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籍问世:开启古蜀文明探秘新篇
(一)书籍概述
《山海经里的三星堆文明》由广汉谢文、谢羽笛所著,这部著作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在古文明研究的浩瀚星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它凭借着深厚且扎实的文化底蕴,扎根于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土壤,同时又以大胆创新的研究视角,打破常规思维的局限,为读者徐徐展开一幅描绘三星堆文明以及相关古代文化的宏大画卷。
书中内容涵盖丰富,从神秘莫测的神话传说,到实实在在的考古发现;从古代部落的迁徙融合,再到文明发展中的智慧传承,都进行了深入且细致的探讨与呈现。它深度探寻了三星堆文明与华夏文明之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联系,让那些隐藏在历史深处的关联逐渐清晰地展现在世人眼前,仿佛搭建起了一座跨越时空的桥梁,将古蜀神秘世界与华夏文明根源紧密相连。对于推动古代文明尤其是三星堆文明以及华夏文明融合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为后续更多深入的探索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借鉴,也由此引出了我们接下来要深入探讨的书中诸多精彩内容。
(二)研究价值
《山海经里的三星堆文明》这部著作在推动古代文明研究领域的价值不可小觑。
长期以来,关于三星堆文明的研究虽然一直在不断深入,可仍存在诸多空白之处,比如三星堆与华夏文明具体在哪些层面深度交融、其文化传承脉络中一些关键环节如何与华夏整体文化相契合等问题。而该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这些以往研究的空白之处。它像是一位耐心的拼图师,将那些散落在历史角落的碎片,依据详实的考证与独特的视角,一块一块精准地拼接起来,使得三星堆文明在华夏文明版图中的完整模样开始清晰呈现。
同时,它也为后续学者们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崭新的思路与方向。以往的研究或许多聚焦于考古实物本身,或者单一地从某个文化角度去剖析三星堆文明。但这部著作创新性地将《山海经》这一神秘古籍与三星堆文明紧密联系,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野,启发着后来的学者们可以从神话与现实交织的角度、跨地域跨文化融合的维度等去重新审视三星堆文明,去探寻古代文明之间那些微妙且意义深远的联系,犹如点亮了一盏明灯,照亮了更多学者前行在古代文明研究道路上的脚步,激励着更多深入且全面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二、神话与现实交织:三星堆背后的古蜀世界
(一)山海经与三星堆关联
《山海经》仿佛是一座跨越时空的桥梁,将神秘莫测的神话世界与三星堆所代表的古蜀文明紧密相连,书中诸多描绘都能在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以及古蜀文明特征中找到相互印证之处,为我们揭开古蜀神秘世界的面纱提供了独特视角。
就拿书中记载的都广野来说,那是一片令人神往的神奇土地。它有着肥沃的土壤,源自昆仑之丘的黑水奔腾而下,流经这片沃野,使其成为农作物生长的绝佳之地。在这里,稷、稻、黍等各种农作物枝繁叶茂,香甜多汁的水果挂满枝头,果实累累,令人垂涎欲滴。不仅如此,各种动物也成群结队,无忧无虑地生活着,凡鸟和神鸟都在此筑巢安家,欢快地歌唱。而都广野上最引人注目的建木,更是古蜀文明中天地神灵崇拜与探索精神的象征。建木高高耸立,树干笔直如箭,树枝轻巧弯曲、纠缠盘绕,形成如伞的造型,当正午阳光直射时,它竟 “日中无影”,故而被尊称为 “天梯”,是连接天地的神奇通道,人们认为通过它可以与高居仙境的神仙对话,窥探宇宙的奥秘,虽只有少数人传说曾成功登顶,但这并不能阻挡古蜀人对它的敬仰和向往。
令人惊叹的是,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恰恰与都广野、建木这些记载有着奇妙的呼应。三星堆那独特的祭祀文化,从规模到形式,都彰显出古蜀文明对天地神灵深深的敬畏之情,仿佛是都广野所承载的那种对自然、神灵崇敬的现实映照。而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神树,更是与《山海经》里记载的神树高度吻合。比如青铜神树造型精美奇特,分为上中下三层,每层都是九个树枝,树枝上点缀着或上翘或下垂的花果,每个花果上站有一只太阳鸟,不多不少刚好九只,神树下部还有一条盘旋的神龙为点缀。这与《山海经》中描述的扶桑神树,“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以及 “汤谷上有扶木,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等记载相互印证,仿佛将神话中的神树具象化地呈现在了我们眼前。这让我们不禁遐想,或许《山海经》里那些看似荒诞不经的神话故事,正是古蜀文明真实生活与精神世界的一种别样记录,而三星堆就是打开那段神秘历史大门的一把珍贵钥匙,让我们得以一窥古蜀文明对天地神灵的敬畏以及对宇宙奥秘那不懈的探索精神。
