不知道贺龙的骨灰安置在何处。光阴如梭,一晃过去5年的时间,中国的政治形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1974年9月29日,中央下发一则文件,毛主席批准《关于为贺龙同志恢复名誉的通知》。
薛明即刻向叶剑英写信,称想要把贺龙的骨灰迁移到八宝山革命公墓骨灰堂中。消息传到总参党委,后经政治局商议:为贺龙同志举行内部骨灰安放仪式,拟请800人参加这次骨灰安放仪式。
外界局势明朗之后,寻找贺龙骨灰盒的事情便不那么麻烦。很快,贺龙亲属在老山骨灰堂找到了编号34的骨灰盒。经多方证实,这个骨灰盒中盛放的,即是贺龙元帅的骨灰。6月4日,军委办公厅下发通知:1975年6月9日下午三时,为贺龙同志举行骨灰安放仪式。
大家听到这个消息,隐忍多年的泪水夺眶而出,甚至有很多民众远道而来,想要为贺龙同志献上花圈。骨灰安放仪式原定的800人不得不扩充至1500人。通知下发之后,军委办公厅派专人到老山骨灰堂取出贺龙同志的骨灰。这样的阵仗惊呆了老山骨灰堂业务科的工作人员。
老山骨灰堂是安置平民百姓骨灰盒的地方,怎么会有中央的、军委的人来这里取骨灰盒呢?工作人员不敢多问,恭敬地给来人指明方向。军委办公厅的人随着工作人员的指引,来到老山骨灰堂的地下室。地下室阴冷潮湿,一排排骨灰架上摆满了大小几乎一致的骨灰盒。工作人员很熟练地找到了34编号的骨灰盒。
骨灰盒上没有照片,没有其他信息,只有“王玉”两个字。一行人默不作声地取走骨灰盒,然后给工作人员留下一张纸条:中央专案组已取走贺龙的骨灰。众人这才知晓,原来这个骨灰盒中盛放的是贺龙大元帅的骨灰。
1975年6月9日,贺龙元帅的骨灰安放仪式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正式举行。时隔六年,贺龙的骨灰终于可以得到妥善安置了。然而,此时的毛主席与周总理都已重病缠身。周总理已入住解放军305医院。毛主席情况也不容乐观,进食困难、说话困难。他们都很难出席贺龙的骨灰安放仪式。
这个骨灰安放仪式,实际上算是贺龙同志的追悼会。6月9日这天,八宝山革命公墓来了许多领导人与人民群众。公墓礼堂内摆满了人们送来的花圈,大厅正中央则摆放着贺龙同志的骨灰盒。在骨灰盒两侧各自站立着一名依仗兵。他们神情严肃,持枪守护礼堂,每隔一小时换岗一次。
上午十时左右,礼堂内已有300多位领导人到场。这些领导人大多都是老一辈革命战士。他们都红着眼睛在礼堂内落座。仪式在下午三时许进行。在仪式开始之前,人们突然接到消息,说周总理已经在来的路上了,仪式要稍微推迟片刻。人们都在议论着,周总理不是病得很严重嘛,怎么还专程过来参加仪式。
不一会,周总理左臂挽着黑纱,迈着沉重的步伐进入礼堂。人们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周总理身上。大家从周总理的眼神中读出了深深的悲伤。周总理似乎每迈一步都十分困难,或是为贺龙同志的去世感到哀伤,亦或是因为身体不断遭受病痛的折磨。紧跟着周总理走来的,是夫人邓颖超。
全屋子的人纷纷起身迎接周总理等人的到来。叶剑英赶忙上前,心疼地问道:“总理,您身体不好,怎么还亲自过来了?”周总理哽咽着说道:“贺老总的骨灰安放仪式,我哪能不来呢!”