(二)蚕丛部落的迁徙与贡献
蚕丛部落的迁徙,在古蜀历史的长河中犹如浓墨重彩的一笔,对古蜀文化、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且持久的影响,也凸显了古蜀文明在华夏文化多元一体格局中不可忽视的独特力量。
蚕丛氏本是活跃在岷江上游的一个部落,其首领凭借着卓越的领导才能,率领族人翻越高山,开启了那段意义非凡的迁徙之旅。他们最终选择在成都平原北部扎根,这一举措犹如一颗种子,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催生出了灿烂的 “蜀” 文化。
蚕丛部落带来的养蚕织丝技艺,堪称是开启古蜀文明繁荣发展的一把金钥匙。在那个时期,当大多数地区还处于相对原始的生产状态时,蚕丛部落所掌握的养蚕技术显得尤为先进。他们不仅懂得如何精心饲养家蚕,还能将收获的蚕丝巧妙地纺织成精美绝伦的丝织品,这种精湛的技艺迅速在当地传播开来,促进了文化的交融与经济的繁荣。随着丝织品的产量日益增加,古蜀地区开始通过贸易的方式,将这些珍贵的丝绸制品传播到更远的地方,丝绸贸易的兴起带动了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让古蜀文明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而 “蜀” 字的诞生,更是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族群认同。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地域称呼,更象征着蚕丛部落及其后人所创造的独特文化和生活方式。这个字凝聚着古蜀人对自己族群的骄傲与归属感,也见证了古蜀文明在传承与创新过程中的坚韧精神。古蜀文明以其独有的创新活力,在华夏文化多元一体的大格局中绽放光彩,为整个华夏文化的丰富与发展贡献了别具一格的力量,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在历史的天空中闪耀着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影响力持续至今,依然让我们为古人的智慧与创造力所折服。
三、文明交融汇聚:华夏演进中的三星堆元素
(一)部落联盟兴衰与文化融合
在华夏文明漫长的演进历程中,部落联盟的兴衰与文化融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黄帝、炎帝、颛顼等部落联盟的发展变迁更是其中浓墨重彩的篇章。
黄帝所处的时代,部落联盟的局势错综复杂。那时,以神农氏为首领的部落联盟逐渐走向衰败,联盟内部秩序混乱不堪,诸多部落不再向首领献祭,相互之间还时常爆发争战,百姓深受其害,而神农氏却无力去征伐那些叛逆的部落,恢复应有的秩序。在这样的背景下,黄帝 —— 这位有着非凡志向与领导才能的人物站了出来。他发出号召,凭借武力去讨伐那些不服从神农氏的部落,经过多次征战,大部分部落都被他征服,开始乖乖向首领献祭。不过,蚩尤部落实力强劲,并未轻易就范。
与此同时,炎帝看到黄帝所在部落联盟内部不稳定,便企图策反部分部落归顺自己,但那些部落都心甘情愿跟随黄帝。黄帝经过深思熟虑,明白征服炎帝和蚩尤不能急于一时,于是选择养精蓄锐。后来,黄帝与炎帝在阪泉展开了多次激烈交锋,最终成功征服了炎帝。而蚩尤依旧不听从黄帝的命令,黄帝便带领军队与其在涿鹿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会战,最终擒杀蚩尤,自此,各个部落都尊黄帝为部落联盟首领,取代了神农氏的地位。
黄帝成为首领后,积极推动部落间的融合发展。他通过联姻等方式巩固南北联盟,让不同地域、不同习俗的部落紧密相连,实现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比如黄帝与嫘祖的结合,就有着深远影响。嫘祖来自擅长养蚕织丝的部族,她带来的养蚕技术在部落中传播开来,不仅促进了纺织业的兴起,更带动了文化在不同部落间的交流创新。而且,黄帝领导下的部落联盟在科技文化等诸多方面也都取得了斐然成就,像天文历法、医药卫生等领域都有了显著进步,彰显出部落联盟的智慧与勇气,也为华夏文明注入了多元且强劲的发展活力,成为华夏文化不断发展的核心动力,更为华夏民族的根基奠定打下了坚实基础。
炎帝部落同样有着深厚的影响力,其势力曾经发展到陕西关中地区,在农业等方面有着独特的发展成果,比如对农作物的种植和培育有着自己的一套经验,这些也随着部落间的交流融合,逐渐传播到其他部落,丰富了华夏文明初期的农业文化内涵。
颛顼所在的部落联盟又是另一番发展景象。颛顼是黄帝之子昌意的后代,他所处时期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颛顼登基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经历了权力斗争与自然灾害等重重洗礼。当时,各个部落之间对于领导权存在着争夺,而颛顼凭借着自身的智慧与领导才能,在复杂的局势中脱颖而出。同时,自然灾害也时不时侵扰着部落的生存与发展,例如洪水、地震等可能对部落的居住环境、农业生产等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但颛顼智慧地领导部族应对这些挑战,传承先辈们的文化成果,并不断发展创新。
他注重智慧文化的传承,培养族内有才能的人,将先辈们在天文、地理、农耕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传递下去,同时也极为关注民生福祉的提升,通过组织族人兴修水利、开垦农田等方式,让部落民众的生活更加安稳富足,由此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随着部落间的交往互动,逐渐传播开来,与其他部落的文化相互交融,共同为华夏文明的发展添砖加瓦。
总之,黄帝、炎帝、颛顼等部落联盟在兴衰起伏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不断进行着文化融合,他们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元素,交织汇聚在一起,犹如涓涓细流融入华夏文明的大河,为华夏民族根基的奠定以及整个华夏文明的蓬勃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三星堆与华夏文明交流
三星堆文明与华夏文明中的颛顼文化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精神内涵、文化传承等诸多方面展现出深度的关联,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为华夏文化基因库添上了璀璨的瑰宝,也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文化内涵来看,三星堆文明所展现出的对天地神灵的敬畏、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精神,与颛顼文化有着相通之处。颛顼文化中,人们尊崇自然,相信天地间存在着神秘的力量,部落首领肩负着沟通神灵、守护部族的使命,就如同三星堆那独特的祭祀文化所体现的一样,古蜀人通过精心准备的祭祀仪式,献上珍贵的祭品,祈求神灵庇佑,这背后反映的正是对未知世界的敬畏与探索。三星堆出土的那些造型奇特、工艺精湛的青铜器,无论是高大威严的青铜立人像,还是神秘莫测的青铜面具,都承载着古蜀人的精神寄托和信仰追求,而颛顼文化里对于祖先的尊崇、对于天地秩序的遵循等观念,也同样通过各种仪式、传统在部落中代代相传,二者在精神层面上有着深刻的呼应。
在文化传承方面,三星堆文明有着自己独特且延续的脉络,从早期的陶器、玉器制作工艺,到后来高度发达的青铜铸造技术,都彰显着古蜀人对技艺传承的重视和创新。而颛顼文化也十分强调文化的传承与延续,比如天文历法知识、祭祀礼仪规范等都是在先辈的基础上不断传承发展,并传播到周边部落。三星堆文明与颛顼文化所在的区域虽有一定距离,但在长期的交流互动中,文化元素相互渗透。有考证表明,黄帝的子孙与三星堆文明所在区域的部族有着密切关联,这种血脉联系也进一步促进了文化的交融。
例如,三星堆出土的陶器在造型、工艺细节上能看到与中原文化相似的影子,而中原地区的一些文化符号、艺术风格等或许也受到了三星堆文明的启发。颛顼文化中的一些传说故事、神话元素等,可能通过人口迁徙、贸易往来等途径传入三星堆地区,被古蜀人吸收并融入到自己的文化创作中,像三星堆青铜器上那些独特的纹饰、图案,说不定就蕴含着来自颛顼文化等华夏文明元素的影响。
它们的相互影响还体现在对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的塑造上。当不同地域的文明在文化内涵、传承等方面有着诸多共通之处时,生活在这片广袤土地上的人们便会产生一种同源同根的情感认知。三星堆文明与颛顼文化等华夏文明共同构建起了丰富多元的文化体系,让华夏大地上的各个部族都能在这个庞大的文化体系中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古蜀人虽然有着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但也深知自己是华夏文明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与其他部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种认同感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深厚,也让整个华夏民族在面对各种困难挑战时,能够团结一心,共同守护和传承这份珍贵的文明遗产,筑牢了民族凝聚力、认同感的精神基石,使得华夏文明得以在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持续绽放光彩。
四、治水智慧传承:古代文明发展的关键支撑
(一)大禹治水的传奇与影响