周总理年轻时的照片
革命时期,周总理与贺龙元帅并肩作战。中国成立后,贺龙同志从旁协助周总理处理外交事务。他们还多次访问欧洲、亚洲多国。两人是革命战友,也是和平时代的好同事。他们彼此之间拥有深厚的感情。贺龙同志不幸牺牲,这是周总理一生的痛。时隔多年,贺龙同志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沉冤得雪”。
中央同意给贺龙举办骨灰安置仪式,但考虑到周总理身体不适,就没有提前作出安排。可是,周总理自己无论如何都是想要参加这次仪式。他与邓颖超商量决定,6月9日这天一定要来送贺龙最后一程。周总理到达礼堂后,先是在签到名册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周总理因疾病缘故,手抖得非常厉害,签的字都连在一起。这一幕不禁让围观者涕泪涟涟。
彼时,周总理的疾病恶化严重,体重只有六十一斤。从前高大结实的周总理,如今看起来如同皮包骨头一般,让人看了十分心疼。体重急剧下降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周总理时刻遭受着疾病的折磨,身上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疼痛。医生交代他是不能站立太久的,说话、办公都会消耗他太多精力。
尽管如此,周总理还是会支撑着身体处理国家公事,更是坚忍着疼痛与虚弱,前来参加贺龙的骨灰安放仪式。周总理签完字后,又从叶剑英手中接过悼词,准备为这场安放仪式致悼词。周总理拿着悼词,眼眶中的泪水止不住往下掉。周总理一边抹去眼泪,一边矫正着悼词语句的不恰当之处。
贺龙夫人薛明从二室走来,看到周总理就像看到亲人一样,伸出双手去握周总理的手,刚刚喊出“总理”二字,人就已经哭得一塌糊涂。周总理强忍着悲伤,喃喃地念叨着:我来晚了,我来晚了......礼堂的人们听到周总理的这句话,都觉得鼻头一酸,落下眼泪来。
周总理移步到话筒跟前,拿起手中的悼念词,缓缓念到:“同志们,贺龙元帅已离我们远去。他是一位好同志,为党和人民做出巨大贡献......”人们从周总理的悼词中听出了他的哭泣。周总理的泪水打湿了悼念稿,打湿了在场所有人员的心。他们都能够从这种氛围中明白,什么是珍贵的革命情感,什么是坚定不移的革命情怀。
如果不是出生入死的过命交情,周总理怎么会流下那么难过的泪水。悼词结束后,众人一齐向礼堂中央鞠躬。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当众人抬起头,发现周总理还在继续弯腰鞠躬。据在场的人回忆,周总理有可能鞠了7个躬,也有人说是周总理鞠了8个躬。周总理的举动让在场的人感到非常诧异。
周总理为什么要比众人多鞠几个躬呢?这样的举动有什么含义呢?据说,周总理鞠8个躬,或许是象征着八一南昌起义,而周总理与贺龙正是八一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者。他们也是在八一南昌起义缔结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不过,这一说法只是后人的猜测。当时的周总理已经虚弱至极,没有人主动去询问总理多鞠这几个躬的含义。
周总理的这一举动一直深深烙印在大家心中,成为了一个谜。仪式结束后,贺龙的骨灰则被安置在八宝山革命公墓骨灰堂一室正面右上侧81号的骨灰匣中。贺龙元帅终于可以与革命老战友相伴在一起。
纵观贺龙元帅的一生,他对于中国革命的贡献是难以衡量的。他本出生在湖南一处贫苦农民家庭。家境虽然贫寒,却没有打倒贺龙生存的意志。他从幼时就表现出热烈的赤子之心,曾仗义疏财,帮助穷苦大众与恶势力作斗争。贺龙同志的这种优秀品性一直伴随着他的一生。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贺龙率部参加北伐战争,磨砺出过人的指挥才能。
南昌起义爆发后,贺龙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他率领起义军在湘鄂一带进行作战。抗日战争爆发后,贺龙担任八路军第120师师长,率领主力军东渡黄河,取得雁门伏击战等战役的胜利。贺龙元帅拥有一套成熟的军事思想。这些思想都是他在成百上千次战役中提炼出来的精髓。红军在他的领导下,攻破了一个又一个的关口,取得了接连的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贺龙部队由陕入川,歼灭成都数十万敌军,随后率领部下解放西藏,解放大西南,贺龙为解放战争立下卓越功劳。贺龙元帅戎马一生,对党绝对忠诚,爱护战士,关心人民群众。他是中国人民心中真正的大英雄。向贺龙元帅致敬!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