大禹治水,堪称华夏文明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其蕴含的智慧与展现出的坚韧精神,历经数千年岁月的洗礼,依旧熠熠生辉,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大禹治水之时,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水患形势。那时,黄河流域地区洪水泛滥成灾,滔滔洪水如猛兽般肆虐,冲毁房屋、淹没农田,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面对如此棘手的局面,大禹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与洞察力,他采取的治水策略极具科学性。大禹深知 “堵” 并非长久之计,因为洪水的力量极为强大,一味地堵塞只会让水势越积越高,最终冲破堤坝,造成更为严重的破坏。所以,他反其道而行之,采用 “导江治河” 的方式,依据不同地域水患的实际情况,巧妙地运用疏导、分流之法来治水。
比如在四川地区,大禹充分利用地理环境特点,将岷江分为岷江、沱江两条河流,开创向东分洪的格局,让汹涌的江水顺着规划好的河道有序流淌,既缓解了水患压力,又能合理利用水资源灌溉周边农田,使当地人民得以安居乐业。而且,史料记载大禹出生在四川西北部地区,至今,阿坝州还保留了刳儿坪、禹庙、洗儿池、禹穴等众多历史遗存,这些都是大禹治水故事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深刻印记。不仅如此,在四川宝墩文化遗址中,还发现了与大禹同一时期、距今约 4200 年左右的护岸堤,当时的先民们已经摸索出一套治水经验,在堤上开挖沟槽,安插木桩起到加固作用,再在近水一侧用大量卵石堆筑作为护坡,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大禹治水方法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大禹治水的成果不仅仅局限于四川地区,他的治水行动更是扩展到了整个黄河流域。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他成功治理了黄河流域的洪水问题,让曾经被洪水淹没的大片土地重见天日,百姓得以回迁,在这些土地上重新耕种,农业生产渐渐恢复,社会秩序也逐步稳定下来,为夏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可以说,大禹治水的成功,是华夏民族从与自然灾害艰难抗争走向稳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大禹治水前后历时 10 多年,这漫长的岁月里,他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入,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治水大业之中,这种公而忘私、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图腾之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敢于挑战,为了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奉献自我。同时,大禹治水所积累的丰富经验,诸如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创新举措,像修建堤坝、开凿渠道、修建水闸等技术和方法,也为后世的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成为后世治水的典范,充分体现了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为农业文明的繁荣以及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筑牢了坚实根基。
(二)古蜀治水的非凡成就
古蜀地区在治水方面同样有着令人赞叹的非凡成就,展现出了古代文明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卓越能力,为华夏水利史增添了璀璨光彩,对推动农业社会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星堆所在的古蜀地区,其水利农业系统高度发达,彰显出当时人们精湛成熟的水利技术。古蜀先民巧妙地利用周边的地形地貌以及水资源分布情况,精心布局灌溉排水设施。例如,在一些遗址中发现了布局合理的渠道网络,这些渠道宽窄有序、深浅适宜,能够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农作物的用水需求,精准地将水源输送到农田之中,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保障了农业的稳定高产。像温江红桥村距今约 4000 年左右的遗址,位于江安河北岸的二级台地之上,遗址边缘紧临江安河的地方发现了 4 道人工坝体和 3 条河道组成的水利系统,坝体上窄下宽分层夯筑,临水侧还有卵石护坡。这处水利系统的设计十分精巧,残长近两百米,大体呈西北 — 东南走向,上宽 12 米,下宽 14 米,现存高 1.3 米,呈梯形,建造方法和宝墩文化时期的城墙比较一致,其作用在于洪水来袭时避免水直接冲击遗址,若洪水过大,堤坝难以抵挡时,还可通过三层河道分流洪水到遗址后侧,避免洪水对居址台地的侵蚀,足见古蜀水利设施规划之精妙。
古蜀治水与大禹治水的智慧有着交融互补之处。大禹治水侧重于对大江大河的疏导与分洪,通过改变水系格局来解决大面积的水患问题;而古蜀治水则更聚焦于区域内水资源的精细调配以及对农业灌溉的保障,通过完善的水利设施网络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二者相互借鉴、相互影响,共同推动了华夏水利事业的进步。古蜀治水的成功,让这片土地上的农业得以蓬勃发展,粮食产量稳定增加,人口也随之增长,进一步促进了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繁荣,为华夏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贡献了独特力量,凸显出古代文明顺应自然规律、巧妙改造利用自然条件的卓越智慧,对后世研究古代水利技术以及农业社会的发展演变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五、考古新解争议:三星堆发掘坑性质探秘
(一)主流观点及争议
在三星堆遗址的考古研究中,关于发掘坑性质的探讨一直是备受瞩目的焦点话题,目前学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其中主流观点认为三星堆的发掘坑是祭祀坑。
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很多方面。首先,从出土器物的特征与摆放方式来看,三星堆出土了大量造型精美、风格独特的青铜器,像青铜大立人像、青铜神树、青铜面具等,这些器物制作精良、工艺复杂,明显不太可能是日常生活用品,更像是具有特殊用途的物品。它们的造型和装饰往往带有神秘的宗教色彩和象征意义,与祭祀活动的需求相契合。例如青铜神树,其形态奇特,树上有鸟、果实等装饰,可能与古蜀人的信仰和祭祀对象有关。而且坑内的器物摆放有一定的规律,不同类型的器物分层放置,比如玉器放在一起,青铜容器放在另一处,最后放象牙等,这种有序的摆放方式显示出是经过精心安排的,而非随意丢弃,这和祭祀活动中对祭品的摆放和处理方式相类似。
其次,部分坑内存在明显的火烧痕迹。在古代,火烧是一种常见的祭祀方式,人们通过燃烧祭品来表达对神灵的敬意和祈求。三星堆坑内的火烧痕迹可能就是当时祭祀活动中进行火烧仪式所留下的,为其是祭祀坑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再者,从与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的联系角度考虑,古蜀地区有着独特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对神灵、祖先的崇拜非常盛行。从三星堆出土的文物可以看出,古蜀人有着丰富的信仰体系和祭祀文化。这些祭祀坑的存在或许就是古蜀人进行宗教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是他们表达信仰和与神灵沟通的方式。并且在古代其他文明中,也存在类似的祭祀坑遗迹,例如中原地区的商代,就有大量的祭祀遗迹和祭祀用品出土。三星堆与中原地区在文化上存在一定的联系和交流,这种文化的传承和相似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三星堆是祭祀坑的观点。
然而,对于三星堆是否真的完全是祭祀坑,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和探讨。有学者提出质疑,认为这些坑可能不仅仅是单纯的祭祀场所,还可能与其他特殊事件或仪式有关。比如三星堆的埋藏方式较为特殊,一些器物似乎是被故意损毁后埋入坑中的,这引发了一些猜测,像亡国灭种等重大变故导致的特殊埋藏行为,但这种观点目前缺乏确凿的证据支持,只是一种推测。还有观点认为,三星堆遗址是一个庞大的文化遗址,其功能可能是多样的,虽然祭祀坑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也不能排除这些坑在不同时期可能有不同的用途,或者兼具祭祀和其他功能,例如可能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这些坑被用作临时的储藏或处理物品的场所。
不过,从目前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整体来看,三星堆的祭祀坑属性是得到较为广泛认可的,但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和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对于三星堆坑的性质和用途或许会有更深入、更准确的认识。
(二)新观点解读线索
近年来,有新的观点对三星堆发掘坑的性质提出了别样的解读,认为三星堆发掘坑可能并非祭祀坑,而是埋葬坑,并且有诸多线索可以支撑这一观点。
其中一个关键线索就是青铜器焚烧毁坏痕迹。三星堆发掘中出土的青铜器普遍显示出焚烧和破坏的痕迹,按照常理,如果这些青铜器是供应神灵的祭品,对它们进行焚烧和损坏的行为就显得很不合理,甚至可以说是对神灵的不敬。因为从祭器和祭品的概念区分来看,祭器通常是指用于祭祀活动中陈设的重要器物,这些器物被视为圣器,是体现神圣力量的象征,而祭品则是用于奉献给神灵的物品,需要全数毁去,常见的祭品如牛、羊乃至于偶尔的活人等。回顾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青铜器,它们精美绝伦,制作工艺精湛,外观和纹饰反映出当时文化和宗教的特点,更倾向于是祭器而非祭品。那么,古蜀人为何要对这些更像是祭器的青铜器进行焚烧和毁坏后掩埋呢?这就引发了对其用途的重新思考,或许这些坑是用于打碎、焚烧青铜器,之后将其掩埋的埋葬坑。
另一个重要线索是建筑残渣出土。据报道,8 号坑发掘出了许多建筑废墟,包括建筑基座。如果这些坑是用于祭祀的祭祀坑,很难想象是否还需要拆除庙宇等建筑来进行祭祀,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自毁行为,不符合祭祀活动的常理。所以,从这个角度推测,这些坑可能有着其他的用途,比如是在特殊情况下用来掩埋建筑废墟以及其他相关物品的埋葬坑。
从这些线索出发,进一步从宗教仪式、改朝换代、灾难应对等层面来解读新观点中关于发掘坑成因的合理性。在宗教仪式方面,虽然祭祀活动通常伴随着燃烧火焰的仪式,目的是向神灵奉献供品,并将它们化为烟与焰升入天空,以释放其中蕴含的神性力量,但对于三星堆青铜器这样重要的祭器来说,焚烧毁坏似乎不符合常规祭祀对祭器的处理方式,反而有可能是在特殊的、非祭祀性质的宗教仪式或者 “法事” 行为后进行的掩埋。比如在一些特殊的宗教观念中,可能认为经过特定的处理和掩埋这些器物能达成某种特殊的宗教目的,像是 “压胜” 等仪式。
在改朝换代层面,历史上政权更替时,新的政权往往会对旧政权相关的物品进行处理。但如果按照祭祀坑的逻辑,这些珍贵的青铜器等器物即便在政权更替时,也没必要与它们为敌,完全可以用它们奖赏给王族和功臣等。然而现实是这些器物被焚烧毁坏后掩埋,有可能是旧政权被推翻,新政权为了消除旧有统治象征等原因,将这些承载着旧政权宗教、文化意义的器物进行破坏掩埋,所以更像是埋葬坑的性质。
在灾难应对角度,有可能三星堆遭遇了一场大灾难,比如地震、洪水或者战争等,导致庙宇倒塌毁坏,三星堆的人们只能用这些坑来埋葬废墟和残骸,在掩埋的过程中,他们进行了相应的仪式,不过这种仪式并不能被称为 “祭祀” 仪式,而是一种 “祭奠” 仪式,二者有所区别,祭祀仪式是为了祈求未来的保佑,而祭奠仪式则是对过去进行追思和缅怀的。
总之,这种认为三星堆发掘坑可能是埋葬坑的新观点,从多个层面的解读以及相关线索的支撑,为理解古蜀文明丧葬祭祀文化、宗教观念及社会变迁提供了新视角,丰富了研究维度,也推动学界不断深入探索三星堆神秘面纱后的真相。
六、文化瑰宝辉映:三星堆文明的历史启迪
(一)青铜神树的文化象征
三星堆青铜神树无疑是古蜀文明中最璀璨的艺术瑰宝之一,其在造型工艺与文化寓意方面皆有着独特且令人叹为观止之处,承载着古蜀人丰富的精神世界以及对宇宙万物的深刻认知,在古蜀宗教信仰、审美意趣研究领域乃至世界艺术史上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造型工艺上来看,青铜神树的构造精妙绝伦。以已出土修复的青铜神树为例,其高达数米,整体由树座及树干两部分组成。底座似圆盘,树座呈穹窿状,宛如神山,给人一种稳固且神秘的感觉,仿佛这神树是从神秘的仙山之上拔地而起,连接着天地之间的未知世界。座上的树身套铸有三层树枝,每层出三枝弯曲向下,全树共九枝,这种规整且富有层次感的布局,彰显出古蜀工匠高超的技艺水平和严谨的审美观念。树枝上点缀着或上翘或下垂的花果,每个花果上站有一只栩栩如生的太阳鸟,不多不少刚好九只,鸟的眼睛、喙、羽毛、脚趾等细节都雕刻得精细入微,仿佛它们随时都会眨动眼睛、振翅高飞。而树干之上还有一条身体倒垂游动的龙,方形龙头在下,龙尾在上,龙身上挂着牙璋,龙爪呈人的手形状按在树上,为整棵神树增添了几分灵动与威严。如此复杂的结构、精美的造型以及细腻的工艺,即便放在当今世界,也是顶级的艺术水准,让人不禁感叹数千年前古蜀工匠的智慧与创造力。
在文化寓意方面,青铜神树更是蕴含着深厚的内涵,与神话中扶桑、建木等神树有着紧密的呼应关系,承载着古蜀人对太阳的崇拜以及对生命繁荣的祈愿。《山海经》里记载的扶桑神树,“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以及 “汤谷上有扶木,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而三星堆青铜神树的形态与之高度吻合,树上的九只鸟很可能就象征着九日,这反映出古蜀人对太阳这一光明与能量象征的崇敬之情。在古代,太阳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它带来光明、温暖,主宰着农作物的生长,所以古蜀人将对太阳的崇拜寄托于青铜神树之上,期望通过祭祀等活动祈求太阳的庇佑,让生命得以繁荣昌盛、部族得以兴旺发达。同时,青铜神树作为一种祭祀用品,也是古蜀人沟通天地神灵的重要媒介,体现了他们对天地神灵的敬畏以及对宇宙奥秘的不懈探索精神,古蜀人或许认为通过这神树,能够搭建起与神灵对话的桥梁,传达自己的祈愿,获取神灵的指引与护佑。
青铜神树不仅是古蜀文明宗教信仰的实物见证,更是研究古蜀审美意趣的珍贵标本。它所展现出的大气威武、排列对称、线条简洁,同时小处又精致细腻,既有雕塑的厚重感,又充满生命律动的轻盈活泼之美,代表了当时古蜀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而且,在世界艺术史的长河中,三星堆青铜神树以其独一无二的造型、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工艺,成为了一颗闪耀的明星,为华夏文明艺术宝库增添了璀璨的瑰宝,也向全世界展示了古蜀文明乃至华夏文明的独特魅力和高度发达的艺术创造力,让人们对那个遥远神秘的古蜀时代产生无尽的遐想与敬畏。
(二)民族融合的见证传承
《山海经里的三星堆文明》一书中,对众多民族的起源与文化传承进行了溯源探究,像女娲源族、氐族、羌族等民族的迁徙融合情况在书中皆有体现,这些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相互交流互动,共同促进了华夏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发展,也为当代的文化传承以及民族团结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滋养与精神指引。
就拿女娲源族来说,其有着神秘且独特的发展脉络。在川西高横断山深处,隐藏着女娲源族聚居的蟹螺堡子,这个寨子地理位置隐秘,被山峦环绕,里面的居民大多属于尔苏藏族,他们自称番族,口音与四川乐山话接近,但在语言、风俗、着装等方面却没有藏族的痕迹。番族被现代学术界认为可能是三星堆文明的后裔,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传承,比如他们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有了十二生肖的概念,并且以十二生肖进行组合排列形成文字雏形,全世界仅有番族和纳西族两个民族使用这种十二生肖图文字,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暗示着番族与纳西族之间可能有着同源的根基,也见证了不同民族之间在文化层面的交流与融合。据番族的民族传说,他们最初生活在平原地区,后因战乱威胁,迁徙到如今的蟹螺堡子安定下来,在这个过程中,三星堆文明的影响逐渐渗透到他们的文化和传统之中,成为了研究上古文明传承发展的珍贵线索,也从侧面反映出民族迁徙融合对文化传播与演变的重要作用。
羌族同样是有着悠久历史且与华夏文明融合紧密的民族之一。羌族起源很早,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羌人在黄河中上游活动,其先民曾在广阔地域迁徙流转,与中华诸民族不断交相融合。先秦时,以禹、姜为代表的部分羌人东进中原,他们最早摆脱戎狄属性,融入华夏族;秦汉时,羌人或西迁西域,建立诸羌氐行国,或南下藏彝走廊,发展为众藏缅语族,亦有内属者,号为东羌。羌人在迁徙过程中,将自身的文化习俗、生产技艺等带到不同地区,比如养蚕织丝技艺等,与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共同丰富了华夏文化的内涵,同时也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元素,不断发展壮大自身,成为华夏文化多元一体格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在华夏民族的诸多重大历史事件中,都能看到羌族的身影,他们与其他民族携手共进,共同应对各种挑战,在长期的相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华夏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筑牢了民族团结的精神基石。
氐族也是华夏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其与汉族的血缘关系很近,都是炎黄的后代。氐族发源地大概在甘肃陇南地区,春秋战国时期活动于今甘肃省东南、陕西省西南、四川省西北的交界处,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经历了多次迁移,并不断建立起政权组织。氐族在两汉魏晋时期与中原政权有着密切的互动,其文化既有着自身的特色,又受到中原文化的深刻影响,例如在农业方面,氐族在两汉时期就形成了发达的农业经济,同时也吸收了中原地区的先进农耕技术和文化理念,不断发展自身的农业生产。在民族融合的浪潮中,氐族与汉族以及其他周边民族之间通过贸易往来、人口迁徙、联姻等方式,相互交流学习,文化元素相互渗透,像氐族的一些风俗习惯、艺术表现形式等可能传播到其他民族地区,而其他民族的文化特色也被氐族所吸收接纳,共同为华夏文化注入了丰富多样的元素,促进了华夏文化的繁荣发展。
各民族在起源、迁徙、融合的过程中,彼此之间的交流互动从未间断,这种民族融合不仅丰富了华夏文化的多元性,更凝聚了民族精神力量。不同民族的独特习俗、信仰、技艺等在传承演变过程中,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形成了兼容并蓄、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见证了华夏大地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这种融合所蕴含的团结奋进、相互包容的精神,跨越时空,为当代的文化传承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继续弘扬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共同守护和传承华夏文明,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的精神动力,让华夏文明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绽放更加耀眼的光彩。
七、总结回顾:三星堆文明的深远意义
《山海经里的三星堆文明》这部著作的问世,犹如在历史文化的浩瀚星空中点亮了一盏明灯,让我们得以从一个全新且独特的视角,去重新审视三星堆文明以及它与华夏文明之间那千丝万缕、意义深远的联系,进而深刻认识到三星堆文明在整个华夏文明发展历程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以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
通过对三星堆出土文物与《山海经》记载内容细致入微的对照分析,诸多以往隐藏在历史迷雾中的线索逐渐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仿佛拼图一般,将三星堆文明更加完整地镶嵌进华夏文明的宏大版图之中。例如书中所提及的三星堆青铜神树,与《山海经》里描述的扶桑、建木等神树在形态、寓意等诸多方面高度吻合,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实物与文字记载的对应,更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一扇通往古蜀神秘世界与华夏文明根源的大门,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对天地神灵的敬畏、对宇宙奥秘的不懈探索,以及蕴含其中深邃神秘的宗教信仰与精神世界。
同时,这部著作也在华夏文明起源、发展以及融合等关键研究领域,为我们拓展出更为广阔的视野。以往对于华夏文明的认知,或许多聚焦于中原地区以及那些广为人知的部落、王朝的发展脉络,但三星堆文明的融入,让我们看到了在华夏大地的西南一隅,还存在着这样一个独具特色、高度发达且与其他地域文明有着紧密互动交流的古文明体系。从黄帝、炎帝、颛顼等部落联盟的兴衰融合,到古蜀地区蚕丛部落的迁徙发展,再到大禹治水与古蜀治水智慧的交融互补,以及三星堆发掘坑性质争议所引发的对古蜀丧葬祭祀文化、社会变迁等多方面的深入思考,无一不让我们认识到华夏文明是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的有机整体,各个地域、各个民族的文化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汇聚成了华夏文明这条波澜壮阔、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
而书中对于众多民族起源与文化传承的溯源探究,更是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华夏大地各民族在漫长岁月里交流互动、融合发展的生动画面。女娲源族、氐族、羌族等民族在迁徙过程中,将各自独特的习俗、信仰、技艺等元素不断传播、相互渗透,既丰富了华夏文化的内涵,又凝聚了强大的民族精神力量,彰显出华夏文明那种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独特魅力。这种多元一体的格局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千百年的历史演进中,通过各民族的共同努力、相互学习借鉴逐渐形成的,它为当代的文化传承发展以及民族团结奋进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滋养与宝贵的精神指引。
《山海经里的三星堆文明》这部著作就像是一位无声却极具影响力的历史导师,引领着我们更加深入地走进三星堆文明以及华夏文明那璀璨辉煌的世界,深化我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认知与理解,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肩负起传承创新华夏文明的重任,守护好这份珍贵的精神财富,让华夏文明在世界文明之林中持续绽放耀眼光芒,书写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辉煌
热门跟贴